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茶文化的魅力

2021-03-01 14:14:54热度:128°C

  第七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建盏”第一次以协会的形式组团参展。

在一个名为“建窑金油滴”的展位上,玻璃柜中安放着两只大建盏,旁边立着“100万”和“680万”两张标价牌。这个展位引来了超高人气,过路游客和采购商纷纷掏出手机拍照。

建阳市建窑建盏协会秘书长魏尚人介绍说,建阳有26家生产建盏的企业,今年第一次以协会的形式,组织了9家企业前来参加茶博会

“建盏”诞生于斗成风的宋代,因产于建州府建安县(今建阳市),故称建盏,建阳市水吉镇至今保存着多处古建窑。然而拥有千年历史、形态独特的建盏,已在大陆失传了六七百年,却在日本和台湾发扬光大。

从本届茶博会来看,无论参展商数量、参展品质量还是受关注程度,建阳本土的“建盏”都远远不敌台湾展品。

来自台湾的廖继文和赵立立夫妇摆出了“又见山水生活工坊”,他们的建盏做工精美,种类较多,墙上贴出的解说显示其产品不仅文化内涵丰富,科技含量也很高。建盏用木盒与布袋包装,售价为每只200元、400元、1000元不等,每隔几分钟就能售出一只。

杜坝包装有限公司是南平本土茶叶包装企业当中最大的一家,也是本届茶博会上南平仅有的两家茶叶包装企业之一。总经理张豫侠说,南平茶叶包装产业链不成熟,受原材料、工艺、设计3个短板环节的制约,无法大批量生产,只能为个别企业定做。记者在茶博会两个会场搜寻发现,有10多家茶叶包装企业参展,其中仅2家是本地企业,其余基本上是泉州企业。

从本届茶博会来看,南平茶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很多被外地企业瓜分完。制茶机械参展商都来自安徽,茶杯茶壶以浙江龙泉窑和德化瓷为主,茶盘大多来自台湾,茶点来自泉州……

南平拥有茶企业1800家,仅武夷山市就有1200家茶企业、2000个茶叶品牌。偌大一个茶产业,难道南平从业者只能处在产业链的低端?

南平一些茶企正寻找突破。

 此次建阳市建窑建盏协会组团参展,就是为了发出“建盏正宗”的声音,意欲夺回建盏市场。建阳“供御建盏”公司总经理郑兴梨今年6月注册了8个建盏商标,然后参加厦门文博会,拿回了“中国工艺美术作品银奖”。他还为自家产品设置了中低端普通消费和高端收藏两条路线,“建安窑”商标的建盏使用机械生产,每套11件,售价1500元,“供御建盏”商标的建盏则手工精制,一只售价就要1500元。

政和县茗匠工艺礼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清伟介绍说,保守估计,茗匠公司的竹茶盘占据了全国同类产品市场六成以上,年销售额5000多万元。为了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档次,茗匠公司去年推出石材与竹茶盘结合的新产品,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今年,该公司又推出竹+木、木+石、竹+石+电器等多种组合的新茶盘,拥有了从20元到1000多元不等的丰富产品种类。

南平茶产业链的延伸又出现了新思路。本土企业海川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茶娃”品牌成为全球首个婴童护理茶妆品牌。该公司副总经理陈文介绍说,海川提取茶洁素、茶多酚等茶元素,制作健康生态的母婴用护肤品、洗涤用品等。公司明年可实现10亿元产值,在全国20多个省份的百货商场拥有专柜。

意识到茶叶包装企业在南平的发展弱势后,张豫侠把“中国茶产业链同盟”引进南平,目前已经招募了志愿者进行茶文化教育事业方面的培训。

做大做强本地茶产业链,南平需要更多这样的先行者站出来。

58同城茶叶茶叶分类及功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