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茶借全球旺势“走出去”

2021-02-28 11:28:08热度:97°C

在我国重点产县——贵州省湄潭县近日举办的2016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同期召开国际茶叶采购商大会,贵州省副省长刘远坤介绍了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情况。国内以及来自印度、斯里兰卡、法国、澳大利亚、摩洛哥等全球产销茶叶大国的代表们沟通交流了各国茶叶的生产或市场销售情况。茶界大咖的发言传递给中国茶界一个重要的信息:国际茶业市场发展趋向高度重视茶叶质量安全、茶叶产品多样性以及茶产业发展的人文性,应积极倡导并支持全球各地的茶产业向环境友好型、可持续性发展。

良好生态打开国际市场

出口海外的中国茶叶曾因农残、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影响到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的销售,质量安全是影响中国茶叶进军海外市场的核心问题。但是,贵州茶叶生态环境的良好性以及茶叶品质的安全性较符合国际茶叶市场的需求变化。

黔茶在国际茶叶市场的未来前景得到此次参会的全球茶叶产销大国“茶界大咖”们的充分肯定,黔茶迎来走向国际市场的新机遇。贵州绿宝石绿茶通过欧盟4月百余项检测出口欧盟,2015年出口量158吨,是目前大规模出口欧盟的中国绿茶产品之一。以此为契,该茶企正思考制订适合国际市场的营销战略,加强开拓海外市场的力度,这些将是助推黔茶走向全球的必要举措。

据摩洛哥外交合作部全权公使Jamal Alaoui先生介绍,摩洛哥是茶叶消费大国,20世纪以来茶叶已成为该国的“国饮”。目前该国有较大的茶叶潜在消费群体。而斯里兰卡茶叶局助理局长Dhanushka Karunaratne先生表示该国非常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因为斯里兰卡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中国与斯里兰卡的贸易往来由来已久。斯里兰卡是茶叶主产国,但是从产业结构上看,该国的茶叶总产量里有95%是红茶,因此,斯里兰卡意欲充分利用其在国际茶叶贸易中的有利位置,购买可以通过美国、日本或欧盟检测的安全品质高的中国绿茶,做活茶叶贸易。这些无疑是给中国绿茶主产区贵州省带来的极为重要的市场信息。他还介绍,到2015年出口到中国的锡兰红茶有71吨。

红茶是我国的传统产品,一方面不断有信息反馈全国茶叶产量饱和、茶市滞销,另一方面却有大量红茶进口中国。可见,茶叶滞销并不能简单等同于茶叶产量过剩。如何在中国茶叶界推行供给侧改革,让国产红茶满足国内所需?这个问题需要中国茶叶界认真思考。

海外宣传推广需加强

法国茶叶协会主席Oliver Scala先生对法国的茶叶市场作了全面的分析:在法国,茶叶是作为精品而非大众商品来销售的,法国的茶叶消费者七成是女性,她们比较青睐调香茶。近年绿茶消费逐年增长,占了主要份额。法国人对饮料的品质要求很高,十分看重茶叶产品的多样性,茉莉花茶、薄荷茶、正山小种红茶等中国茶叶逐渐得到法国市场的认可。

Oliver Scala先生认为,中国是传统产茶大国,中国茶叶本来就有多样性的特点,中国茶叶产品的多样性,茶叶内质丰富、细腻以及多层次富于变化的茶叶香气和滋味等特色符合法国市场的需要。但是,中国茶在法国的宣传较少,法国茶叶消费者与中国茶叶生产商之间缺少足够的信息沟通,法国茶叶进口商能提供的中国茶叶产品信息也非常有限,法国消费者很难从进口商那里获得中国茶叶产品的基本信息。

由于生产商和进口商未能向法国消费者精准客观的分析介绍,如为何中国茶叶有如此众多的产品种类,茉莉花茶、正山小种红茶,是由于工艺产生而非添加物产生茶叶独特的香气和滋味,造成很多法国消费者认为这些中国茶叶丰富浓郁的香气和滋味是在生产过程中加入添加剂而产生的。Oliver Scala对此类中国茶叶在法国市场的前景堪忧,认为中国茶叶产品信息在法国的沟通不到位以及现在确实存在某些中国茶叶非法添加问题构成法国进口中国茶的最大障碍。

Oliver Scala在此次茶博会期间造访贵州茶园,他对黔茶优秀的生态赞不绝口,认为只要黔茶坚持以尊重环境为前提生产有机茶,前景将是光明的。

同样,澳大利亚精品茶协会主席 Nathan Wakeford先生在会上也反复强调中国茶叶在澳大利亚十分缺乏有效推广和传播。据他介绍,澳大利亚市场需要红茶,但在该国市场上销售的红茶绝大部分不是中国生产,中国茶在澳大利亚并不出名。Nathan Wakeford分析说,澳大利亚的茶叶商人不愿意与英语能力差的茶商打交道,熟晓英语的印度或英国茶商在澳大利亚有语言沟通的优势。另一方面,中国茶叶出口时不能提供有效的茶叶成分数据,这让澳大利亚茶商对其安全品质不能确认。Nathan Wakeford建议,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要加强茶叶原产地的宣传,要侧重对中国茶叶历史、文化的推介,在目标市场中选择有影响力的权威人士帮助推广中国茶,斯里兰卡在国际市场上大力传播该国的传统茶文化,普及茶知识,值得中国借鉴。此外,中国茶叶必须取得国际认可的茶叶品质安全认证,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分析说,中国是世界绿茶第一出口国,但长期以中低端绿茶出口为主。全球茶叶产销大国之间的沟通交流很重要,中国需要加强中高端绿茶的出口,加强中高端绿茶的海外宣传和推广工作,让海外消费者对中国茶有客观认知。王庆认为这个国际市场的供求新变化正好为贵州茶叶带来新的机遇,贵州茶产业注重生态保护,茶叶质量安全开始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正好符合国际市场对中高端绿茶的要求。

黔茶品质安全优势明显

倍受此次全球采购商大会关注的贵州茶产业,近10年来苦练内功,发挥生态优势,将“质量安全”定义为贵州茶叶的比较优势,在茶园提质增效、基地建设提升、质量保障等方面开展大量工作。在强化茶园管护方面的举措主要有茶园向优势区域集聚;进一步优化茶树品种结构;提高茶园标准化程度;大力推行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实行茶园农资专营,强化农资市场监管,推行茶园用农药专营店制度,推广茶叶专用肥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展茶叶种质资源和种植核心保护区划定;强化茶叶安全生产技术指导和培训。

同时,加强茶叶质量安全认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和茶叶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加大茶叶农药残留、重金属等的抽检和监管力度。由此,茶叶质量安全保障得到加强,黔茶品质安全的优势越发明显。近年,农业部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抽查,贵州茶叶农药残留合格率均为100%。目前贵州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面积共385.3万亩。雷山、湄潭、凤冈县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

贵州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全面禁用水溶性农药和草甘膦,并参照欧盟标准和日本禁限农药标准,在全国率先在全省禁用68种对质量安全存在安全隐患的农药,高频次执法抽检、检查,对茶叶质量安全隐患实行零容忍。此外,在全国率先建立起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追溯、消费者查询的茶叶质量安全云服务平台,60家茶企已进入这一平台。贵州茶叶质量安全管理的多种做法现已走在全国茶产业前列,这为黔茶抓住此次国际茶叶市场需求变化的新机遇,走出海外铺垫了坚实基础。

百恒茶叶茶叶的保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