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良法育名茶
2021-03-01 15:31:19热度:151°C
2021-03-01 15:31:19热度:151°C
茶叶产业的发展,元阳在做探索,绿春更是不落人后。今年,该县将茶叶种植标准化作为努力的方向之一。年初,便将大水沟生态茶厂原料基地作为标准园来创建。在创建中,通过集成技术、集中力量,共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75万余元,进行了厂房改造及部分加工机械设备的更新,实施了1500亩茶园的全面改造提升,铺设茶园作业道路1000米,初步建立了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制度。并扶持成立了大水沟生态茶厂茶叶专业协会,建立起了“龙头企业+基地+茶叶协会+支部+茶农”的标准茶园创建模式。通过半年多的努力,如今,作为全省20个标准示范茶园之一的大水沟生态茶厂已经今非昔比:通过了绿色食品茶A级认证,该厂的主导产品“哈尼秀峰茶”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2013年春夏茶,标准园实现产量112.5吨,产值562万余元,比创建前的2012年同期增产52.5吨,增加产值262万余元;按照“公司+基地+茶叶协会+支部+农户”的模式,积极扶持发展茶叶协会,已在标准园创建区成立了大水沟生态茶厂茶叶协会,会员118人,辐射带动周边农户1000多户,茶园2.3万亩,通过参照标准园的要求,扶持引导茶农改造低产茶园,增施有机肥,规范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带动农户增加收入2000万元以上;通过推广使用农业、生物、物理等综合病虫害防治体系,尤其是通过推广使用黄板和太阳能诱杀灯,减少农药使用量65%。小绿叶蝉等害虫得到有效控制,瓢虫等天敌数量增多,达到了以虫治虫的目的。通过保护周边的林地带,在茶园内种植八角等覆荫树,修复和提升了茶园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了茶园生态旅游观光功能,增加了企业和茶农收入,茶产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茶叶产业是一个传统产业,然而,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这一传统产业又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于是,发展茶叶产业,正如一场接力赛,需要不断地接力,才能跑赢市场。在我州,为了发展好茶叶产业,全州上下一直在努力着。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州茶叶产业建设效果明显,但是仍然存在着问题,比如:名牌产品生产量小,销量少,一般仅为几十公斤,多不过几百公斤,仅仅停留在“礼品茶”、“参评茶”的规模,对消费者的影响极为有限;企业注重创品牌而不注重保品牌。由于红河州茶叶的内在品质好,先后创造了多个部优、省优品牌,上世纪80年代中期,红河州茶叶首开全省出口茶叶先河。然而企业创出品牌后,一方面既不注意对其大力宣传,也不注意保持应有的质量,有的甚至为了短期利益以次充好,致使很多优质品牌昙花一现。有的在原创品牌根本没有达到成熟期则又开始创新的品牌,使原有品牌失色或被新的品牌所掩盖等。除了基地品牌等问题外,销售也在严重制约着整个产业的发展。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红河州的茶叶品质好,究竟好在哪里,业界知之甚少,普通消费者了解更少,甚至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红河州还产茶叶。另一方面,企业只侧重于本地销售,基本上没有健全的销售网络,坐等客户上门,没有或很少有自己的销售人员。企业普遍缺乏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缺乏专业的营销人才和专门的市场开拓之策,新的营销手段如建立企业网站、电子商务等没有一家企业采用,国内举办的茶博会、产品推介会、食品节等企业也很少参加,大多数企业在产品的广告宣传方面的投入为零。也许正因为如此,我州至今没有省级以上的著名商标。好茶叶、好产品依然“养在深闺人未知”,销售市场也未能真正打开,影响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为了让茶叶产业更好地发展,我州正在进行积极的努力和探索,解决问题,让整个茶叶产业做大做强。以元阳为试点,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的实施,引导、扶持周边农民和合作社社员发展紫檀木林下种植金花茶致富。首先改变农民的传统种植观念,增强农民林下经济发展农林业的新理念,提高农民依靠科学种田和林下经济发展特色产业的能力;其次是实施培训工程。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及多渠道发展特色产业致富的理念,改变传统农业旧观念,转变农业的生产途径和增收方式,让农民由体力型、传统型向知识型、技术型转变,创新发展林下经济特色产业致富的新观念。培养出一大批会管理、懂技术,产业化紫檀木林下套种金花茶的农民技术人员,带领农民共同合作致富。同时,提供优惠,扶持发展,与农户实行合同制的联结方式来合作,建立可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明确企业与农户的权利义务,并由公司统一提供种苗,统一种植标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保价回收原料,统一品牌销售,免费提供技术、咨询、信息的服务。通过与农民联结合作后,使农民直接得到实惠,增加收入。同时,可大量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下岗工人就业,推动种植业、加工业、贸易业、旅游业、运输业等行业的共同持续发展。
据介绍,未来在元阳县试点成功后,这种经验将在红河州范围内进行推广,不久的将来,红河州就会有自己的拳头茶叶产品。
喜欢嚼茶叶茶叶采购商上一篇 : 供电农网升级改造助日照茶产业唱响“四季歌”
下一篇 : 蒲江成佳镇:借茶乡资源禀赋 走出城镇化建设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