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把老茶与传统文化扯上,老祖宗不喝老茶!
2021-02-28 14:43:57热度:148°C
2021-02-28 14:43:57热度:148°C
“后现代”多用于表达意识,思想,行动超越启蒙时代的范畴。
当今茶界也出现了一个历史未曾有过,理论上也不成体系的文化“陈年老茶文化”,我将此称之为“后现代茶文化”,这个群体统称为“后现代派茶人”。
自邓时海先生开创性的把樟香,参香,枣香等原不属于茶之本味的口感系统性地著书立传后,海内外随之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潮。并且影响到其它茶类,黑白红等几大茶类也相继已老为贵。
追溯历史,并没有喝老茶这种概念。“新茶上市”是近代茶行的金字招牌,一旦剩下老茶,便掺到新茶中销售。无意留下来的也多是当年太垃圾,没人要,忘记在仓库,很少有优质老茶留下,毕竟好茶在国内外还是奇货可居,是不愁卖不掉的。
有一天大家把多年前的茶拿出来试品,发现味道居然比从前好了很多,人们这才对老茶有了认识。
九十年代中期,邓时海先生购入了很多老港仓茶,一时砸在手中无法解套,便出了部产品推广手册式的茶书,一个无心的著作,阴差阳错地掀起了台湾一股普洱茶热潮,邓时海先生也成了普洱茶界教父级的人物。回想当年,邓先生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学现用,因为那时候找不到任何关于老茶的资料讯息。虽然有些漏洞,但他老人家对普洱茶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的。
零二年后,大陆也随之掀起了一股普洱茶热,陈年老茶节节攀升,“新茶上市”地牌子被无情地撤下,掀起了全民藏茶喝老茶的热潮。传统铁观音,大红袍,碧螺春等其他茶类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茶博览会变成了普洱茶专场交易会,茶叶店变成了普洱茶专卖店,普洱茶也占据了大半个芳村、马连道等国内大型茶叶市场,茶人们也以收藏品饮陈年老茶为荣。这是多么的可悲!传承千百年的主流茶品一夜之间被曾经只供边疆牧民,藏民,香港茶楼喝的最低端的“普洱茶”所取代。
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退步?是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承还是背离?
也许今后的时代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凤凰单丛,武夷岩茶不再辉煌,在送别他们的时候,让我们穿越时空,深思一下,传统意义上,古代先贤论茶,到底是什么审美标准?
中国茶,自古以恬淡为上。明代茶家熊明遇在《罗蛤访记》中记载:“茶之味重,色重,香重者俱非上品。”早期人们喝茶,嫌茶味淡,加入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类,后来到了唐代,这种已经失去茶之真味的作法被文人雅士所排斥。陆羽《茶经》也对这种茶定义为“似渠中污水”。
由于时代的错位,陈年普洱茶史无前例地风靡起来,茶人的意识和行为已经背离了传统理念,不应打着传统的旗号宣扬老茶,因为我们的老祖宗从来没有这样喝过茶,也从不喝这种茶!
如果把老茶刻意文化,那只能定义为“后现代茶文化” ,这个群体也不应归纳在传统茶人范畴,而是“后现代派茶人”,邓时海先生首当其中是此潮流的泰斗级人物。
老茶热,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的丰富,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被这个纷乱复杂的世界刺激的已经麻木了,梅花易数已经是个传说,在也体悟不到茶中最本真的那份含蓄淡澹之美。而老普洱茶凭借香港老仓所陈化出的樟香,参香,药香等最直接,最透彻,最张扬的口感引起了现代人的共鸣。
以今人的心态品茶,我们很难再与古人共鸣,但我们不能胡乱给传统扣帽子,也不能随意肯定或者否定老茶文化。真真假假,是是非非,历史必将会给我们一个准确的答案。
总之,老茶非好,好茶也不一定非要老。
文章来源:茶泡泡网小林
茶叶末釉款御金香茶叶上一篇 : 清远市农业专家团(茶讲团)正式成立
下一篇 : 南京大世界茶城举办江苏首届品茶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