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刮起廉政风:高端礼品遇“寒冬”

2021-03-01 15:23:57热度:114°C

中国茶网资讯:节前,中央下发了《关于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通知》,在此惩治腐败的举措下,北京礼品市场会呈现出哪些变化?9月18日,记者蹬着自行车,对中秋茶叶市场进行了探访。

中秋节是中国人的大节,送礼是人情往来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除了送月饼外,为了使礼品更具文化内涵,叶就是最好的选择了。而大红袍作为茶中的上品,更是受到爱茶人士的青睐。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公款送礼的名单中已经少不了大红袍。于是,大红袍的价格扶摇直上。许多地方卖大红袍早已不按斤算钱了,而是以克和盒为计算单位。更有甚者,每克叫价200到300元甚至更高,喝什么品牌和价位的大红袍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了。

早上9点多,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一家大红袍专卖店已开门迎客,典雅的硬木展柜、柔和的漫射灯光、猩红的纯毛地毯,满堂的红木桌椅和一盒盒的精装大红袍让人感觉这里非同一般。身着旗袍的导购小姐面带微笑,柔声细语地介绍着每一款大红袍的香型、口感、烘焙方法和年份。细看价签,几十克装的都在上千元。当记者表示价格太高,导购小姐忙把记者引到门口正中位置的展示台前,有标价168元一盒的低价位大红袍。她介绍说,这款低价位的大红袍最近销得不错,自己喝挺合算的,要是送礼就差一些了。

当记者询问导购小姐最近高端大红袍生意是否一落千丈时,导购小姐笑而不答,不置可否。再想进一步询问最近的销售情况,无奈导购小姐守口如瓶。出得门来,记者在一侧暗暗观察,此店虽处闹市,周边写字楼、机关不少。可半个小时了,除记者外,竟没一个人进入。买卖好坏,一目了然。

记者一路向南奔到了马连道茶叶一条街。根据记者的经验,以往每年的这个时节,是马连道茶叶一条街的旺季。无论是集团消费还是个人买茶,都呈现出购销两旺的场景。

因为在这里,不仅汇集了所有茶叶主产地的白、黑、绿、红、花、普洱、乌龙各品种,而且各种风格的精美包装也让人有更多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这里的茶叶价格非常便宜。同样的茶叶,价格最少也要比一般的茶庄低一半以上。所以,往年许多单位都会在节前来这里选购一些茶叶作为礼物送给关系单位的领导或者给自己的员工发福利,每盒茶叶的价格少则百十元,多则几百元,既实惠又体面。

11点,刚进入马连道北口,就感觉有点异样,不像过去那样车水马龙的,也没有看见一拨一拨的拎着茶叶提袋的人群。骑行到茶城门口,发现停车场居然还有多处空余车位,放眼望去,大有“门庭冷落车马稀”的意味。进得门来,还没走出几步,就被从各个店铺出来的店员招呼着,都往自己的店铺招人。环顾四周,只有零零星星几位顾客,卖货的比买货的人还多。

记者上二楼找到老熟人林老板。林老板是福建宁德人,在马连道卖茶已经6年了。林老板指着堆了一地的盒子对记者说:“真没想到,今年中秋的生意这么冷淡。往年中秋,我们团购这一块生意,少说也得做成50笔,销出几千盒茶。可今年,到现在只做成了不到10笔,满打满算不到500盒,还都是低价位的。”林老板觉得今后自己的经营方向必须转变,从主营集团消费向面向普通百姓个人消费转变。林老板坦言,不转向就必然灭亡。 (节选自《刹住公款送礼风 高端礼品遇“寒冬” 两节市场:蟹已黄 饼不畅 茶塌秧》)

中国进口茶叶茶叶坏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