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科技茶”闯出一片新市场

2021-03-01 17:06:12热度:123°C

中国茶网资讯:同样是开化龙顶,有的要几千元一公斤,有的只卖几百元,不仅卖的价格不一样,销量也不同。

“今年,我的‘御玺’牌开化龙顶卖得不错。‘明前茶’卖3500元一斤,而目前的中档茶销量也比去年增加21%以上。”4月30日,浙江云翠茶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汪秀芳欣喜地告诉记者。

在别人的春茶销售额明显下降的当下,缘何汪秀芳能“一茶独秀”?答案就两个字:科技!

汪秀芳是名女强人,不仅是国家级茶艺技师、国家级评茶师,还是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从事茶叶行业多年,她有不少创业亮点:1999年,在杭州成立首家开化龙顶名茶专卖店;2003年建立龙顶名茶上海配送中心;2004年,创办全市首家有机龙顶茶研究所……现今,她所开的连锁店遍布北京、上海、杭州、绍兴等城市。

作为“茶人”,汪秀芳孜孜以求的是提升开化龙顶的科技含金量,植入文化因子,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这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汪秀芳说,由于开化龙顶还是以生产单芽茶为主,品种单一,且千家万户小生产经营,加上采茶季节劳力紧张,采茶青的成本高等因素,导致开化龙顶茶质量不一致,还造成了部分中低档鲜叶不能得到很好利用,从而大大降低了种茶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开化龙顶不耐泡,流失了一批消费者。因此,如何提升开化龙顶品质,挖掘开化龙顶的历史文化,改变人工采摘的现状,成了当务之急。

“《开化县志》记载,明崇祯四年(1631年)‘芽茶四斤’进贡;我从2002年起就有了这样一个设想:一定要恢复开化贡芽!”汪秀芳说,当时虽然邀请了中国美院的教授进行图文设计、打样,因种种原因设计未能付诸实施,但她一直没有放弃。2006年,她在翻阅大量史册,对贡芽有了更深的认识后,再度与中国美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等单位专家进行探讨与研制。2007年又专门在齐溪镇仁宗坑设立了“贡芽茶坊”,购置了生产设备及研制贡芽的传统工具,正式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同时,汪秀芳向开化县科技局提出研发浓郁栗香型盘花状绿茶“贡芽—1631—”的建议,得到县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协助。

经过3年的研制,汪秀芳前后投入60多万元,终于获得成功。

与别的开化龙顶不同,这种“科技茶”采用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为主,辅之以一芽三叶作为原料,其加工工序为摊放、杀青、二次揉捻、二次曲毫炒干,再烘干。3年里,不知经过多少次的不同工艺比较试验,最终研制出“贡芽—1631—”。“贡芽—1631—”的科技工艺创新主要是采用二次揉捻和二次曲毫炒干,这种“科技茶”色泽翠绿,栗香持久,滋味醇厚鲜爽。茶叶品种的选择上,因为鸠坑种的叶张较小且薄,在加工过程中更易成形紧结,香气明显,故选鸠坑种来加工此“科技茶”。

“贡茶一投放市场,就受到消费者的喜爱。”2009年,汪秀芳加工生产了这种“科技茶”7560公斤,销售额84.6万元,平均每公斤卖1000元。目前,她已建立年生产能力8万公斤的干茶流水线。

“今年1月,我们已拿到科技成果评定证书。”汪秀芳相告。现在,她的高档“科技茶”每公斤卖7000元,畅销上海、北京、杭州等地。虽然今年的高档茶销量比去年是明显减少了,但是还是有市场潜力。

适应市场变化,汪秀芳主打“科技牌”,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法,积极拓展新市场。由于这种“科技茶”的茶青也适合机采,且加工的品质不变。她便带头成立了开化御玺苑茶叶专业合作社,采取定点收购、租赁经营、合作经营等形式,建立名茶基地3000余亩,其中她自己还培育了200多亩的鸠坑种名茶基地。汪秀芳说,现在合作社一方面做精高档茶,另一方面要采用机采方式进行中低档茶叶的加工,以传统工艺提升茶叶品质,走出一条适合大众消费的市场道路,“采用机采加工估计一年可加工上万斤的办公用茶,这种大宗茶每斤卖20元到50元,由于降低了成本,能大大提高农户茶园的经济效益,鼓了社员的钱袋子。”

黑色的茶叶苏苏卖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