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禅一体,茶佛相通
2021-02-08 13:07:43热度:146°C
2021-02-08 13:07:43热度:146°C
孔子虽然是个圣人,可以称呼劳动者为小人;佛教虽然至理至悟,可也鄙视劳动生产者。曾经古印度还未有佛教之前,便已在古印度原始宗教的光环下,一部份苦行似的人物以采食热带果子为生,行则破衣烂衫,食则只求果腹,相比中国,与那些渭水钓鱼的隐士何其相似,一面超脱于凡尘,一面不求物欲,不求显达,而却怀天道之思,顿悟人生,感恻百味,好比一怀清茶,用鼻闻,淡淡清香,浅尝,入味,再尝,逾品逾浓,从品茶中可以品出人生百态,也可以修练出自己的意境,这又何曾不是修身的一种方法。俗人大都争于名利,从品茶中我们又为何不顿悟人生呢?
到了以后佛教逐渐且大量地接触了中国之后,而当时的中国正是两晋南北朝时你死我活的剧烈斗争时刻,于是凭空地出现了佛教的兴盛,一方面大量的游民一转眼就变成了游僧,一方面寺院虽多,但战火也不断,和尚落魄也不是少见多怪的事,于是反而中国处处可见游僧,四处乞讨,不事生产;本来僧人的生活来源受古印度原始宗教苦行的影响,几致不食人间烟火,只为果腹即可,但战争年代,大凡年轻的都去当游僧了,有钱人怎么能先施舍年轻人再施舍妇女老人呢?但和尚品德即然高尚,乞讨不到就是乞讨不到,不会像流民盗匪一样与妇女老人争食,也不会再踩上一脚。
禅宗三祖叫僧璨的在传法时于是讲授:“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偌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就是说再肥沃的土地,没有人播种也长不出粮食来,没有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粮食,难道与女人老人争食?于是僧人们除去平时讲经念禅,还按时去劳作,这回自己做了次真正的劳动者,劳作可以满足肉体,苦修可以满足精神,加之中国特产茶,种植茶树也可以取得收入。茶于是就融入了佛,融入了禅。
茶禅一体,茶佛相通,自然有序,环境与心境的平淡清静,慢慢啜饮,方可品出真正的美茶来,这是人生姿态品德高尚者的追求,二位一体,精神境界的提纯和升华;煮茶“三沸水”,点茶观色、香、味,从中探得自然真谛,领悟佛性禅理。品茶悟禅,超凡脱俗者方可以在自然界中保持一颗平淡的心。正如道家清静无为,虽然无为,但是个个都是才华杰出,只是不为世俗名利动心罢了,中国那些真正的学问家,真正的隐士,都是才能杰出而又淡泊名利的,虽然我们表面上看来那些帝王将相似乎是英雄,但与杰雅的高士相比,他们不过是踩着别人的肩膀和累累的白骨坐上如此显赫的地位的。
真正能品茶的人,往往不会夸耀自己品茶独特,但从一言一行都可看出洁然出于俗中的清静,“唯是平常心,方能得清静心境”,品茶若如此,此必是君子;“唯是清净心境,方可自悟禅机”,自悟禅机,与世无争,感悟自己,天道,人生;如果现代人放下那些无谓的名利争夺,只怕有十分之一的品茶心,十分之一的无常心,都可算是君子了。
从未听过佛教要有如西方宗教斗争一般除去异教方显本教精彩,今不幸遇之,实有幸也。愿君与“百忙”之中多一份平常心,多一份品茶心,于悠悠世间,何事扰扰,还不是金钱地位权,要是将这一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俗物丢去一边,有时人生会活得更加精彩。若不能悟得,也只能是未得禅果,与禅无增也无损,但恐怕自己会纠缠于物质的利益无法自拔,必将损人损己,损己吾尤惋惜,损人恐心入魔狱,夜来观心时,何不去品一味美茶?华发茶叶茶叶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