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发展硒茶产业 承载着80万农民的致富梦

2021-03-01 12:29:15热度:176°C

中国茶网资讯:走进利川毛坝、恩施芭蕉、咸丰黄金洞、宣恩伍家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产业专业乡镇,满目千山翠绿,丛丛茶树如五线谱般延伸开来,采茶人似流动的音符,将生在青山壁上、眠在白云深处的新翠,一叶一叶采下,采出一个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

茶农因茶致富,茶区因茶繁荣。恩施全州百万亩茶园,产值贡献超21亿元,主产区茶农亩均茶叶收入4000元以上,80万茶农受惠,约占全州农民总数的1/4。

近年来,在农业部定点帮扶下,恩施州在茶叶品种改良、基地建设等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代茶产业已进入加速转型发展、全面提质增效的新阶段。恩施州委书记王海涛说:“产业兴州,抓发展主要是抓产业,通过抓区域特色,抓平台建设,抢抓农业发展机遇,深入推进全州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把特色农业、有机农业、功能农业、生态农业打造成富民产业。”

优生态、硒特色、厚文化

雾多寡照,茶产业发展得绝佳天时;好山好水,坐拥世界最大独立硒矿床之地利;底蕴深厚,茶文化焕发时代新颜

高山云雾出好茶。走进恩施州任何一个茶园,茶农都会自豪地告诉记者,恩施山水好,茶叶好!恩施州农业局局长黎华辉介绍说,恩施是世界上最适宜种茶的地区之一,雾多寡照,清新湿润,是开发绿色、有机、生态茶品的宝地。

全州森林覆盖率超70%,良好的生态保证了恩施茶叶的好品质。据恩施州环境监测站发布的数据,拥有茶园面积20万亩以上的鹤峰县、恩施市,10万亩以上的利川市、咸丰县、宣恩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没有一个低于350天。

世界最大、富集程度最高的独立硒矿床,为恩施茶叶镀上一道“硒望之光”,成为恩施茶的最大特色。

茶以硒为贵。硒是人体必需的常量矿物质营养素,有抗氧化、抗辐射等多种功能,是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我国是缺硒大国,约9亿人处于贫硒和低硒区。硒经茶树转化之后,极易被人体吸收。

“恩施可是 世界硒都 。”州硒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马金辉自豪地向记者介绍,恩施是迄今我国发现的第一个高硒区,恩施硒茶含硒量的平均值和最大值,均为世界之最。

“硒元素”已是恩施茶产业的重要标识。州委副书记、州长杨天然说:“近年来,恩施州发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快硒产品应用技术和产品开发研究步伐,加大富硒产品营销力度,全力打造 恩施硒茶 特色品牌,促进全州特色产业发展。”

恩施州近2000年的种茶、制茶史,孕育了深厚的茶文化,成为恩施茶产业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恩施历史上不乏巴东真香茗、鹤峰容美茶、利川雾洞茶等名茶。唐代,恩施成为贡茶产区,并出现了独到的蒸青制法。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恩施玉露,采用的便是蒸青制法。

蒸青比炒青的历史更悠久,可以保留更多的叶绿素、蛋白质、氨基酸等内含物,所制茶叶有“三绿”特征,即色泽翠绿、汤色嫩绿、叶底青绿。南宋咸淳年间,蒸青制法东渡日本,时至今日,日式“茶道”所用的仍是蒸青绿茶。1995年,日本著名茶学专家清水康夫就蒸青制法追根溯源到恩施后,挥毫写下“恩施玉露,温故知新”。

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为恩施茶产业注入了强劲的竞争力。恩施州委、州政府将其列入六大产业链重点建设,对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充满信心。

严监管、保安全、强品牌

政府用标准监管,用机制监管,企业向健康要效益,向安全要持续发展力,全州打造硒茶公共品牌,促进产业整合,提升竞争力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如何依托资源优势把致富产业做大,把支柱产业做强?恩施人有自己的思路和逻辑。

好茶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恩施州委副书记、常务副州长董永祥说,生态资源优势越好,茶叶品质越好,就越要加强监管,重视质量安全。为此,恩施州建立了标准+标识监管体系,严格执行检测标准,不同标准不同标识。

利川市毛坝镇是全州严守茶叶质量安全关的一个典范。前些年,该镇茶农因没能把好农残标准关,镇里一把火将未达标茶叶全部烧掉。惨重的损失换来全镇上下对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视,镇政府建立“三线监管”机制:镇党政领导班子、村组干部和茶农组成一条监管线;工商、农药、农机及刚刚成立的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是另一条监管线;企业内部还设有基地监管员,自成一条线。同时,镇里还建立了农残检测考核制度,由每村设质量安全直接责任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抓得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就可以畅通无阻。我们的利川红茶,欧盟检测的462项指标全部过关。目前一半以上茶叶出口国际市场,每年出口产值达3500万美元。”毛坝镇党委书记曾维权自豪地说。

在恩施市润邦茶业恩施玉露茶生产车间外墙上,有一封显眼的《润邦茶业鲜叶收购告茶农书》,其中明确列出严禁农户使用农药;提倡施农家肥饼肥等有机肥料;鼓励农户按照企业对原料的要求种植、采摘、摊放与分级。

茶尖安全的根基在基地,高质量的基地建设是发展现代茶产业的保障。咸丰县茶叶种植历史悠久,为保障茶叶品质,该县自2007年开始就着手创建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和绿色食品原料基地,设立“基地+品牌”创建专项基金,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农业投入品供应、产业化经营、质量安全追溯、生产监督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六大体系。高标准的基地与严格的监管体系共同发力,茶业发展劲头十足。

产得好,管得严,还要在市场上叫得响,必须要有品牌的美誉度,才能做大做强。

“硒世之宝”无人识,好茶也难卖出好价格。恩施州委、州政府认识到,加快恩施硒茶州域公共品牌建设,由“产品导向、分散经营”向“品牌导向、产业链经营”转变至关重要。为此,州里确立了品牌整合方案,以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为龙头,构建“公共品牌+子品牌”的品牌体系,整合企业,连接农户,培育市场,助推茶产业链快速升级,形成链式良性发展模式。

世界硒茶看恩施。恩施采取“母子商标、双牌经营”模式,以恩施硒茶州域公共品牌为母品牌,以各县市整合的品牌作为恩施硒茶的子品牌,突出富硒特色。

“利川红”就是恩施品牌塑造成功典型。一句“可以喝的龙船调”品牌广告词,把滔滔清江水,悠悠龙船调塑造进利川红茶的品牌形象里;“利川红”系列广告植入热播电视剧和人流密集的北京地铁站;整合企业打造利川功夫红茶集团。一系列品牌塑造组合拳,遵循的正是恩施州“品牌推动”战略总体思路。

围绕品牌塑造促进产业整合,目前全州正重点推动整合恩施玉露、伍家台贡茶、利川功夫红茶、咸丰帝茶、鹤峰翠泉茶和来凤藤茶六个集团。同时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和“市场主体增量行动”,支持中小微企业技改扩能,促进企业联合与协作,不断壮大实力。

“硒世珍宝”不能养在深闺人不识。出门办展,既是宣传品牌的好方式,也是统一展示、塑造品牌形象的好机会。5月16日,恩施州将在北京民族宫举办“2014 恩施硒茶北京博览会”,恩施人对此很是期待。

一叶兴、百业旺、全局活

尊重市场规律,明确政府职责,培育龙头企业,实现茶产业率先突围。茶产业联动休闲旅游业、特色制造业,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广开门路

“促进产业发展,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发挥无形之手的力量;也应认清政府职责所在,以有形之手为产业发展搭建大平台,培育大环境。”董永祥说,恩施是茶叶基地规模全国第四、湖北第一的大州,政府将促进茶产业发展工作的重心放在品牌整合、基地建设、质量监管等方面,同时通过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建立茶产业协会、培养农村能人等方式,积极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春来发新翠,一叶如一钿。茶产业附加值高低,不仅在于时节,更在于提质增效。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发展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提升转变,各有其道。现在,恩施州有恩施市润邦茶业、利川市飞强茶业等一批引领茶产业发展的企业“航母”,由企业发展带动产业升级、农民增收。

以现代生产线传承独到工艺制茶是恩施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的产业提升着力点。每天约1万斤鲜叶进入润邦后,在国内最先进的蒸青针形绿茶生产线上,经过蒸青、揉捻、动态烘干、理条、精揉、固型、提香等工艺流程之后,再由熟练工人一根一根挑选出形似松针、紧细圆直的恩施玉露茶。去年下半年,润邦茶业成功注册了黑砖茶QS认证,提高了夏秋茶利用率,延长了产业链,农民增收不再囿于春天里。

利川市飞强茶业提升产业附加值,主要靠的则是不断改良茶树品种。公司紧紧抓住乡政府推行的品种改良机遇,在基地成功培育“毛坝早一”、“黄金叶”、“冷后浑”三个地方良种品系,尤以“原籍—冷后浑”茶种最优,鲜叶价格可以卖到3000元,以每斤一万颗芽头计,茶农每采一芽茶,就是三分钱收入。

一叶兴,百业旺。茶业发展的同时,茶园休闲旅游业、特色农产品制造业也随之蓬勃起来。

芭蕉侗族乡戽口村,是2013年农业部评选的美丽乡村,典型的茶叶生产专业村之一。走进戽口村,新式农家吊脚楼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门前溪流潺潺,院后茂林修竹。戽口村民姚美云,靠茶叶致了富。“最早种茶,后来制茶,现在办了农家茶楼,一年收入十几万元。”从心底涌起的幸福感化作笑容挂上姚美云的脸庞,像一片茶叶在水中舒展开来。

咸丰县黄金洞乡麻柳溪村,今年五一刚刚迎来一个旅游小高峰。“游客最多的时候,村里甚至也堵起了车。”黄金洞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姚建军说,很多以茶为主业的农村,纷纷利用生态优势发展起旅游业,根雕、竹编、羌绣、西兰卡普等具有土、苗、羌、侗族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备受游客青睐,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凭生态优势,靠富硒特色,强政府监管,塑龙头品牌,恩施硒茶正环环相扣,成规模,出效益,不断壮大强大,为80万恩施茶农的致富梦增添一抹抹生机和希望。

茶叶怎么宣传巫山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