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二姑尖上有好茶 白云深处“春毫”飘香

2021-03-01 14:34:56热度:113°C

中国茶网资讯:合肥有好,好茶在庐江。庐江县汤池镇便是远近闻名的茶乡。走进这个浸泡在茶香里的古镇,你不仅可以饮到好茶,还能游览美丽的茶叶产地——二姑尖,更能细细品味当地无处不在的茶文化

9月初,记者一行人驱车前往庐江县汤池镇果树村二姑尖,一睹深山藏好茗的佳景。虽非“手提竹篮上茶山,十指尖尖采茶忙”的时节,但随山势而生的茶树,团团簇簇,青翠一片,甚是养眼。在汤池,游茶园,饮佳茗,听传说……真是茶不醉人人自醉。

赏茶园心神俱澈

汤池镇果树村村民好客,记者走进一户农家,主人热情地煮水泡制自家茶叶款待我们。沸水入杯,精制烘焙的茶叶舒展着身姿渐渐活了过来。稍等片刻,茶香即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其形扁平,色泽绿润,汤色明亮,捧杯酌饮,茶水鲜醇回甜,滋润可口,令人心旷神怡。

满嘴茶香时总想着产这好茶的地方是啥模样,饮完茶,辞别这户人家便往二姑尖赶去。过马槽河,沿着一条水泥盘山公路蜿蜒而上驱车约10分钟,乃是二姑尖白云禅寺所在。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千年古刹白云禅寺寺门高耸,及至庭院,三棵600年银杏树巍然伫立,枝叶繁茂,佐证着这座古刹的悠久历史。

缓步来到古刹后门,数百级台阶顺着山势延至山顶,但见一座佛塔直插云天,气势不凡,此即卧佛塔。驻足台阶之上,放眼望去,皆是茶园,四季葱郁一片,采一片茶叶放入口中,慢慢咀嚼,口中生出一股淡淡香味。

茶禅结缘写传奇

二姑尖钟灵毓秀之地,山中白云禅寺历史久远,生长于斯的茶与禅结缘。

白云禅寺往北500米,有一块凹地,形如燕窝,获名“燕窝洼”。此地四季氤氲湿润,是生长云雾茶的绝佳场所。洼口有一巨石,其形如蛋,光滑陡峭,又叫“燕窝蛋”。相传很久以前,两个小和尚爬上“燕窝蛋”,立在一棵茶树旁采茶,这一摘就摘了一上午,鲜嫩的新芽,摘了又长,总是摘不完。眼看篓筐也满了,肚子饿了,开午饭的钟声也响了。两个小和尚抬起满满一大筐的嫩茶回寺去了。等到下午再赶去采摘时,那一棵茶树却不见了,原来这是一棵显灵的神茶树。

不久,白云禅寺的僧人们开始在“燕窝洼”种植茶树,山民们也跟着在山中开垦土地,引种栽茶。

千百年后,公元1984年,中国著名制茶专家、安徽农学院茶叶系教授陈椽登上二姑尖,嗅到了云雾中散发出从“燕窝洼”飘来的清香,兴奋地扔掉手中拐杖,走向一片郁郁葱葱的茶园,亲自选棵、采摘、炒制,亲口品尝,连声赞叹叫绝:“此茶味甘鲜醇,滋润可口,嫩香沁心,堪称珍品中的一绝!”陈椽将此茶命名为“白云春毫”。

茶叶经济富农家

汤池茶文化历史久远,淡淡茶香穿越千年。

地处大别山余脉的汤池,青山叠嶂,云雾缭绕,非常适宜茶叶生长。相传汉留侯张良隐居汤池品茶并开始种植。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中就有“庐江好茗饮之宜人”,当时汤池茶叶已作贡茶。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安徽五个茶场,庐江汤池亦在其中。

如今,由陈椽教授亲手创制的“白云春毫”不仅成为庐江县的茶叶公共品牌,更荣获了省优部优名茶、中国第二届农博会金奖、上海世博会金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是庐江以及合肥一张亮丽的名片。

盛名在外的好茶也给汤池镇的百姓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镇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近几年,汤池建成了以二姑尖、百花寨和老和尚包三处高山优质茶园为中心的连片近千亩良种茶示范基地。目前,全镇有茶园面积3万多亩,茶叶加工企业26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6家,茶叶种植户3万多人,同时辐射周边十多万茶农种植茶叶,小小茶叶已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大产业。大马帮茶叶台湾茶叶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