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年茶叶产销形势预测及相关建议
2021-03-01 12:05:29热度:217°C
2021-03-01 12:05:29热度:217°C
由于今年低温雨雪天气大多发生在茶树抽芽前,因此对早春茶品质无害且有利,加之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加强监督,茶农对茶园的管护自觉性提高,以及田园管理、科学养护、制作工艺提升等因素,今年春茶质量普遍提高仍是主旋律。
根据消费者普遍反映,今年春茶外形匀整,汤色明亮,内质丰富,叶底鲜活,回甘持久,品质较往年有所提高;在价格方面,受国家政策及经济环境影响,高档春茶价格有明显回调,中档春茶价格基本持平,低档春茶与往年相比出现小幅上涨,增幅在10%左右,其中200-600元/公斤的茶叶比较受消费欢迎;销量则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所回调,市场人气有待提振。
2014年全年茶叶产销形势预测
(一)产量基本持平
根据目前汇总各方数据来看,2014年春茶整体产量较去年略有下降。根据2014年春茶产量占比上升幅度比照近年全国茶叶产量增幅推测,加之对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及消费市场景气度的考虑,预计2014年全国茶叶生产将与2013年基本持平或略增,产量估计在195万吨左右。
(二)品质优于去年
由于今春天气良好,各地茶园病虫害较少,茶树积累的营养物质丰富,加之各项茶园管理技术的革新,以及农技人员科技下乡、举办栽制技术培训班等举措,今年全国茶叶质量整体将优于去年。
(三)产品结构继续调整
六大茶类中,绿茶因其保健功能突出,消费认知广泛,消费稳定增长。黑茶、红茶等发酵类茶由于可以长期存储,且仓储要求不高,并且多酚类物质含量较少,极少苦涩味,口感更容易接受;对于商家来说,发酵类茶一年四季都可销售,而黑茶类更是年头越久售价越高,因此,预计发酵类茶的占比将有所上升。白茶与黄茶在产地政府的主导下,推广力度增大,市场份额持续突破,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乌龙茶一直以来是市场主流茶类,目前一线市场趋于饱和,消费群体正在产生变化,更多二三线城市热衷于喝乌龙茶,尤其是喝铁观音。另外,在不同级别的茶叶中,大宗茶消费成为主流,高端茶产销量占比将持续回调。市场规律引导全行业根据消费环境的变化进行思路调整,生产和销售更顺应市场消费需求的不同类别和档次的茶产品。
(四)价格和包装将更加亲民
高端茶售价持续回调已成必然趋势。公款消费、送礼之风杜绝之后,促使生产者和销售者将注意力转向普通消费群体,让更多的老百姓能买得起好茶。包装方面,商家也尽量杜绝奢侈,多以简易、环保的包装为主。
(五)品牌企业广泛进入电商渠道
随着O2O模式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品牌茶企开始在天猫、淘宝、京东、1号店等第三方平台上开设旗舰店,品牌茶企电商化成为品牌企业拓展销售途径的新方向和必然方向。
(六)茶叶消费群体年轻化
随着科学技术、信息传播以及大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日益重视,对饮茶保健的理念也越来越认同。2014年调查结果与往年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从消费群体的年龄组成来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饮茶的行列。由此可见,茶叶消费群体的年轻化正逐渐成为潮流。
五、相关建议
(一)控制茶园面积,提高单产和品质
2013年,全国一年增加16.9万公顷新茶园,为近5年来最多的一年,使未开采茶园达到63万公顷,创历史最高水平。为此,建议政府在引导和扶持当地茶业时,应控制茶园面积盲目扩大,防止因产能过剩而造成产大于销、农民卖茶难等问题,应将工作重点放在运用现代茶叶管理技术,推广无性系良种,培养有机、生态茶园,派专员到茶区指导茶叶生产,提高清洁化、自动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严把质量关等方面,提升茶叶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引导地方茶农由种茶转为卖茶,由生产型向营销型转变。
(二)推广机械采制,控制采摘成本
就今年春茶调研情况看来,劳动力短缺现象凸显,采茶人员不足,采茶成本上涨,茶青下树率低,造成茶园效益不能充分发挥。为此,建议加快名优茶采茶机具的研发以及山地茶园机采、机剪技术推广,提高茶青下树率,同时配套茶园作业道路,减轻采摘劳动和运输成本。
(三)调整产品结构,增加科技含量
受消费多样化及国家政策影响,近两年来茶类结构和各档次茶叶的结构均有所变化。建议各地政府扶持当地茶叶龙头企业顺应市场变化,适当压缩高端礼品茶的生产规模,生产更多适销对路的茶产品,并加大科技创新、精深加工力度,研发新产品和衍生产品,提高竞争力,开拓新市场,保持产业链健康发展。
(四)提高综合开发,延长产业链
各地政府还应针对当地特色茶类,结合本地文化特点,进一步进行茶产业升级。将茶业资源与当地文化相结合,积极营造茶文化氛围,开发茶文化旅游业,发展生态农业新模式,延长茶业产业链,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拓展销售渠道,破解卖难课题
针对全国茶叶行业存在的产销信息不对称、卖茶难等问题,建议各产茶省市政府、茶业协会等加强对本地茶叶的宣传力度,努力创新交易方式,主动积极走出去,搞好产销结合、农超对接,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努力拉动内需,扩大出口,解决茶叶的销路问题。茶企可在维持现有经营的同时,探索销售模式的变革与提升,将传统销售模式与电商模式结合、将现场销售转化为网络社交圈销售,由传统的单一销售转为知识普及、茶品定制等的综合服务,积极利用互联网、微信等时尚营销方式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同时为茶叶销售带来更多年轻化消费力量。
上一篇 : 最称职的外交使者 小小茶叶在世界舞台兴风作浪
下一篇 : 信阳浉河茶企角逐北京茶展茶叶评比 获得4金3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