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促贵州黔南茶产业升级发展
2021-03-01 16:51:26热度:159°C
2021-03-01 16:51:26热度:159°C
中国茶网资讯:近年来,黔南州利用科技项目扶持,组织成立了贵州省都匀毛尖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搭建科研平台,积极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在品种选育与扩繁、示范基地带动、关键技术引导、新品种开发、龙头企业推动等方面有所建树,使茶产业的科技含量和茶叶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促进了茶产业的升级发展。
5月18日晚,都匀茶场的茶叶生产车间灯火通明,工人们正在制作都匀红茶。从去年开始,红茶在都匀市场上开始走俏,每斤售价最高达到1800元。都匀红茶是黔南新开发的茶叶品种,也是继都匀毛尖茶之后隆重推出的又一款名优茶品牌。
“都匀红条茶生产技术研究”是贵州省都匀毛尖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的一项科研课题。
2010年,黔南利用省科技厅项目扶持,以都匀茶场和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依托单位,组建了都匀毛尖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都匀毛尖茶产业发展,整合国内茶叶科研、教学、推广、经营方面的科技力量,致力打造一个开放、流动、高效的茶产业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和成果转化中心。两年多来,该中心先后开展了都匀毛尖茶地方品种开发保护与选育、都匀毛尖茶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都匀毛尖茶机械化加工技术研究、都匀毛尖茶检测分析平台建设等课题研究,在产、学、研结合上迈出了坚实一步,让黔南茶产业插上了“科技翅膀”。
4月7日,贵州贵天下茶叶有限公司将55只都匀毛尖春茶样品送到欧陆分析技术服务(苏州)有限公司进行检测。这家专业从事生物分析检测的国际化专业机构出具的分析报告显示,其中29只茶样在包括462种参数的“农残包裹扫描检测”中均显示“未检出”,达到欧盟有机茶出口标准,而另20只茶样也通过了极其严格的“欧盟非有机茶”出口标准检测。
冲破苛刻的欧盟“绿色壁垒”,都匀毛尖茶再次向国际亮出了绿色茶、生态茶、健康茶、安全茶的“身份”。
在黔南,良好的生态成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最大优势。如何做到既要保住良好的生态优势确保黔南茶的优秀品质,又要通过科技手段促进茶产业的升级发展,成为最关键的一环。
都匀毛尖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应祥介绍,在《都匀毛尖茶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课题研究中,通过对100亩茶园进行高产栽培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在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施肥、采摘等方面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茶园产值。并在投产茶园中开展了梨树间作和行间覆盖青岗壳等试验。实验表明,示范茶园茶叶产量和产值比对照茶园增长20%,总结出高产茶园建设技术理论和实践依据,对改善茶树长势、提高茶树抗病能力和保持水土能力等具有示范指导作用,同时,梨树间作模式为增加茶农收入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样本。目前,高产茶树栽培技术已成为黔南在技术培训、茶园示范建设中推广的主要内容。
两年多来,该中心在科技项目资金的支持下,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强化了茶叶种植、加工、茶叶清洁化、机械化生产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5月22日上午,贵州省都匀毛尖茶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欧平勇来到都匀毛尖茶地方品种选育苗圃基地,查看茶苗的长势。他告诉记者,按照原生枝条选自的不同地域,他将扦插的茶苗分为21个品系,并将不同品系的茶叶制成干茶,准备送权威机构进行检测鉴定,以证明他们是否具有亲缘关系,然后从中选出最好的品种进行选育、繁殖和推广。
其实,早在2007年,这位毕业于安徽农大茶学专业的高材生就已经将目光放在都匀毛尖地方群体种的选育上了。他认为,从历代皇家贡茶到中国十大名茶,都匀毛尖之所以如此辉煌,除了工艺、环境等关键问题外,地方品种所包含的丰富内涵物质不应该被忽视。因此,欧平勇走遍了都匀、贵定的山山水水,对境内原生老茶树进行摸底调研,向群众了解老茶树生长情况和历史,并对每一棵相中的老茶树上作标记。
“印象最深的一棵古茶树是在都匀市奉和乡大定村,村民告诉我,在半山腰上有一棵几米高的古茶树,开始我还不信,因为一般野生茶树只有1米多高,可是当我们爬到半山腰的时候,我震惊了,足足有5米高,这棵老茶树至少有上千年历史,但仍然枝繁叶茂。”说起当年寻找老茶树的经历,欧平勇仍然记忆犹新。
为了寻找老茶树,他走遍了20多个乡镇,爬了100多座山坡,采集了上千棵古茶树的原生枝条,在2007年底进行扦插。然而,2008年初的一场凝冻将刚刚长起来的茶苗全部冻死。2008年底,他再次采集古茶树的枝条进行扦插。由于品种选育是一项长期、枯燥而又繁琐的活,坚持几年后,他遭遇了经费、人力不足等问题。正在这个时候,都匀毛尖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了,并拟定了《都匀毛尖茶地方品种收集及开发利用的课题》,作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他将自己的品种苗圃纳入课题研究范围,开始了有计划、有步骤的研究。
李应祥介绍,由于都匀毛尖茶地方品种保护工作滞后,地方品种的优势没有显现出来,更谈不上推广和应用,所以,长期以来种植的品种仍然是以福鼎和福云系列为主。目前黔南的地方品种选育工作进展顺利,贵定鸟王种今年可进行品种审定,都匀毛尖良种也将在近期开展区域试验和审定,这两个地方良种茶树的选育和扩繁,必将改善都匀毛尖茶的种植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去年5月,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都匀毛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送审的两只都匀红茶样品进行检验后,出具了“都匀红茶具有条索紧细弯曲,金毫显露,色泽乌润,香气纯正,汤色红明,叶底细嫩匀齐红亮,滋味鲜浓甘爽”的感官品质鉴定。
2011年开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据黔南高海拔、低温度、高湿度的气候特征,对都匀红茶制作工艺进行研究,形成了一整套加工工艺技术规范,推动制定了《都匀红茶地方标准》并已颁布实施。
欧平勇介绍,一般红茶都是选用老叶作材料,而都匀红茶选用的是鲜嫩的叶芽,因此,都匀红茶具有鲜浓甘爽的滋味。对发酵时间、温度、湿度的掌控是制作工艺中最关键部分。
目前,全州共有20多家茶企开展了都匀红茶的加工生产。
促进一批规模大、起点高、效益好、牵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发展科技,带动全州茶叶企业的技术升级和快速发展,是黔南提升茶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经验之一。
贵州龙原都匀毛尖茶业公司是都匀市甘塘产业园的亿元引资项目,该公司将目光盯住了消费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劳保茶、大宗茶、办公用茶等,致力于“为老百姓做好茶”。在都匀毛尖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指导下,龙原公司成功并组建了贵州龙原茶业工程技术中心和茶叶研究所,并与中国茶叶学会、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在茶园种植和管理、茶青的采收和企业产品研发、加工等方面开始了创新探索。
目前,龙原公司在都匀、贵定等地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立了一批机采茶园示范基地,指导农户对茶园进行科学管理,辐射带动当地5000多户茶农增产增收。
专门为龙原公司提供茶青的奉合乡大定村老茶农罗德宽告诉记者,以往他们只采春茶,虽然表面看价格很高,但产量小,又费工费力费时,所赚并不多,把夏秋茶青全部浪费了。龙原公司推广机采实用技术后,除第一道春茶用手工采摘外,第二道茶青开始都用机采,不仅省工省力省时,还增加收入,一亩茶园收入达到6000元,管得好的可达8000多元。
大宗茶的生产和都匀红茶、乌龙茶等新产品的成功开发,改变了当地茶企茶农多年来只重视春茶的生产习惯,提高了夏秋茶的利用率,实现了企业和茶农的双赢。
在科技项目实施中,工程中心获得了都匀毛尖茶促干提香机、都匀毛尖茶恒温电炒锅、都匀毛尖茶手工加工技术等3项技术专利。目前,全州共有20余家茶企通过ISO9001、HACCP认证,6家企业通过有机茶认证,建立都匀毛尖茶机械化、标准化规模清洁生产线15条。
去年,州、市两级政府先后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贵州省茶叶研究所签订了技术服务框架协议,与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浙江大学茶学系搭建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这意味着黔南在推进高新技术在茶产业领域的应用、实现茶叶产品多样化开发等方面有了强有力的技术后盾。
茶叶长毛了馨源茶叶上一篇 : 北京马连道茶叶街将扩容面积2万平米
下一篇 : 普洱茶又热了 高端茶1万元/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