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童“郑源源”茶庄商号探寻

2021-03-01 11:22:19热度:181°C

中国茶网资讯:时光回到1945年之前,或许更早。

当从霍童镇剃头弄12号郑源源厝出来的规格统一的木箱,被一个个运到当地人称作“薜荔树”的渡口时,镇上的村民就知道,这是“源源”号庄又出新茶了。那个箱子,稍稍有2厘米之厚,内层用干粽叶贴着一层,外层抱着铁皮,刷上透明的清油,所以会清楚地看见,那箱体上早已烙上“郑源源”茶庄商号和净重。而这一批又一批精致的茶,与清末民初宁德县城赫赫有名的“一团春”茶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林昆先在霍童郑厝设立了茶庄商号,从收购茶青,一直到加工成精致成品。当然,茶品茗,除了“源源”,还有“满天星”等。

这种记忆,深深地印在现年71岁的郑友金老人脑海中。不久前的一个下午,他站在祖上留传下的四合大院的后厅中央,说起那时他才4岁时见到的画面。大厅里,摆放的四五尺长的长凳,有三十多条吧。那些检茶的女人们便一排排坐在长凳上。但你远没想到,茶青收购的高峰期,这样的长凳足足有200多条。这还不算短凳。仔细算,光检茶的女人,就有上百人,足可以想象,当年的郑厝老宅有多大、多热闹。

那么,挑担送茶青来的茶农,要排队等候。收茶的师傅会逐一收下,并分给他们小木签,以作为稍后对账的凭证。如果遇到忙碌,实在是抽不到人手,儿时的郑友金就会被外婆叫来,坐在厅角,依次给派发小木签。签,又分长签和短签,十条短签,可以换取一条长签。收茶的师傅,要在极短的时间里,检验出茶青或毛茶的质量。

凉青的工序,采用的是手摇风选机,一种类似农家的谷风机。用来辨别茶叶的轻重。到了焙茶的工序时,需要连夜加工烘焙。那时,只有两个焙茶师傅,一个叫缪金元、一个叫缪金厂。郑友金说,一直到解放后,这两位师傅,还在从事焙茶,因为好手艺而更加有名气了。那个装茶的木箱,很是讲究,厚度和规格都逐一统一。用的干粽叶,就取材于霍童当地的山上,但需要的是,长约20多厘米见长的粽叶,也要求统一长度,串接成一张“纸”,铺垫在箱内四周。这样包装方式,是介于当年运出霍童的茶,基本走水运——通过霍童溪,到八都铜镜渡口,再到三都澳。所以,外箱要用上一层清油,更有保险,以防潮湿。茶成品包装箱内改用锡箔纸,那是后来的事了。

说到焙茶的工具,自然是炭和竹笼。竹笼作为支架,下面放炭火。

关于“一团春”的知名,在五福亭保存最好的一块《起步岭碑》记录了光绪五年(1879),宁德、福安、寿宁三县茶商捐资重修飞鸾岭路的过程,内容详细,弥足珍贵。碑文中镌刻着许多商号名录,其中就有宁德林理斋“一团春”。福安的“泰大来”、“福兴隆”、“祥记”,也都赫然其上。当年,闽中知名“一团春”茶庄号和已是宁德县城富豪的林昆先,显然是把霍童作为制茶的后方基地。清卢建其编纂的《宁德县志》上,肯定了这一方水土而出的好茶。它在《物属》章中说:“茶,西路各乡多有,支提尤佳。”支提山下,便是霍童古镇。除此之外,他还是郑友金的舅公。而郑友金的爷爷是郑宗霖。关于郑宗霖,有一番记录:光绪壬寅科举人、江西东乡知县。民国初年,名诗人陈衍由京返里,组织了著名的“说诗社”,闽中诗人入社称弟子者达数十位,郑宗霖与福安穆阳人陈文翰跻身其间,成为“说诗社”仅有的两名闽东籍诗人。郑宗霖还担任过宁都县参议长,黄寿祺出其门下。

出自郑源源厝的好茶,以出产地的地名被十方茶商称为“郑源源”商号。在郑友金的印象中,当时的经济收益给祖上老宅带来了繁华。有一个大牌匾竟然保存下来,但在土改时期,匾上的字被铲平。而类似这种的大牌匾,在郑友金的印象中,有很多很多。关于那个规格极致的茶箱,也在前几年,因为“没有地方放”而劈柴烧掉了。所幸,剩下的,还有一条检茶的长凳,登面上,抛光的纹理,闪亮而沉寂,见证着当年“源源”商号繁忙的历史痕迹。

但抹不去的,是印刻的历史记忆。“源源”茶庄号的繁荣,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而逐渐消退。这其中,也包括了“舟记兰花”茶商号。所以,当霍童本镇上年纪的老人回忆郑源源茶庄号辉煌的历史,他们是这样概括:当年,霍童的茶庄商号不止一个,但采茶的茶农要问,毛茶送到哪家,镇上口碑自然是郑源源!茶商来霍童,问买哪家茶,周边百姓会回答道,郑源源!

茶叶揉捻机湖北大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