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博览会渐成共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平台之一

2021-02-28 12:20:52热度:149°C

中国-东盟博览会:“一带一路”战略下新使命

通过推动政策沟通、经济融通、民心互通,连续举办了十二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正日益成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平台之一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孙志平

王军伟 潘强

9月18日,第十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本届博览会主题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创海洋合作美好蓝图”。

2000多年前,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文化紧密相连;今天,这个古老的国际贸易网络,重新焕发光芒,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与东盟带进了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12年博览会,60余名中外领导人、2300多位部长级贵宾出席,45万客商参展。中国-东盟博览会在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年是“一带一路”战略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之年,连续举办十二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也迎来了新机遇、新使命,日益成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平台之一。

铺就“海丝”共赢之路

“政策沟通”作为“五通”之首,起着极其重要的提纲挈领作用。博览会在促进政策沟通方面,走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最前端。

“经过十多年的精心打造,中国-东盟博览会已不仅仅是一个合作平台,更是中国倡导共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推动器。”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缅甸战略与发展研究院主席吴·暖芒森说到。

泰国是今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主题国。泰国副总理塔纳萨说,泰国非常自豪成为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主题国,本届博览会泰国代表团规模庞大,共有120家泰国公司和7个泰国机构参加,设有146个展位。

缅甸副总统赛茂康说,东盟与中国基于政治、安全、经济和文化的战略伙伴关系将会在促进本地区的稳定、和平和繁荣发展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层的参与和达成的共识,是推动各方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强心剂、定心丸。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介绍,本届博览会突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创海洋合作美好蓝图”主题,紧扣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推动升级发展。首次举办国际产能合作系列活动,促进优势产能和装备制造业合作;举办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推进“信息丝绸之路”建设;举办WTO成立20周年高级研讨会,融入全球价值链。同时,面向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10+6合作,举办系列会议论坛,形成“展”与“会”良性互动,促进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优势互补助经济融通

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繁荣的通商合作之路,是一条开放的商品贸易走廊。相对于千年前的海上丝绸之路,如今的海丝之路上流转的货物,已不再局限于丝绸、茶叶、香料等这些初级商品,而是向着更丰富更全面的商品以及相互投资迈进。

泰国曼谷海星皮革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小企业,年产100万件皮革产品,年产值约1.2亿泰铢。海星公司所生产的SEASTAR品牌,是泰国曼谷一个知名品牌,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鳄鱼皮、蛇皮和鱼皮箱包、腰带、表带和工艺品等产品。

公司负责人黄梅从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就开始参展,至今已连续参加了11届,她说,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已逐渐在中国打开了市场。

“以前,我们公司的产品大多销往欧美国家,但欧美市场不景气,中国经济增长位居世界前列,民众购买力非常强。每次参展,所带去的产品均供不应求,销售额都能达到100万泰铢左右。”黄梅表示,目前它正在和一个中国代理商洽谈代理事宜。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东盟企业借助这一平台,登陆中国市场。如泰国的正大集团、马来西亚的皇家雪兰莪、老挝啤酒、缅甸翡翠,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通过东博会迅速扩大了对中国的出口、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中国的参展企业也把契合东盟市场需求的优势商品,如工程机械及运输车辆、食品加工与包装机械、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电子电器、建筑材料等,通过东博会打进了东盟市场。

正如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雷所言,“优势互补”是经济融合、互利共赢的基础,也是东博会关于参展商品选择的基本标尺。每届的东博会都会重点组织具有很强市场针对性的中国和东盟优势特色商品参展,目的就是让与会各方通过东博会各得所需。

此外,本刊记者了解到,在东博会会期举办的投资合作圆桌会、产业园区招商大会、中国驻东盟使领馆经商参赞与企业交流会等活动,在推动中国和东盟双向投资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新进展,投资合作项目不断创下新纪录。

文化交流促民心互通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跨越浩瀚海洋,不但谱写了一个个关于航海、财富的传奇故事,更传下了一段段沿线各国友好往来、民心相通的佳话。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政治互信、经济融合之路,更是一条文明交融之路。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古国,中国和柬埔寨传统友谊深厚。”正在广西民族大学留学的柬埔寨留学生陈旭东说。

陈旭东2012年来到广西做交换生,2013年,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他被选为志愿者。“博览会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陈旭东说,博览会上,他结识了很多中国企业,在回国完成学业后,他于2014年再次来到中国,成为一个中国公司的翻译。

暖芒森说,博览会作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平台,以民心相通为突破口,为海丝合作架起了文明交融、增进友谊的桥梁。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目标,博览会为促进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中国在东盟国家留学生已近12万人,东盟国家在华留学生达到7万人。中国高校已开齐东盟国家所有语种,东盟10国共建有30所孔子学院、3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越来越多的双方青少年正在相互学习语言和文化。

网络信息的畅通为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近日在广西南宁召开,并以“互联网+海上丝绸之路——合作·互利·共赢”为主题,中国-东盟信息港在南宁正式揭牌。信息港正成为中国与东盟共享海上丝绸之路的“神经中枢”,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是民心相通的重要工程。每届东博会推出的开展中国-东盟“魅力之城”专题推介,将中国与东盟的友好交往由国家层面深入到城市之间。借力博览会,中国和东盟旅游合作迅猛发展。东盟10国均已成为中国游客出国旅游的主要目的地,双方互为主要旅游客源对象。

广西毗邻东南亚,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省区。广西区内目前共有7个公共运输机场,力争至2020年建成各类通用机场200个。届时,广西将全面形成以南宁、桂林两个区域枢纽机场为“双轮驱动”、支线和通用机场“并驾齐驱”的大航空发展格局。

数据显示,上半年广西民航新增了巴厘岛、清迈、静冈、大阪等8个通航城市,在飞航线达到209条,可通航国内78个城市及13个国家和地区的26个城市,执飞航空公司也由43家增至45家。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陈建军说,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挥旅游的桥梁作用,促进了中国与东盟、日本、韩国等地的国际交流,积极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王雷介绍,东博会期间的文化重头戏——南宁民歌艺术节,与万人聚会的东博会交相辉映,大大提升了东博会的人文精神,在促进民心沟通方面发挥了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东博会框架下的中国-东盟出版博览会、中国-东盟出版论坛、中国-东盟传统文化高峰论坛、中国-东盟音乐周、中国-东盟戏剧周、“海上丝绸之路”摄影展、“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为中国-东盟民心相通铺设了坦途。

回顾往昔,展望今朝,第十二届东博会将更加精彩纷呈,在推动各方凝聚共识、对接发展规划、促成项目合作上承担着巨大平台作用,中国-东盟博览会让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焕发出新的气息。

红色的茶叶306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