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义工为路人免费施茶1年半

2021-02-28 11:22:41热度:156°C

文殊院街的免费施点。

成都市文殊院街一茶馆门前,摆着一个不锈钢茶桶,后面的小黑板上写着:免费茶,喝后请洗碗。5月26日中午12点,居民刘女士拿着水杯来接茶,她说自己“喝惯了这个味了”。

据了解,茶桶每天9点半就摆好,直到下午5点半,持续已经一年半。四季变换,茶叶也会变换,冬天取生姜,配红糖,夏天则是罗汉果、菊花、枸杞混搭。

提供免费茶的是文殊院义工们,大家轮流值班。经费则主要来自他们制作的盆栽。义工们以分类回收的废物为盆,栽以青苔、绿萝、多肉等,辅以亲手捏制的小人、形状恰好的假山,完成后周末摆在茶馆门口售卖。

施茶

自取自洗 一天要倒40水壶开水

26日上午9点半,文殊院街66号门前,摆出一个不锈钢茶桶,10升左右。左边的塑料箱里,几个黑瓷碗反扣在铁丝网上,旁边还有两个盛有清水的塑料箱。箱子后的植物上,挂着“一清二洗”的纸牌。

在茶桶后面,一块小黑板上醒目写着:免费茶,喝后请洗碗。右边的提示牌写着:我们推行环保垃圾分类,将回收利用所筹的资金投放到施茶点中,在为路人提供清凉滋养的同时,邀请您一起关注环保。

上午11点半至12点的半小时内,十余名附近居民先后来接茶水。中途,三位义工提着水壶,重新加开水。

62岁的刘女士家住附近,路过时总会过来接一杯。在她之后,是来成都走亲戚的山东人李先生,他看到了“免费茶”的提示,停下来,伸手接了一瓷碗。“茶很浓,略有回甜”,他几口喝完,在水箱里清洗干净后放回原位,对旁边身穿橙黄色马褂的小刘道了声谢。

小刘是馆内的义工之一,在成都一所大学读大四,有空闲就到茶馆照看施茶点。她说,天气晴朗时的下午是施茶高峰期,“一天要倒上40水壶开水”。平日,她不仅要帮人倒茶,还要告知施茶点的目的和经费来源。

来源

义工做盆栽售卖 和接茶人交友

在茶馆背后,义工工作室走廊上摆着几十盆微型盆栽。盆栽的器具取材多样——缺口的瓷碗,“破了肚”的紫砂瓶,“伤了颈”的青花瓶……小刘说,这都是义工从各处取回来的废品。

在茶馆厨房外,有7个塑料垃圾桶,上面贴着“铁铝制品”、“花色塑料袋”、“硬质塑料及各色塑料瓶”等。

当天,43岁的陈女士值班。她说,盆栽售卖多在周末进行,不定价格,顾客们则按内心标准付费,成交价多在15至20元一盆。她个人最喜欢的是用一块捡来的断裂树干做成的盆栽,断裂后的形状如一座假山,一根掰断的细木棍被毛绳连成8步楼梯,通向假山顶,尽头是一个拇指大的小熊猫抱住树干。“都是义工用心做的”。旁边的盆栽里,有一对席地面对而坐的彩色小泥人,这个作品“耗费了一位义工一天的时间”。

平日,陈女士“感觉不到自己是在工作,像回到小时候,玩泥巴,找青苔”。她说,施茶点随着口口相传,建立了一部分固定接茶人,附近的三轮车师傅占了一定比例。其中一位高高瘦瘦的三轮车师傅,“很像骆驼祥子”,每次接茶都会带着两个瓶子,刚开始,接完总有些不好意思。后来陈女士和他交上了朋友,见面总能聊上一阵子,才发现“其实他很开朗”。

记者从负责人处了解到,在文殊院这一茶馆登记做过义工的,前前后后已经有800多人。市民李先生说,自己在施茶点喝过茶,开始关注起身边垃圾如何分类,“以后自家要是有可用的废品,也会给他们送过去”。 华西都市报记者毛玉婷摄影雷远东


北京好茶叶茶叶不杀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