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茶化身“天台黄”致富一方百姓

2021-03-01 14:20:51热度:129°C

晨曦初照天台寒山,柔和的光线散落在千亩园,玉石般色黄娇嫩的茶尖伴着露珠随风摇曳。这种看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新茶种,名叫“中黄1号”。

15年前,“中黄1号”还是一种无人知晓的野山茶,眼光独到的“伯乐”陈明,把这“野孩子”带回了家。在他的精心培育下,“野孩子”已成为耀眼的明星,身价翻了好几番。

如今,天台在外经商的好几个大老板,都追着它当粉丝,他们一投就是5000万元,乡亲们也跟着它致富发家。这是一株野茶的传奇之旅。

发现一株野茶

陈明是个地地道道的种茶人,而且种的全是土茶,当然,这是1998年以前的事了。

别看老陈只种土茶,但他获取的信息可都是最前沿的,因为他订阅了好几本茶叶杂志。

老陈也弄不清从哪本杂志上看到天台历史上有黄茶这个猛料,但他笃定,这种本土失传的茶叶品种,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于是,他开始爬到山上,没日没夜地寻找。

鞋子磨破了N双,终于,在寒山上找到了一株独特的野茶。从叶片的色泽,尤其是嫩黄色的芽头上判断,这株茶的品质肯定不一般,老陈欣喜若狂。

别看是荒山上捡来的“孩子”,照顾起来比“金枝玉叶”还娇贵。老陈翻阅很多资料,请教不少老茶人都摸不清它的怪脾气,嫁接栽培成活率非常低。

老陈没有善罢甘休,整天和妻子吃住在山上,一次又一次地嫁接,一遍又一遍地炒制品尝,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孩子”越来越听话,越来越惹人喜爱。

可市场并没有给老陈更多信心,都说茶很好,就是不买账。

老陈说:“这就相当于我培养了一个很会唱歌的孩子,但他没上过央视,很难成为明星一样,所以必须得想办法走上大舞台。”

老陈发现杂志上常刊载茶叶专家的论文,他尝试着给专家们写信,没想到一封封信件都杳无音讯。

培育一个新星

直到2002年,更大的“伯乐”终于出现。中国农科院中茶所的白堃元副所长不仅关注到老陈的黄茶,还专程来到天台给予技术指导。

经过反复不断地繁育、试验、检测,茶叶品质有了质的飞跃,获得鲁成银、许廉明、虞富莲等多位茶叶专家的一致认可。次年,老陈叫了多年的“天台黄”被中茶所命名为“中黄1号”。

乡亲们戏称,老陈成功嫁接黄茶的意义,或许抵不过孙海平发现了刘翔,定胜过赵本山培养了小沈阳。

  “天台黄”来了个华丽丽的转身,身价算是坐上了直升飞机,不停地往上蹿。干茶的价格从开始的每斤几百元,到每斤三四千元。山西的老板说,他卖出去的价格已高达八九千元每斤。更夸张的是北京的老板,制作出来的精品“中黄1号”,还卖出了2万元的天价。

至于市场需求,老陈说“就怕供不上”。上次山西一位老板过来等了四天五夜,只采回去六两茶。

老陈说:“如果不给这‘孩子’创造一个广阔的天地,我看不能尽显‘她’的才华。”老陈自费开山辟路,在外甥奚永照的资金支持下,一个占地千亩的黄茶基地在寒山上初具雏形。

记者翻越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处处能看到老陈为了培育这个“明星”所付出的辛勤汗水。

别以为老陈只为了名利,他大方着呢。乡亲们要种植,他不仅把茶苗送上门,还把自己摸索十多年的技术送到家,而且时常抽空去看看,生怕有个“头疼脑热”啥的别人照顾不了。

致富一方百姓

黄茶的“甜头”慢慢沁入天台人的心田,在外地开矿做大买卖的老板也回来了,成群结队的老板无一不是“中黄1号”的忠实“粉丝”。

至于投资多少钱,他们不在乎,只要有老陈保障技术,先砸下5000万元资金。修山路、平林地、砌石墙、整水库、复古迹……又一个上档次的千亩休闲茶园建设正如火如荼。

这个茶园涉及街头镇三四十个自然村,原本,这里种的都是不被市场看好的果树,甚至还有土地荒废着,农民的收入微薄。

69岁何先水告诉记者,过去,他和老伴种点农作物每年只有5000元的收入,除去高额的成本所剩无几。现在帮助茶园干活,不算土地租金,每人每天就有60块,一年干半年的活,收入翻两番还要多。

项目负责人王总介绍,只要乡亲们能劳动,除草、采茶都可以,就怕没有人,在家的村民几乎都成了茶园的工人,年龄最大的81岁,一年也能领七八千元的工资。等茶园赚钱了,村民的收入还会提高一大截。

正说着,一辆越野车风尘仆仆地赶过来,车上坐了街头镇三个村的村支书,他们听说省报记者在山上,都有话要说。一个说村里用集体土地种了500亩,另一个急着说还没等到茶苗,还有一个拿着茶苗协议说“我们已经支付10万元定金,就担心茶苗拿不到手”。

原来,他们种茶都必须经过县里同意。眼下,天台县已经制定黄茶发展规划,对上规模的种茶人给予奖励和补助,政策上也鼎力支持。政府开始搭台,这颗新星尽情表演了。

金凤茶叶茶叶宣传标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