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枯病是我国江南和江北
茶区茶树芽叶的重要病害,分布在浙江、江苏、安徽、广东、湖南等省茶区。主要为害春茶幼芽和嫩芽。该病发生严重的茶园,梢发病率可达70%,春茶减产约30%,而且
茶叶品质下降,开采期推迟,使茶农经济效益大大下降。
1、症状 症斑开始在叶尖或叶缘发生,病斑呈黄褐色,以后扩大呈不规则形,无明显边缘。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褐色细小粒点,以正面居多,病叶已破裂扭曲。幼芽、鳞片、鱼叶均可变褐,病压萎缩不能伸展,后期呈黑褐色枯焦状,严重者整个嫩梢枯死。
2、发病规律 茶芽枯病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老病叶或越冬茶叶中越冬。竖年春天气温上升至8℃以上时形成器孢子,在潮湿中释放孢子,并随雨水溅泼而传播,侵染幼嫩芽叶,2~3天后出现新病斑,进行扩展蔓延。本病属低温高湿性病害,仅在春茶期发生。春茶萌芽期3月底至4月初开始发病,春茶盛采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最高气温在20~25℃时为发病盛期。6月中旬以后最高气温达29℃以上时停止发病。此外,茶叶内含成分也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春茶期,
茶叶中氨基酸含量高,可促进病菌生长发育;而夏茶期,
茶叶中茶多酚含量高,则会抑制器孢子的萌芽,病害停止发展。品种间有抗病性差异,萌芽早的品种如大叶长、迎霜、福鼎大
白茶、龙井43等品种发病较重;而萌芽迟的品种如福建水仙、鸠坑、大毫茶、祁门槠叶中等发病较轻。
3、预测预报 根据上年越冬菌源老叶发病率(在4%~6%)和新芽萌发后1芽1页或2叶初展时(4月中旬到5月上旬)天气形势,可预测茶芽枯病的发病趋势。在此期间,如果平均气温持续在15~20℃,最高气温在20~25℃之间,温度上升较慢,又有寒流侵袭,降温显著,并伴随着阴雨天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则有可能导致病害流行,应发出预报。
4、防治方法
(1)在春茶期实行早采、勤采 尽量少嫩芽叶留在茶树上,以减少病菌的侵染,抑制发病。
(2)利用品种间抗病性 在重病区改种植时,尽量选种抗病良种。
(3)药剂方法 感病品种可在春茶萌芽期和发病期各喷药1次,药剂可选用50%托布津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上述药剂喷药后的安全间隔期为7~10天。停采茶园可喷洒0.6%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进行保护。
芬吉茶叶昆明
买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