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经茶叶成就少数民族同胞第二家乡

2021-03-01 14:26:50热度:159°C

“56个民族56朵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在荥经县民建彝族乡,尽管不是56个民族在这里聚居,但各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却在这里上演。

“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就不断有从凉山州、云南等地来的少数民族同胞在这里聚居,为了方便管理和发展,2006年,省政府批准成立了民建彝族乡。这么多年来,迁居而来的少数民族同胞跟本地居民相处融洽,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民建彝族乡相关负责人倪建国说,尤其是在帮助少数民族同胞解决就业、维持生计方面,塔山有限责任公司发挥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而在塔山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姚国清看来,公司仅仅是做了一些份内之事,正是因为有少数民族同胞的帮助,公司才能发展到今天。

就业是安身立命的根本。面对迁居而来的1200多名少数民族同胞,如何为他们提供援助、摆脱贫困,成为民建彝族乡首先考虑的问题。

“解决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首先就必须为少数民族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倪建国说,对于大多数迁居到民建彝族乡的少数民族同胞来说,在塔山有限责任公司采算得上是容易上手的工作,这也成了他们多年来维持生计的主要工作之一。

早在清朝时,民建彝族乡就是“观音仙茶”出产之地。1956年起,国营塔子山茶场(即国营雅安第三茶厂)开始运营。1999年改制后,成立了荥经县塔山有限责任公司,由姚国清负责管理和经营。

“公司成立之初,面临很多困难,需要人手。也正是因为这些少数民族同胞的到来,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使公司能正常运转。算起来,应该算是相互帮助。”塔山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公司有大坪山、塔子山两大生态茶园,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茶叶基地6900多亩,每年采茶的时候,多亏有这些少数民族同胞,要不然仅靠当地群众是远远不够的。

倪建国介绍,如今,这些迁居而来的少数民族同胞不仅学会了采茶,还学会了管理茶园、制茶等,这些都要归功于塔山有限责任公司。

随着不断发展,现在,塔山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名优茶培植、茶园管理生产、茶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品牌运作为一体的专业茶叶企业。也因为公司的发展进步,让在这里就业的少数民族同胞从简单的采茶,渐渐学会了茶园管理、茶叶初加工等技能,由此带来的收入比当初提高了好几倍。倪建国说,许多少数民族同胞通过与塔山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承包茶园,通过茶园管理、茶叶采摘,以及茶叶初加工获得更多收入,改善和提高了生活水平。

“因为塔山有限责任公司的不断发展,迁居而来的少数民族同胞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倪建国说,最早迁居来的少数民族同胞吃饭和居住都是头等问题。好在公司考虑周全,把厂房改造成了简单的住房,免费提供给他们居住。

正因为如此贴心的关怀,少数民族同胞才真正在民建彝族乡扎根。以至于偶尔有部分人回到曾经的故乡,却因为不适应当地的环境而再次返回民建彝族乡。“因为塔山,这里成了少数民族同胞的第二家乡。”

管理茶叶林圣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