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六堡茶迎潮而上谋发展 产业前景愈发广阔

2021-02-28 14:51:14热度:161°C

中国茶网资讯:礼品市场萎缩、市民群众日益重视茶叶生产安全、农家茶需走上规范化发展的道路……2014年,是六堡茶产业风起云涌的一年。但在苍梧县六堡镇茶民六堡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奎香看来,变化当中,也孕育着希望。今年,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措施鼓励六堡茶产业做强做大,六堡茶的名声也吸引着八方客商来梧选购。面对这些机遇,六堡茶茶商不断调整着发展的步伐,迎潮而上,谋求大发展。

“我选择相信政府”

陈奎香是六堡镇塘坪村村民,她凭传统六堡茶制作技艺,于2014年6月获得了苍梧县政府授予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2014年7月,来自广东深圳、珠海等地的多名茶商购下陈奎香100多万元的陈年六堡茶。陈奎香介绍,这是厚积薄发的结果,而不是“天上掉馅饼”。

2009年起,这些客商开始持续关注六堡茶,刚开始时只购买1公斤、2公斤茶叶,此后购买数量逐年增多,2013年增至200公斤,今年的购买数量更是以吨计。陈奎香说:“他们相信六堡茶质量好,也相信我的为人。”

具有戏剧性的是,即使销量再高名声再响,陈奎香制作六堡茶还是暂时难登“大雅之堂”,这一度让她愤愤不平,也让这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最终走上了标准化、规范化制茶的路子。

今年10月17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的2014中国茶叶经济年会暨六堡茶博览交易会在梧州市文化展览中心举行,交易会吸引了全国各地慕名前来的上千茶商。组织者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没有让缺少QS认证的茶农和茶商进入展会参展。陈奎香的六堡茶被拒之于展会门外。

这件事情引起了六堡茶界的争论。有人认为,农家茶也是六堡茶产业中的一员,组织者可以采取“只展不销”等通融做法,让陈奎香等农家茶的代表参展。也有人认为,既然六堡茶是食品,就应该遵循食品生产、流通的“游戏规则”,六堡茶从业者们不能再用偏于一隅的老眼光和老思想,来面对食品安全日益受重视的新形势。

刚开始时,陈奎香也为失去了参展机会鸣不平。后来,陈奎香渐渐想通了。她说:“政府想六堡茶产业更好,比茶农们眼光更深远,我选择相信政府。”她介绍,目前,自己的产品正申办QS证,预计2015年春节之前就能办好了。

“天南地北的茶商都来了”

给陈奎香印象最深刻的是,2014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六堡茶产业风起云涌,其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

11月下旬,传统六堡茶制作技艺入选了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六堡茶制作技艺贴上了“国字号”名片,获得文化部门更多的重视和保护。

12月初,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六堡茶生产技术规程》、《六堡茶加工技术规程》等三项标准。这意味着梧州六堡茶今后的种植、生产和流通环节将愈加规范。

12月15日,梧州市落实29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六堡茶产业标准化茶园、毛茶加工厂、龙头企业培育等重点项目发展。

在国内茶界,六堡茶的名声越来越响。陈奎香看到,以前到镇上收茶的多是本地茶客和南宁、广东茶商。她说:“现在天南地北的茶商都来了,今年一名来自湖北省的客商就收购了合作社社员数十万元的茶叶。”

茶叶销路顺畅,茶农们的荷包随之鼓起来了。农户们的思想在发生转变,踊跃加入茶叶合作社。今年年底,茶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有80人,茶园800亩。陈奎香预计,明年社员将增加至100多人,茶园面积将扩大至1000亩以上。

至2014年年底,六堡镇通往山坪村等村庄的泥沙路已全部变为水泥路,这让更多的爱茶之人能轻松地通达茶山,也让大山深处的六堡茶更方便地走向市场。这一年,六堡茶产业的变化让陈奎香感叹不已。有时,走在六堡镇的丘陵山间,陈奎香觉得条条茶路洒满了阳光,这片土地充满了希望。

茶叶直销模式什么是茶叶合作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