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白茶王

2021-02-08 14:39:00热度:128°C

又是一年一度安吉白茶飘香的日子。当安吉农们正在纷纷抢收今年的第一片新茶时,你们是否还记得就在一年之前一位与茶为伍了一生的老人却永远离开了那片他永远喜爱、并为之奋斗大半辈子的安吉白茶。他就是被安吉茶人尊称为"一代白茶王"的老茶农盛振乾。因为爱茶,也许是新闻工作者的特殊身份,我与老人及其家族建立了一份特殊的感情。老人辞世的时刻,因为时间过于匆忙,未能送他最后一程,至今遗憾。

又到清明时节,我应新农村周刊编辑部的邀请,再度努力去追忆大山坞白茶的创始人——盛振乾,以此来纪念这位为安吉白茶作出过特殊贡献的老人。

我与老人同属安吉县溪龙乡人,算是老乡。初次认识老茶人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期。1996年清明前夕,因一位友人的介绍,说溪龙乡黄杜村大山坞茶场生产一种奇异的茶叶,采摘前叶片呈玉兰色,加工制作后茶叶呈鹅黄色,品一口更是沁人心脾。那时正在安吉县报工作的我,立马激起了前去探访的欲望,便匆匆前往。

虽说第一次见面,但老人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位和蔼可亲的长者,更是一位朴实的山里人。走访的一个上午,老人热心地带我参观了茶园,观看了制茶工艺。在细细品味新茶的同时,他乐呵呵给我介绍起大山坞白茶(那时候就这个称呼)的成长经历。

1981年,他与县林科所高级农艺师刘益民等人,将长在天荒坪镇大溪深山中一棵有着千年历史的白茶王,通过无性插扦繁育技术在林科所培育成功,因其所生茶叶叶片呈白色而特别名贵。盛振乾是个有心人,他在自家茶园里试种,10支、100支、1000支,慢慢繁育,1990年他先种了一分田,采制的白茶经检测,氨基酸含量高出普通绿茶一半以上,特别引人注目,随后他不断繁育茶苗,站在了白茶亩市场的潮头。到1993年,他种了10亩白茶。

在盛振乾的手里,安吉白茶从10亩起步,在短短的五六年时间里成长为一片大产业。就是那年,白茶的第二故乡——溪龙的白茶种植面积就达到千亩。他们家种植了近百亩的白茶,小型加工厂也筹建起来了。

临行前,老人再三嘱咐我,不要过多地宣扬他,而应该多说说白茶的特点,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喜欢它。也许是老人的肺腑之言深深打动了我,也许是老人孜孜不倦的追求激励了我,自从有了那次接触之后,我开始喜欢上了这种被他戏称为"玉凤"的白茶,从此开始跟踪安吉白茶成长和发展的历程。每当安吉白茶飘香的时节,我总会出现在新绿闹春的茶园,第一个发布白茶上市的消息,即使后来我离开了安吉,来到湖州日报社工作,但只要有时间,每逢新茶上市的时节,我总要去看看他老人家,与他一起品品香茗,一起摆摆茶的龙门阵。

从百亩到千亩,由他亲自缔造的大山坞白茶把安吉白茶推向了最高境界。1999年,大山坞白茶不仅夺得中茶杯金奖,而且在中茶杯的评比中以绿茶第一名的成绩首次超过西湖龙井。荣誉一经取得,他就高高兴兴地将成果告诉当时的县委书记。县委书记为此批示农业部门积极引导有条件地区的农民大力发展安吉白茶。

进入本世纪之后,因为年龄的原因,老人家将白茶经营与发展的大权交给 4个子女,但他依然牵挂安吉白茶的成长。一次,他告诉我,安吉白茶获得那么多的金奖,确实值得高兴,但千万不能骄傲,宣传更要冷静,还是要多宣传西湖龙井等国内一些名优茶的长处,因为他们值得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这些话他不仅仅是告诫自己的儿女,而且每当那些种茶新手前来求教时,他也这样说。记得两三年前,由于一些茶农为了追求眼前利益,把大批茶苗引到外地,结果外地的白茶纷纷冲击本地市场。老人家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在一次采访中,他对我说,要呼吁政府严格管理好白茶的源头,防止本地市场被他们那些假冒的白茶搞乱。为此,在随后的新闻报道中,我还专门就此话题写过,并得到一些领导与茶农的肯定。

老人走了。走得那么匆忙。但一批因安吉白茶而致富的茶农至今没有忘记这位老茶人。在中国白茶第一村——溪龙乡黄杜村采访时,在茶农们的闲谈中流露出对老人家的依依不舍之情。村党支部书记盛阿伟告诉记者,老人家虽然走了,但他的勤劳本色、善良之心、爱民之情却深深根植在这片他生活了七十多年的土地上,并正在被后人不断丰富、不断传承。

老人走了。走得那么匆忙。但我们可以告慰的是老人家时刻惦记的那片安吉白茶正在被做强做精做大。去年,安吉白茶还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的荣誉称号。他的4个子女没有辜负老人的殷切期望,在大山坞白茶的领舞下,被尊称为茶中奇葩的安吉白茶规模越来越大了,名声越来越响了。

茶叶商标图茶叶下奶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