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茶业发展之路 》
2021-02-08 13:08:53热度:144°C
2021-02-08 13:08:53热度:144°C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茶业生产现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入世后我国茶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应对策略。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传统的出口产品。近二十年来,随着茶业流通体制的改革、茶业经济结构和茶类结构的合理调整,以及茶叶出口经营权的不断扩大,我国茶业经济呈现出大幅增长。2000年,我国茶园面积108,9万公顷,居世界首位,占世界茶园总面积的42.5%;茶叶产量68.2 万吨,居世界第二,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23.2%;茶叶出口量22.78万吨居世界第二,占世界茶叶总出口量的17.2%。
新世纪伊始,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茶业发展而言,这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是一次重大挑战。因此,如何根据我国茶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制定应变对策,变压力为动力,全面增强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新世纪我国茶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国茶业的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1、发展优势
(1)资源优势。我国是茶树原产地,茶区地跨暖温带、亚热带和边缘热带,生态资源和茶树种质资源丰富,是茶树遗传变异的巨大宝藏。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产茶省(区)收集入圃保存的各类茶树种质资源已达2800 多份。
(2)产品优势。我国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类齐全,除具有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六大茶类,名优绿茶更是琳琅满目。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乌龙茶生产和出口国,国际绿茶市场也以中国绿茶为主。因此,在国际茶叶市场上,我国绿茶、乌龙茶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发展潜力巨大。
(3)人才与技术优势。全国现有茶叶研究所15所,有10所高等农业院校中设有茶学专业,每年可为国家培养数量众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几十年来,我国茶叶科技工作者在茶树良种选育、茶树栽培、 茶叶加工、茶叶机械、茶叶综合利用等领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科研及开发 成果。这一切都为我国茶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与科技基础。
2、存在的问题
(1)茶园单产低,良种化比例低。目前,我国茶叶平均单产50公斤/亩, 仅为世界平均单产的67.3%,与肯尼亚(152.3公斤/亩)、印度(100公 斤/亩)、日本(115公斤/亩)相比,差距更大。除自然条件、采摘周期、 茶类结构等限制因素外,造成我国茶叶单产低的主要原因是茶园整体素质 不高,无性系良种普及率仅占17%,明显低于主要产茶国肯尼亚(100%)、 日本(88.2%)、斯里兰卡(32%)和印度(30%)。
(2)分散经营,生产规模小。我国茶叶生产主要是农产分散经营,生产 规模小,农民组织化、市场化和社会服务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不高。目 前,我国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户约有2000万户,平均每户经营规模不足1亩。 全国有各类茶叶加工厂4万余家,大部分茶厂设备简陋,卫生状况较差。 相比之下,世界主要产茶国的茶叶生产集约化程度较高,如世界第一产茶 大国印度,其国内60个大茶园主拥有茶园的茶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 %。
(3)科技贡献率低。建国以来,我国茶业科技创新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茶叶生产缺乏科技创新的利益驱动,全靠政府 的权力推动和资金投入,致使科技创新主体的科研院所有许多科技成果未 能实现产业化,而企业急需的技术无法得到满足。目前,科技对我国茶叶 生产力的贡献率不到21%¨许多茶叶商品仍处于传统产品、传统工艺状态。 在茶叶新产品开发、茶叶功能性研究等领域的科技水平明显落后于先进产 茶国。
(4)出口茶卖价低。国际茶叶市场供大于求,茶叶价格总体上长期处于低迷状态。20世纪末,国际市场茶价仅为60年代的60%左右。由于我国 出口茶叶多为初级散装茶,包装茶比例小,增值水平不高,出口茶叶卖价 较低。2000年,我国出口绿茶平均卖价1.24—2.17美元/公斤,出口红茶 1.1—1.2美元/公斤,而斯里兰卡、肯尼亚出口红茶平均卖价分别为2.3 美元/公斤和2.4美元/公斤。综合比较,我国出口茶叶卖价分别比肯尼亚、 斯里兰卡低35%和40%。
二、入世后我国茶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发展机遇
(1)有利于降低出口成本,促进茶叶出口。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拥有 茶叶出口经营权的公司仅有4家,目前已达70多家。入世后,现行外贸审批制度将被登记制取代,这将会大大激活我国茶叶的出口贸易。另一方面, 根据WTO最惠国待遇原则和互惠原则,各国进口关税也将随之下降。目前发达国家进口茶叶一般实行0~3.8%关税(散装茶实行0%关税,小包装茶 3.8%),发展中国家关税差异较大,从20%到560%不等。WTO规定发达国 家平均关税为3.8%,发展中国家14%,中国入世后将在144个成员中享有最惠国待遇,关税将大幅度降低,这有利于我国茶叶出口。
(2)有利于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茶产业水平。尽管我国茶区分布广、茶类多,但基础设施落后,资金实力弱,茶叶工业化水平较低,尤其是茶厂的机械设备和卫生条件亟待改善。应充分利用入世后的发展机遇,积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改变落后的茶叶生产方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切实提高我国茶产业的整体水平。
(3)有利于制定茶产业政策,促进我国茶产业的重组。长期以来,中国茶产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缺乏统一明确的产业政策,茶叶经营管理体制 条块分割,产供销脱节,严重阻碍了中国茶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入WTO 后,国家将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高度制定更合适的产业政策,加大对茶叶 生产、加工、出口和科研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在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政 策支持。通过市场经济手段,促进茶叶产业重组,培育龙头企业,优化资 源配置,加速茶叶产业化经营,增强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2、面临的挑战
(1)非关税壁垒的压力。根据WTO无歧视待遇原则,商品的关税壁垒将逐步消除。但非关税壁垒(技术壁垒)将会以“合法”形式继续存在,并对我国茶叶出口带来巨大的压力。近年来,欧盟对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标准 有了大范围的扩大和标准的严格化。如1988年欧盟对茶叶中的农药检查种 类仅为6项,目前已扩大到134种之多。在MRL标准上,比过去的标准要 求提高了10~100倍。显然,这是欧盟针对中国茶叶出口构筑的“绿色壁 垒”。这种突然的改变对我国茶叶出口带来巨大的压力,因而出现了大量出 口茶叶中农药残留量超标,过去两年中欧盟对中国茶的进口减幅已超过 30%。
(2)贸易竞争更加激烈。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市场准入原则的规定,WTO 成员国在进口关税上将有大幅度的下降,这将有利于外国的茶叶进入中国 市场与华茶竞争,尤其是越南、印尼生产的绿茶价格低廉,在低档次的绿 茶产品上具备与我国绿茶竞争的实力。同时红茶的进口量将会大幅增加, 这将进一步增大对国内红碎茶生产的压力。
(3)国外企业参与国内市场竞争。英国的立顿红茶早就进入我国市场, 目前已作为一个知名品牌为我国消费者所认识。而联合利华收购“京华” 茶叶品牌、日本三得利公司乌龙茶水在国内销售和可口可乐公司推出“天 与地”茶水等商业事件,更表明了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决心,对我国 茶叶国内市场也将构成竞争压力。加入WTO后,更多国外茶叶跨国公司将 会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力和资源,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先进的营销和管 理经验,全面进入我国茶叶生产流通领域,与国内茶叶企业进行直接的竞 争。
三、应对策略
1、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
依据国内外茶叶市场的消费需求,调整和优化茶类结构、产品结构和 品质结构。充分发挥我国茶类丰富,绿茶、乌龙茶等茶类的品质和价格优 势,适当提高绿茶、乌龙茶的比重,积极开拓国内外绿茶和乌龙茶市场。要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茶叶消费习惯,开发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改进茶叶包装,实现包装增值。加大茶叶综合利用研究开发力度,通过精深加工, 实现茶叶的增值。大力发展名优茶和无公害茶叶生产,因地制宜发展“绿 色”茶和有机茶生产,提高茶叶的整体质量。同时要抓住入世和国际茶叶 消费增长的机遇,巩固传统出口国家和地区的茶叶市场,搞好对外宣传, 积极开拓新的茶叶出口市场,特别是增加对一些过去关税较高的发展中国 家的出口数量。
2、发展“绿色”茶叶生产,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按照茶叶进口国的茶叶质量安全指标,抓紧制定和修订茶叶质量标准, 特别是无公害茶叶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在自然环境优越地区,建立 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从源头上严格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推行无 公害茶叶生产技术规程。加快茶叶初制、精制加工厂的技术改造步伐,改 善加工条件和环境状况,完善质量控制和检测手段,避免有害生物和重金 属对茶叶的污染。严格按无公害茶叶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加工,推进产业 化经营,创立品牌,扩大“绿色”茶和有机茶出口。 3、提高茶农组织化程度,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
国家应鼓励和扶持茶叶专业协会、茶农经济合作社发展,把分散的个 体茶农组织为农工贸一体化的联合组织,提高茶农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和 支持茶叶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推进茶叶产业化发展。培植机制活、竞争力 强的茶叶工贸企业集团,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对现有企业进行 资产重组,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创立品牌和名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4、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茶叶科技含量
加快茶叶科研体制改革步伐,激发科技创新主体的活力,通过科研院 所与企业联合,实行产业化开发,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选育优 质茶树良种,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栽培技术,提高茶园的整体素质。逐步 实现茶园机械化耕作和机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茶叶生产成本。推广 病虫害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技术,降低茶叶农药残留。加大茶叶新产品的 研究开发力度,重点发展茶饮料、香味茶、速溶茶、高Y一氨基丁酸茶和有机茶生产,积极开拓新的消费市场。加快茶叶综合利用开发步伐,提高 茶叶综合生产效益。
5、实施名牌战略,增强市场竞争力
目前,无论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茶叶已进入晶牌竞争时代。市场 竞争实质上是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的竞争,这种竞争又往往是通过晶 牌竞争来实现。要实现茶叶品牌战略,其前提是企业要有规模、实力,茶 叶要高质量、信誉好。我国每年出口茶叶多以散装茶为主,知名晶牌不多, 实力不强。因此,茶叶企业要增强晶牌意识,转变陈旧落后的观念,把握 住市场竞争的客观规律,创造名牌,用名牌参与市场竞争,占领市场,扩大市场。
白毛猴茶叶茶叶口粮上一篇 : 溫州茶葉和民間傳説
下一篇 : 《茶文化源流初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