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龙泉:山水为媒育好茶 瓷茶结合促发展

2021-02-28 12:00:55热度:124°C

泡一壶清,享一段余闲。茶,总是有一种奇特的功能,不论你平时如何繁忙,一壶清茶就可以打消所有的烦躁,只留下清心淡然的片刻。浙江龙泉,中国茶文化之乡,这里好山好水孕育出好茶。依托茶产业的发展,不仅促使茶农富足,还打造出特色的茶文化和茶旅游,令人流连忘返。

好山好水孕育好茶

龙泉市地处浙西南浙闽边界,是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独特的山水田园,融于浙江绿谷、秀山丽水中,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市”。

龙泉位于瓯江、乌溪江、闽江三江之源,境内的洞宫山脉和仙霞岭山脉二大山脉同属武夷山系,气候、土质、生态等方面都与福建颇为相似。

大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Ⅰ、Ⅱ类标准,森林覆盖率84.2%,生态优势明显,境内野生茶种质资源丰富,被誉为“华东古老植物的摇篮”。

全市坡度25°以下的低山缓坡约120万亩,腐殖深厚,富含石砾,土壤PH值在5-5.5之间,非常适宜茶叶生长。

好山好水自然会孕育出好茶。

龙泉产茶历史源远流长,史载龙泉在三国时即已产茶。

清乾隆年间,龙泉诗人林扌为 (hui)曾作诗:“龙泉邑大二百里,邑里山山有茶树”,“家家派茶务,输茶日日到茶厂”。

民国31-34年,中国茶叶公司浙江分公司迁龙泉,在离城4里的黄罐村设立茶厂,收购青叶制作珠茶和少量的水仙品种乌龙茶

2014年,在龙泉小梅镇八宝山上发现约1400年前的野生灌木小叶种“茶王”,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南方单株冠幅面积最大的野生古茶树。

从历史考证,龙泉茶文化历史悠久,而龙泉好茶则是依托了当地好山好水。

好茶当有青瓷配

作为世界的青瓷之都,龙泉生产青瓷始于三国两晋,盛于宋元,为全国五大名窑之一。

龙泉悠久的茶文化是依托于地域特质基础上的特色区域文化,以瓷为载体,以水为媒介,以茶瓷水的结合生动地诠释了龙泉自然山水灵秀的生机。

2004年,龙泉市依托科研院所的科技支持,成功引进了金观音等国家级茶树新品种,率先在浙江省内开发出独具“香、活、甘、韵”特色的龙泉金观音乌龙茶和红茶

此后,龙泉更是在瓷水茶方面下足功夫。

2007年,龙泉市提出了“以瓷带茶、以茶促瓷、茶瓷互动”的发展战略,将龙泉金观音与青瓷茶具的发展有机结合,相继推出了具有浓郁龙泉特色的青瓷茶具。

2009年,龙泉制订和实施了品牌管理办法与省地方标准《金观音茶叶生产技术规程》,推动龙泉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2011年,龙泉茶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通过组织品茶会、茶摄影、茶诗会、茶艺茶道表演等系列茶事和茶文化活动, 充分挖掘了以“瓯江源头水,江浙顶峰茶,千年龙泉瓷”为主题特色区域文化,使深厚的茶文化、青瓷文化、山水文化相得益彰。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龙泉市为“中国茶文化之乡”,授予龙泉金观音“中华文化名茶”称号。

茶产业异军突起

在政府、社会组织、茶叶企业、茶农的联手互动下,依托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龙泉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结合龙泉茶产业发展实际,形成了“绿茶+乌龙茶+红茶”的多茶类生产模式。

多年来,龙泉良好的生态优势,有力地带动了茶产业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茶园综合效益大幅提高,特别是“龙泉金观音”特色茶产业在浙江省内异军突起,使龙泉成为浙江省唯一的特色茶优势产区,成为龙泉农村和农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茶产业已然成为龙泉山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被喻为“龙泉的第三宝”。

目前,龙泉市茶园总面积达6.1万亩,年总产量2030吨,年产值达2.82亿元,其中:金观音、金牡丹等特色茶园面积4万亩,特色茶产量1200吨,产值2亿多元,先后培育了龙泉市级以上茶叶农业龙头企业14家,其中丽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家,茶叶专业合作社35家。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龙泉市将借力第十五届国际无我茶会的品牌效应,遵循“一带一路”发展理念,加大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全市茶文化和茶旅游资源,树立以茶文化为核心,茶产业和茶旅游为重点的综合茶产业发展平台,打造茶文化旅游带和美丽业态茶园。

茶叶的走水温州茶叶包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