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西坪见证茶商“过番”的历史
2021-03-01 11:26:31热度:205°C
2021-03-01 11:26:31热度:205°C
中国茶网资讯:安溪西坪:在安溪县西坪的深山中,有两大片古厝群,一为日寨,一为月寨,两寨分立西坪的尧阳村和南岩村的山头,遥相呼应,“日月”同辉,成为当地一景。记者近日再次前往探访,为大家揭开日寨神秘的面纱。
在尧阳的群山之中,在当地人所说的“最早沐浴阳光的地方”,有一片连在一起的古厝群,它们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日寨”,见证尧阳王氏家族的兴衰,也见证安溪茶叶向我国台湾地区和东南亚传播的历史。
“尧阳”金招牌 传承上百年
沿着石头古道,穿过一片片茶园,一座古朴的三进小院,连着成片的古厝。日寨后人王建勋讲起古寨的故事:“日寨几经翻修,始建年代已无从考证,只知道日寨由尧阳王氏建于南岩月寨之前。古时日寨厝厝相连,排成一个‘日’字,居住在此的人多为大茶商。”
日寨的厝号“日昇居”三个字古朴苍劲。王建勋说,鸦片战争前,尧阳茶商王择臣及其子王永杜跨海赴台,在鹿港创办“荣春茶行”,卖起安溪铁观音。父子苦心经营,茶行生意蒸蒸日上。后来鸦片战争爆发,王永杜落叶归根,同老伙计肩挑四担白银,辗转返乡。“第二年王永杜就用带回来的白银,建了日昇居和尧阳茶场。”
光绪二年(1876年),日昇居第二代主人王淑景出生。据说他自幼聪颖,工文善诗,但由于是家中长子,最终弃文从商,继承家业。1921年,王淑景在厦门开禾路兴建茶楼,创设“尧阳茶行”,这栋茶楼是当时厦门最高的建筑之一,顶楼有两座八角亭,可直接眺望厦门港,至今仍存。茶行茶叶广销福建厦、漳、泉和台湾、上海、海南等地,还销往国外,如吉隆坡、新加坡、印尼、越南、泰国、菲律宾等地。
后来淑景所创茶行由其子继承经营,1937年在香港开设尧阳茶行香港分行。或是“尧阳”声名鹊起,或为纪念祖先生息繁衍之地,1949年以后,留在台湾的王择臣后人,将“荣春茶行”更名为“尧阳茶行”。“尧阳”金字招牌自此在大陆、台湾和香港三地代代传承。“今天在厦门开禾路、香港文咸街70号、台湾鹿港,仍可看到‘尧阳茶行’金字招牌。”王建勋自豪地说。
两岸共传承 一衣带水情
如今日寨已人去楼空,但整洁依旧。走过旧屋天井,仍可见四角天空下,角檐之上双龙戏珠,凤鸣祥云的浮雕,工艺精湛,历经风雨,愈显得栩栩如生。不知始建于何时的黛瓦木房还保留着浓浓的古韵,只是有些木窗、房基已被红砖青石替代,新石旧瓦相映,见证了子孙对家业的继承。
守寨老人王奇山年近八旬,他告诉我们,日寨历尽沧桑,今日还能如此完整地屹立于尧阳山头,是两岸日寨后人共同修葺的结果。老人说,大概100年前,土匪劫掠日寨,烧毁了包括日昇居在内的三座大厝。在台湾、香港的日寨后人得知消息后,迅速捐款捐物,不到一年就筹集到巨资,将被毁老屋修缮一新。
十年“文革”,日寨因海外及富商背景常遭破坏,雕床、窗花、祭桌皆损。“后来居住在日寨的人们变聪明了,将赴港、台先人留下的物件收纳一寓,作出一副弃之不顾的样子,造反派的人来了,竟也不再多看一眼,寨中许多古物家具得以保存。”王奇山说,“文革”结束后,日寨后人有钱出钱,有工出工,迫不及待地修葺寨子,不到几年,老寨又焕然一新。
日寨窗檐下,可见石窗连片,架于老旧木棱之间,虽新旧、结构不一,却异常谐调。王奇山回忆:“15年前,王永杜的孙辈从台湾回乡探亲,他们看到古寨木窗经风吹日晒,多有损毁,慷慨解囊,出钱打造石窗,更换木窗。为了保证修缮质量,他们还留下一个晚辈,协调工匠,日夜监工。”
15年过去了,石窗长出青苔,更显出岁月留给日寨的沧桑感。从窗口眺望,远处群山连绵起伏,村居错落,炊烟袅袅,古道蜿蜒曲折。“经常有海外后人,循着曲径,回到日寨,流连忘返。”王奇山说。
四川茶叶价格仙寓山茶叶上一篇 : 仁化白毛茶获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下一篇 : 浙江启动实施首批现代化茶产业提升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