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裕大:三张“王牌”成就徽茶淘宝王

2021-03-01 11:44:50热度:118°C

中国茶网资讯:在淘宝上搜索黄山毛峰,人气最高的是一款2014年雨前特级古法毛峰茶叶;进入产品网页,“黄山毛峰创始人谢裕大”和“中华老字号”两块金字招牌映入眼帘。资料显示,目前,谢裕大公司在淘宝网的交易额稳居安徽省茶叶第一名。这个“第一”引起了记者的兴趣:一个百年老字号,是如何成为徽茶淘宝王的?

第一张王牌:原产地

“我们只采摘原产地的鲜叶,只在原产地建厂,只销售自己做出来的原产地好茶”,在官方旗舰店的首页上,这段话与漕溪毛峰、陈家坞猴魁、历口祁红、齐山村瓜片等原产地推荐产品一起,不断强化着“原产地”这一概念。

“谢裕大公司源于百年前的谢裕大茶行,公司自成立以来,便始终坚持原产地建厂。”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公司建厂之初,并没有使用谢裕大这块百年招牌,而是选择黄山毛峰的核心原产地——漕溪——作为商标,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通过产地优势突出产品的品质感。

近几年,谢裕大公司先后在黄山毛峰茶主产区建设基地5万余亩。随着产品线从黄山毛峰延伸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等品种,公司将基地建设的经验推广到这些产品生产上,先后在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原产地建设基地2万多亩,打造安徽“四大名茶”优质基地样本。

在基地建设中,公司坚持把茶园作为公司的根基命脉和重要资源,不断加强对茶园的优化管理。针对茶树品种混杂、种性退化日益严重的情况,公司开展了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在唐模茶场建成安徽首个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园,收集保护老茶树100多株,特异性状茶树30多份,并从中选出茶树新品系4个,其中“漕溪1号”入选第五轮全国区试良种。

第二张王牌:标准化

“黄山毛峰创始人”、“古法制作”虽然是卖点,但谢裕大并没有打算一直“吃老本”,从2006年开始,公司努力将茶叶加工“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和标准化”的理念付诸实践。

2007年,公司研发了电热滚筒杀青机、电热理条机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茶新设备。随后,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突破了茶叶加工过程中设备连接、自动控制、污染控制等关键问题,在国内首先建立了3条名茶清洁化加工生产线,整套设备改变了茶叶半机械化、不连续加工的状况,实现了从鲜叶到干茶的全过程连续化加工。

2009年,公司新建了4条清洁化智能控制加工生产线,实现了生产全程的自动化控制。同时,制定黄山毛峰茶清洁化加工技术规程,实现了从“创制毛峰”向“创制标准”的跨越。

“研发建设生产线,实现清洁生产,不仅保障了茶叶质量安全,提升了公司形象,更是提升了我国绿茶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促进茶叶加工向高效、优质、节能、清洁生产转型。”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第三张王牌:立体营销

在抓好源头的同时,谢裕大一直非常重视产业链的另一端——产品营销和渠道拓展,目前,公司已经从传统的企业对企业销售,发展到拥有直营连锁、特许经营、大型商超、电子商务并存的多渠道服务型企业。

在传统的企业对企业销售中,谢裕大注重用稳定优异的产品质量打动客户,通过与北京茶叶总公司、吴裕泰和联合利华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长期合作,在业内形成“口碑”。在成功将产品摆上大型商超货架之后,谢裕大在安徽省合肥市开设了公司首家茶叶专卖店。目前,公司在合肥开设的直营店数量达到13家,并将直营店开到了上海、北京、西安和深圳等地。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公司从2008年开始组建电子商务团队,并依托淘宝、天猫和京东商城,开展全国性的市场运营。

随着销售渠道的拓展,公司更加注重发掘产品背后的景区魅力和文化优势,通过建设谢裕大茶叶博物馆,围绕黄山著名景点开设旗舰店,将原产地优势和品牌营销结合起来。据统计,从2007年谢裕大茶叶博物馆开馆至今,平均每年接待游客量达到1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达到8000万元。

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谢裕大的发展壮大,带动茶农增收渠道不断拓宽。据了解,公司参与建立的复兴有机茶产销专业合作社,大规模发展核心产区农户社员,不仅为社员提供生物农药和有机肥,以高于市场价15%的价格收购茶叶鲜叶,而且通过年终奖励等方式让茶农享受到加工销售环节的收益。

茶叶加工机械设备茶叶科技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