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获金奖揭秘:地利人和

2021-03-01 15:06:57热度:105°C

中国茶网资讯:一提起“早春二月”,50年代和60年代出生的人都耳熟能详,随着这四个字的信息输入,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就在脑屏幕上蹦跶起来。然而,此“早春二月”非彼“早春二月”。这里所说的“早春二月”是一种,因其上市早,故名。

有多早?除夕夜就喝得到!

这是记者与成都知名茶叶经销商吴剑宾见面时的开场白。

据吴剑宾介绍,四川纳溪茶历史悠久,饮茶之风始于周朝。“早春二月”由四川纳溪特早茶有限公司生产,一般的早茶大约在阳历三月份上市,而“早春二月”在除夕之夜就能喝到。四川和全国各地都有早茶,但纳溪的“早春二月”可以说是最早的,一个“早”字就是它最突出特点。四川纳溪特早茶是目前国家农业部授予的全国唯一特早茶之乡。之所以能成为这个唯一,是由于纳溪的气候、地貌、土壤、水质等因素所决定的。纳溪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丘陵与低山区之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年日照时数等都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尤其是在早春1—3月平均气温高于四川盆地中部、北部和东部,是全球同纬度茶树发芽最早的区域,纳溪是最适合发展特早名优茶的区域,独特的区位成就了“早春二月”。

2012年,农业部正式批准并授予纳溪“特早茶”地理标志。“纳溪特早茶”也成为全国绿茶行业特早茶的唯一地方性品牌。

“早春二月”受到消费者青睐固然有地利因素,但人和也离不了。

天道酬“早”,天道酬勤。经过四川纳溪特早茶有限公司上下齐努力,“早春二月”一经面世就披上了“贵族”锦袍。

2013年5月,在第二届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上,“早春二月”以其特早的特点和出众的品质荣获金奖。

2013年6月28日,由中国包装联合会主办、《包装世界》杂志社、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承办的“2013年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上,“早春二月”以其“构思新颖,古朴典雅,文韵厚重,款形别致”获得包装设计二等奖,从而做到了“好马配好鞍”。

6月29日下午,由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政府主办,纳溪区农业局承办,四川纳溪特早茶有限公司协办的“发现·重塑·提升—品鉴对话中国泸州·纳溪特早茶”活动在泸州举行。纳溪区委书记熊启权,在活动中变身“推销员”,引来一片叫好声。

“早春二月”的价值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泸州市委市政府、纳溪区委区政府大力扶持特早茶的发展。在“十二五规划”中计划发展纳溪特早茶30万亩,四川纳溪特早茶有限公司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来龙头企业的重任。

据悉。该公司计划在3到5年内,投资3.5个亿。具体的做法有六个方面:一是打造一万亩特早茶标准示范茶田,已经开垦种植了一千多亩;二是准备打造纳溪特早茶文化博物馆、纳溪茶文化休闲园;三是准备打造中国百茶谷,在百茶谷中种植一百种茶,让大家来参观体验,了解到中国的百种茶品;四是建造特早茶现代化的标准加工园区,这项工作也正在进行中;五是结合纳溪的地方特色,打造纳溪的水文化码头,将茶文化与水文化结合起来;六是要开发系列产品——早春二月和永定河系列。早春二月是根据纳溪特早茶的时令特点来命名,永定河则是纳溪的地域代表。二款系列七种产品都代表了纳溪特早茶的优良品质。

目前,纳溪区有茶园15万亩,茶业综合产值达4.5亿元,茶产业综合效益走在全省前列,是四川省唯一的“特早茶之乡”,农业部“名优早茶基地”和“无公害茶叶基地”。据纳溪区政府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1年起,纳溪计划用5年时间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18万亩,实现全区茶园总面积30万亩,茶业总产值25亿元,茶农年人均增收1万元的目标。

到2016年,“我们将把纳溪打造成为‘全国早茶第一大县’和‘四川茶叶第一大县’。造福乡梓,为当地经济发展尽力”,四川纳溪特早茶有限公司总经理官国柱如是说。

茶叶扶贫茶叶浇桂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