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赶超逐梦路

2021-02-28 12:40:10热度:116°C

——湖南顺桥茶叶专业合作社侧记

业协会会长曹文成(左三)在澧县供销社领导的陪同下来到澧县顺桥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基地调研。 黄韬摄

2013年7月10日,省人民政府以湘政发〔2013〕26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茶叶产业提质升级的意见》,湖南迈向了“千亿茶产业”的征程。

3个月后,湖南顺桥茶叶专业合作社在常德市澧县甘溪滩镇宣告成立。

这不是巧合,而是在盛世兴茶的背景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发展茶产业已成为所有茶人的目标。

而在全省茶叶专业合作社内,顺桥合作社虽然是后来者,却以高起点谋划,后发赶超的精神得到了多方认可。一年多时间,合作社社员从10位发展到现在300位,并有4个企事业成员加入,迸发出了强劲的发展后劲。

近日,该合作社获评为2015湖南茶叶“十佳专业合作社”,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后来者也可以居上。

转型 奔上茶产业发展之路

湖南顺桥茶叶专业合作社所在地位于澧县甘溪滩镇,该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重晶石、石灰石、大理石、煤、铁矿石等。

十几年前,该镇工矿企业达到30多家,经济上去了,可环境遭到了破坏。为了保住青山绿水,甘溪滩镇政府下大力气关停了大部分工矿企业。

水清了,山绿了,可农民收入却提不上去。怎么办?

必须转型。传统的生猪养殖业成为了当地农民的首选,生猪年出栏量曾一度达到5万头以上,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大户有38家。

大量生猪养殖,当地的主要水源涔河遭到了破坏,猪粪无处可去,臭气熏天,如何解决?又成了难题。

随后,镇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对全镇生猪养殖大户的生产状况和排污处理情况进行了调研,经反复研究,决定采取全面修建分级净化池的方式,对全镇生猪养殖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另一方面,决定恢复甘溪滩镇传统茶产业,把沼气池里的沼液充分利用起来。

原来,甘溪滩境内的桐山系武陵山脉余脉右支,山高林茂,森林覆盖率高,土地肥沃,适宜茶树生长,至今依然保留上千亩生态野茶。

而桐山野茶据专家、学者考证,已有700年生长史。当地百姓用茶叶、生姜、红糖以及瓦罐柴火熬成姜糖茶预防、治疗流感的习俗自唐代以来盛传至今。

而此时,澧县县委、县政府也提出了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号召。

为响应政府号召,开发利用桐山野茶的独特珍贵资源,充分利用养猪产生的沼液,以生猪养殖、土鸡饲养、饲料销售为一体的湖南桐溪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继红抢抓机遇,成功实现转型,带头成立了第一家茶叶专业合作社——湖南顺桥茶叶专业合作社。

在多方联动下,形成了政府搭台、企业领头,合作社唱戏,农民参与的新格局。甘溪滩,走向了茶产业发展之路。

创新 打造猪—沼—茶生态链

2013年,公司着手土地流转,第一年就开发出400亩有机茶园基地,加上合作社茶农的自有土地,茶叶基地面积达到了1200亩。

今年顺桥合作社生产的第一批名为碧桥春的春茶送到省茶叶研究所、省茶叶检测中心审评,在三个同类型茶品中,获得了96.15分,排名第一。

“我们的茶叶,采摘自清明前后,以一芽、一芽一叶为主,加工后的茶叶,叶形匀整、绿润显豪、滋味醇和、清香浓长,一上市就受到了广泛认可,如今早已销售一空。”初尝制茶甜头的杨继红骄傲地告诉我们。

为什么顺桥的茶一上市就可以得到市场的认可?

看到笔者眼里的疑惑,杨继红带笔者来到了甘溪滩有机茶园示范基地。在该基地,我们看到数百亩的茶园里,6个茶农正在拿着管子施肥,种下近三年的茶树长势良好,已到了采摘期。

“看,那就是我们的有机肥,养猪场的猪粪经过发酵处理,一部分产生沼气,一部分沼液用来做茶树的肥料,使用这种有机肥,茶树生长快,品质好。”杨继红说。

“养猪场的猪粪得到了有效利用,茶园的茶树有了有机肥,品质更高。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养猪产生的环境污染还得到了有效控制,真是一举多得啊。”一旁的甘溪滩镇党委书记刘后田感慨道。

在猪—沼—茶模式的引领下,甘溪滩镇甘溪村杨乐仲也种上了4亩茶园。杨乐仲有一个养鸡场,以前总为鸡粪的处理而伤脑筋,如今,让他苦恼的鸡粪派上了用场,又增加了家庭收入,他逢人便讲,政府给他们找到了一个好出路呢。今年春天,他的茶园采了200多斤鲜叶,卖了8000多块钱。

甘溪村的杨继协听说种茶收入高,把家里原来种玉米、稻谷的3亩地腾了出来,前年种上茶叶,今年春茶鲜叶就采了100多斤。他说,种茶比种稻谷轻松多了,收入还高不少,今年他打算再开辟几亩茶园,希望可以成为合作社的种茶大户。

如今,在甘溪滩镇的甘溪村,有60%的农民都种上了茶叶,有不少茶农加入了合作社,成为了专业茶农。

发展 齐聚智慧共绘产业梦

7月21日,一场座谈会在湖南顺桥茶叶专业合作社会议室召开。

这次会议,将为湖南顺桥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指明方向。

省茶业协会,常德市供销合作社,甘溪滩镇党委、政府,湖南顺桥茶叶专业合作社等单位负责人,以及部分茶农代表,共聚一堂,为顺桥发展出谋划策。

一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得到省、市、县、乡镇各级部门和单位的重视,并齐聚一堂出谋献策,实属不易。

“杨继红带领农民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走出来一条转型升级之路,这与政府的决策不谋而合,政府将不遗余力给予支持,帮助其做大做强,使茶叶产业成为甘溪滩镇的富民产业,支柱产业。”会议一开始,甘溪滩镇党委书记刘后田的表态就振奋人心。

“澧县发展茶产业基础较好,农民有种茶的习惯,合作社的模式需要大力推广,特别是顺桥推出的猪—沼—茶模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借鉴意义,下一步还是希望合作社带头人杨继红在生产加工方面努力,不仅要种好茶,还要办好加工厂,做好茶、卖好茶。”澧县供销合作社主任苏春龙表示。

省茶业协会会长曹文成调研后表示,甘溪滩发展生态有机茶产业这条路子是正确的,茶叶是一个效益高,具有传统优势的富农、扶贫、安农的农业产业。茶农富了不易返贫,茶叶经济能把人安定在家乡故土,能减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但发展茶产业的同时,一定要高起点建设生态有机茶园,打响碧桥春茶叶品牌

“有这么多领导和专家的关心、支持,我相信,我一定可以把顺桥茶叶专业合作社办好,带领更多的茶农致富。”会上,湖南顺桥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继红说道。

“甘溪滩茶产业将迎来发展的春天。”不少茶农发出如此感慨。

下一步,如何迎接茶产业发展的春天?通过这次会议,合作社全体社员有了更加清晰的目标和愿景:抓好生态有机茶园基地建设,力争到2018年茶园面积达到5000亩,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使猪—沼—茶生态环保产业链发挥更大的作用。

茶叶价格吃茶叶发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