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茶节”?
2021-02-08 12:31:51热度:132°C
2021-02-08 12:31:51热度:132°C
谷雨,茶事重要的时节
今年两会有提案,谷雨时节为“中国茶节”
深度解读
释超全的《武夷茶歌》--闽北乌龙
创作早于《安溪茶歌》--闽南乌龙
*台湾乌龙——冻顶乌龙
*广东乌龙——凤凰单枞
清代著名茶僧释超全的《武夷茶歌》是福建乌龙茶始创于武夷山的历史佐证,也是传递乌龙茶制作工艺的第一手资料,呈现从古代至清朝关于武夷茶的发展历史、采摘、制作、种类及祭祀和喊山习俗等丰富的茶文化信息,极具价值。
(一)采茶(待续)
茶歌节选:
谷雨届时处处忙,两旬昼夜眠餐废。
道人山客资为粮,春作秋成如望岁。
新法古法
做青工艺显然是一脉相承
春茶
唐朝
《新修本草`·木部》记载:
“茗,苦茶……春采之。”
陆羽《茶经.三之造》中明确:“凡采茶,在二、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芽者,发于叶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
宋朝
葛长庚•《水调歌头·咏茶》:“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碾破春无限,飞起绿尘埃”。
明朝
张源•《茶录》也提出:“采之时,贵及时,太早味不全,迟则神散。
以谷雨前五日为上,
后五日次之,
再五日又次之。
王草堂•《茶说》记载:“武夷的茶叶从谷雨的时候采摘到立夏,被称为头春;大约过了二旬以后再采摘,就称为二春;又隔二旬再采摘,称为三春。
*头春的茶叶粗壮味道浓,
*二春三春的茶叶渐细、渐淡且苦味。
*夏末秋初采摘名为秋露,
香浓郁味饱满,但不宜多摘。
夏茶在夏至前后,秋茶在立秋后采摘。
王梓《茶说》中记载:“武夷山周回百二十里,皆可种茶……雨前者为头春,稍后为二春,再后为三春。又有秋中采者,为秋露白,最香。”
秋茶
魏晋南北朝
杜育的《舛赋》诗云:
凡茶之候视天时,最喜天晴北风吹。
苦遭阴雨风南来,色香顿减淡无味。
采茶以天晴吹北风为好,阴雨天的茶叶色香差且味淡。
武夷岩茶的采摘与其他茶有着极大差异。
《北苑茶录》记载道:“采茶之法,须是侵晨,不可见日。晨则夜露未,茶芽肥润。见日则为阳气所薄,使芽之膏腴内耗,至受水而不鲜明。”
《随见录》中记载:“茶见日则味夺,
惟武夷茶喜日晒。”
王草堂的《茶说》:
茶叶在晴天等候其发香后采摘最好。
《武夷山志》也有记载:
“种处宜日、宜风而畏多风。
日多则茶不嫩,
采时宜晴不宜雨,雨则香味减。”
新法
时辰
武夷茶的采摘有着特殊的要求:
雨天、有露、烈日不宜采。
晴天露干后采摘的茶青最好。
及时采是宝,过时采是草。
巳时最好,申时次之,其他时间更次。
采摘过嫩则成茶香低味苦涩;
过老则味淡香粗,成茶正品率低。
釆茶标准
“三叶半开面”,即顶端驻茶开一半,以下三叶全展开时采最好。在运送过程中,要保护鲜叶的新鲜,特别是要保护鲜叶的完整性,尽量避免折断、损伤、散叶、热变等不利提高品质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