龙泉金观音茶产业的几点启示

2021-03-02 18:03:01热度:137°C

中国茶网资讯: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浙闽赣边境,除了仅占2.91%的河谷平原外,其余均为崎岖不平的山地,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区域。

山多,树木自然就多。龙泉的森林覆盖率为78.4%,素有“浙南林海”之美称。龙泉的农民,祖祖辈辈就是本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么个信条活过来的——砍树换钱,是最基本的生存途径,这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尖锐,并引发了人与人、人与社会(行政管理)的矛盾。

2005年以来,发生在龙泉的这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正在奇迹般地得到缓解: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对我们的启示又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调研组一行专程奔赴龙泉,走进了层峦叠嶂、云雾缭绕的深山老林。

绿色发展之路的起点

金必福,龙泉市金福业公司董事长,是龙泉市引进种植“金观音”茶叶的第一人。2004年3月,龙泉市金福茶业有限公司从福建省茶科所引进了一款铁观音与黄金桂人工杂交培育而成的新品种金观音,拉开了种植金观音的序幕。

当初,金观音茶树虽然在龙泉的山地上存活了,但做出的茶叶的品质却不尽如人意。后来在浙江大学茶学系副教授汤一等专家的指导下,几经周折,最终试制出了品质上乘的“龙泉金观音”。

2006年,“龙泉金观音”茶通过了浙江省科技厅新产品鉴定,成为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第一只乌龙茶新产品。2007年12月,龙泉市政府携手相关企业,在杭州成功举办自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茶事活动“2007浙江龙泉生态茶‘迎新茶会’”,龙泉金观音闪亮登场,受到领导、专家、消费者一致好评,被誉为继龙泉青瓷、龙泉宝剑之后的“第三宝”。

龙泉能出好茶,得益于龙泉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它地处浙西南,其境内的洞宫山脉和仙霞岭山脉同属武夷山系,气候、土质、生态等方面都与茶业大省福建颇为相似,年平均气温16.9-17.5℃,无霜期226-263天;年降水量1564-1824mm,属典型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坡度25°以下低山缓坡有120万亩,且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土壤PH值在5-5.5之间。此为茶树生长最适宜生长区。

自古以来,龙泉就是一个出好茶的地方。早在三国时期,龙泉即已产茶。《季氏宗谱》记载:五代十国龙泉人季大蕴曾赴闽地引入武夷山茶,后因其广为传授种茶技术而被吴越王钱氏封为农师;《龙泉县志》记载:明成化年间岁贡“芽茶四斤”;清代张竹楠《梅移?随笔》记载:“龙泉西南二乡,产云雾芽茶,每岁清明后谷雨前,县令发价采办,额定贡茶24斤,色味双绝。”可见龙泉好茶,古已有之且名声在外。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龙泉的茶产业发展却出现了一个大起大落的“U”型发展“线图”。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龙泉的茶产业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1976-1984年为兴盛期,1984年茶园面积曾达到5万亩,茶叶一度成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1985-2004年为低落期,其原因是经济体制转变、茶业管理职能划归以及产品转型(大宗茶向名优茶转型)等探索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所造成,致使茶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2004年面积仅为1.76万亩;2005-2012年为恢复期。

2005年以来,龙泉市因“龙泉金观音”引种成功而看到希望,政府决意大力发展茶产业,在政府、茶业组织、茶商和茶农的联手互动下,依托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实施了多茶类组合生产的战略,在浙江率先成功开发了独具“香、活、甘、韵”特色的“龙泉金观音”红茶和乌龙茶等系列新品。这些新品相继获得了国际名茶评比金奖、“中华杯”一等奖、浙江绿茶博览会和农博会金奖、中华文化名茶等荣誉称号。2012年10月,在福建省福鼎市召开的第八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龙泉市荣膺“2012年度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市)”称号,成为浙江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同时还获得了“2012年全国重点产茶县(市)称号。”据介绍,当时全国有110个县(市)参与了重点产茶县的申报,评选结果,龙泉“金榜题名”。

走出“U”型低谷的龙泉,现在的茶园面积达到了4.08万亩,产量1630吨,产值2亿元人民币,其中,“龙泉金观音”等特色茶园面积2万亩,特色茶产量680吨,产值超过亿元人民币。

摆脱贫困的山区茶农

龙泉市林业局局长郑玉贤向记者介绍说,2004年刚创办的金福公司尝试从福建引进金观音茶树,这让我们看到了山区茶农摆脱贫困的希望。政府通过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村干部去发动茶农并带头示范,还跟进了三条措施;一是带领农民看已经取得成功的点;二是带领农民到省内的松阳和省外的安溪去考察;三是党政向农民作出承诺,一旦出现风险,给予必要的补偿,让农民减少损失。这样一来,农民心里就有底了。推行的第一年,正巧是最冷的一年,一些冬季种的茶苗被冻死了。政府马上给农民发放了补助。农民就下定了决心跟着干了。

现在,“龙泉金观音”受到市场的极大认可,毛茶平均60元一斤。茶农告诉我们,60元一斤中去掉10元的成本,还有50元可赚。单季可收150斤/亩,150乘50,就是7500元/亩(这种计算是就农民而言的,企业的成本还会再高一些)。何况,金观音茶树,除了春季可采摘外,夏秋都可以采摘。这样,茶农的效益就更高了。

“龙泉金观音”的生产主要是和武夷山的产业市场对接,其茶受到特别的青睐。只要是龙泉的金观音,“均统吃”。原因有两点,一是龙泉的金观音没有被环境污染过,特别纯净(施有机肥、用灭虫灯和粘虫板);二是龙泉的金观音芳香宜人,是武夷山茶商用来配置铁观音的上好“材料”。市场反馈信息好,越来越多的农民和企业加入到了发展茶产业的行列中。

引领发展的龙头企业

浙江金福茶业有限公司于2003年创建,是一家集茶叶种植、生产、销售、科研、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综合企业;拥有金福茶业、白天鹅观光农业园、白天鹅休闲山庄、白天鹅土特产超市、茶馆等实业;拥有多条现代化标准茶叶生产线,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杭州、苏州等地建有直销点,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公司作为丽水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龙泉市茶业骨干企业,先后通过QS认证、中农有机茶认证;是浙江省示范茶厂、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产品先后获得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第七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第八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浙江省名茶、浙江省优质农产品等五十多项荣誉。

浙江龙泉阳光农业有限公司2003年创建,是一家集农产品基地建设、名优茶加工、有机肥生产加工和观光休闲农业开发于一体的丽水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公司位于兰巨乡阳光农业园,离龙泉市区12公里。公司利用当地丰富的低山缓坡资源、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一流的生态环境,通过荒山地流转开发后,在兰巨乡豫章、独田等村建有优质高效农产品基地4000亩,其中:金观音茶叶基地1000亩,特色水果基地2000亩,笋竹两用林基地1000亩。公司产品有“龙泉红”红茶系列,“龙泉红”金观音系列、乌龙茶系列等二十余个品种。

龙泉茶业界的龙头企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推广金观音茶种植。金福公司拥有茶园面积有2000亩,阳光公司拥有茶园面积有1000亩,均以种植金观音茶树为主业,并拥有自己的多项茶叶品牌,如金福公司的“必福牌金观音”和阳光公司的“金观音龙泉红”等。

高度重视科技研发。金福公司作为浙江省农业科技企业,坚持走“科技兴茶”之路,与浙江大学、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为浙江大学茶学教学实习基地。公司与浙江大学茶学系联合研制的“金观音”新产品已通过省级科技鉴定,并成功实施“金观音”多茶类生产体系建设及示范推广。

阳光公司与福建坦洋工夫集团携手合作,研制成功“龙泉金观音”红茶——龙泉红。公司借福建坦洋工夫集团品牌平台优势和红茶加工技术优势,采用公司茶园基地及金观音优质茶叶原料优势,强强联手共同打造面向全国发展市场的高端红茶,为农村经济及当地茶叶发展作出贡献。

带领农民共同发展。金福公司基本经营模式是公司茶园基地+合作基地+农户。这种合作基地的茶园有10000亩,有1000余农户与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阳光公司基本模式是公司茶园基地+公司属下的阳光茗茶专业合作社+农户。在公司茶园基地的带动下,周边两镇三乡种植茶叶的农户达500余户,种植面积近5000亩。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金福公司在四星级农家乐“白天鹅”基础上扩建、提升的“金观音庄园”,是龙泉金观音农林观光旅游建设项目的一部分,项目占地30亩,总投资3500万元,是龙泉市展示茶文化的重要旅游景点和茶叶购物点。阳光公司在龙泉市闹市区华楼街开设了龙泉红茶庄,2011年3月被龙泉市评为“茶为国饮健康消费示范茶楼”。

不难发现,企业和茶农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互相依存的关系。企业起到了上联茶农,下联市场的作用。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组织与企业有合作关系的合作社、茶农进行茶叶的种植、采摘和加工,从而建立起共同发展的产业链。由于企业办起了茶馆茶楼,它于上,面对的是茶叶的生产,它于下,面对是终端的消费者。这些龙头企业,既掌握了来自产业市场如武夷山茶业交易市场的商业信息,又掌握了来自广大消费者的直接信息,所以,这些企业在组织生产的时候,就胜券在握、胸有成竹。作为龙头企业,也就名副其实了。

绿色发展之路前景喜人

在龙泉推广金观音的同时,虽然存在着一些尚需解决的问题,如产业基础薄弱、品牌认知不够、销售渠道散乱、技术队伍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等,但是龙泉市委副书记蒋世懿、龙泉市副市长徐炳东、龙泉市农业局局长郑玉贤等都有较为深刻和较为理性的认识。

副市长徐炳东表示,龙泉市看准并锁定了大力发展“龙泉金观音”产业,为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龙泉市已经确定了一批重点工程——

基地扩面提升工程:力争到2016年,使茶叶种植面积扩大到8万亩,打造10个1000亩以上茶叶重点专业示范村,创建10个500亩以上的茶叶重点示范基地;

茶叶加工提升工程:培育10家茶叶重点龙头企业,扶持10个茶叶重点专业合作社,力争实现“茶厂标准化、加工清洁化、产品无公害化”目标;

品牌建设提升工程:做大做强“龙泉金观音”品牌,推进“龙泉金观音”共用商标和企业商标的“双商标”联动,加快“龙泉金观音”品牌由省着名商标向中国驰名商标、浙江名牌向中国名牌、省级标准向国家标准的迈进速度;

市场营销提升工程:建立以产地市场为中心,大中城市销售为重点,网上市场为补充的市场网络,积极打造浙闽赣茶叶边贸集散中心和金观音特色茶叶集散地,重点建设兰巨五梅垟特色茶叶交易市场;

科技创新提升工程:将茶叶人才引进纳入科技人才引进项目,积极引进和培养企业管理、市场开拓和茶叶精加工人才,为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支撑。开展种植、加工、评茶、茶艺及市场营销等技术培训,培养一批产业管理人才;

茶文化提升工程:发挥“茶文化研究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研究、挖掘和弘扬龙泉茶文化。通过积极举办品茶、茶艺茶道表演、茶摄影、展示展销、出版茶文化书籍等活动,开展茶文化研究、交流,提升品牌形象和影响力。提升茶楼茶馆文化品位和服务水平,积极开发茶文化休闲旅游产品。

(原载于《茶博览》2012年第12期总116期,本文作者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编审、《观察与思考》杂志社主编。本文原题为《绿色发展之路是农民的希望之路——浙江龙泉山区茶业发展调研报告》,本刊略有删改。)

瓷器茶叶罐高峰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