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人大出台条例保护和利用古茶资源

2021-02-28 10:57:56热度:138°C

云南网讯(记者 谢进 李春林)18日,记者从临沧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临沧市古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条例》将于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出台为有效保护和利用古茶树资源提供了依据。

《条例》是立法法赋予设区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权后,特别是临沧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时间确定后,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

《条例》共5章30条,分别从总则、古茶树保护和管理、古茶树利用、法律责任、附则五个方面规定了立法的目的、原则、适用范围;明确了各级政府及村(居)委会的职责,明晰了古茶树保护和管理的方法、措施和责任、禁止和限制的行为;规定了执法主体的职责、权限等。《条例》内容较为完备、权责明确、规定合理、程序清晰,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以及针对性、可操作性。

《条例》从各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和茶叶管理机构、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古茶树保护、古茶树利用五个方面作了规范。

据了解,临沧具有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全市有野生茶树面积约40万亩,人工栽培古茶树面积约11万亩,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多年来,随着古茶树茶叶产品价格提升和人们对其经济价值变化的影响,一些地方出现了伐树采茶、修枝采茶和采挖移植古茶树的现象,古茶树资源遭受破坏的程度日趋严重。加强古茶树保护,妥善解决在古茶树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根据国家、省现行法律法规,制定出台符合临沧实际的古茶树保护地方性法规非常必要。

新闻链接——

《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相关知识问答:

作答部门:市林业局

1.《条例》中提到野生茶树和栽培型古茶树,请问二者有什么关系和区别?

答:《条例》中提到的野生茶树是指原生地天然生长的茶树,不分树龄大小;栽培型古茶树是指树龄一百年以上的人工栽培茶树。

二者的关系是:野生茶树和栽培型古茶树都纳入《条例》规范管理的范畴,都称为古茶树。

他们的区别是:野生茶树是天然生长形成,不受树龄限制,而栽培型古茶树是由人工种植形成,且树龄100年以上。

2.临沧市野生茶树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

答:主要分布在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范围南起沧源县单甲乡,北至凤庆县诗礼乡,海拔1050~2720米之间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勐库野生茶树群落和永德大雪山野生茶树群落。

3.野生茶树有哪些管理规定?

答: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茶树按照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禁止采摘、加工、销售。

非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茶树适用《条例》管理。

作答部门:市茶办

4.临沧古茶树资源稀缺珍贵,请您介绍一下临沧古茶树资源的现状和分布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有哪些?

答:临沧市现存的栽培古茶园有11.12万亩,八县区均有分布,其中,凤庆3.9万亩,云县2.3万亩,临翔区0.9万亩,双江2.9万亩,耿马0.2万亩,永德0.5万亩,镇康0.4万亩,沧源0.02万亩。主要栽培种为普洱茶和大理茶,有少量茶、五柱茶、滇缅茶、勐腊茶、厚轴茶和大苞茶,大苞茶为临沧市独有种。最具代表性的栽培古茶园、古茶树有:云县白莺山古茶园、凤庆香竹箐大茶树和双江冰岛古茶园。其中,云县白莺山古茶园反映了野生茶树驯化演变成为栽培作物的不同阶段,是茶树种质资源宝库和茶树起源演化的活化石,被誉为“茶自然历史博物馆”;风庆香竹箐古茶树是世界上现存的最粗最古老的栽培古茶树,被录入“最大的古茶树(栽培型)”基尼斯记录。双江冰岛古茶园是著名优良品种勐库大叶茶的原种园,是云南大叶茶的发祥地之一。

已查明的野生古茶树群落主要分布在临沧澜沧江自然保护区、永德大雪山自然保护区和沧源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分布范围南起沧源县单甲乡,北至凤庆县诗礼乡,绵延200公里,在海拔1050m至2720m之间,90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中,都有野生大理茶树分布,分布面积超过37.6万亩,均为大理茶。最具有代表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有:双江勐库野生茶树群落和永德大雪山野生茶树群落。其中,双江县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也被鉴定为,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种群密度最大、抗性最强、能制茶饮用的野生古茶树群落。

5.作为全市茶叶产业主管部门,保护和利用是否存在矛盾?您认为在保护好古茶树的同时,主要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古茶树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

答:“保护优先、合理利用”是《条例》制定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出发点。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是有机的统一。在古茶树资源的合理利用上,可以从茶产品开发、古茶树品牌打造、茶树种质资源保护、茶文化挖掘、茶旅游景观打造等方面多做研究、多下功夫,以古茶树优势资源为标杆,叫响地域品牌,带动全市茶产业发展。


茶叶水的热量白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