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顶乌龙茶的起源传说

2020-12-08 10:05:52热度:182°C

有一个茶叶包茶叶徽标设计说明关于冻顶乌龙茶的传说流传了一百多年,据说当时台湾省的南投县有个叫鹿谷乡的地方,那里有一位非常勤奋,非常好学的青年,名叫林风池,祖籍福建。他学富五车、体健志壮。有一年,举办科举考试,林风池决定前往参加考试,但家境清贫,无力支付路费,同乡人都尊重他,认为他有志气、有志向,知道他即将参加考试,同乡便共同给他凑足了路费。林风池感激万分,第二天,就辞别乡邻,登程上路了。临别时,同乡皆来送别。林凤池非常感动,在心里暗下决心,要为同乡争气。

果然,林风池高中举人,并在县衙内上任。但是他从来就没有忘记过家乡父老,上任没多久,决定回台湾省亲。临行之前,林凤池约了好朋友一起前往武夷山游玩,到武夷山后,发现山上岩间长着翠绿的茶树,还听说乌龙茶就是茶树上的茶叶制成的,且香高味醇,具有提神醒脑、明目健胃等功效,便想到要是把此树带回台湾种植,定能造福乡亲。于是,林风池便向当地茶农购买了36株茶苗,并带回了台湾南投县。从此开始了冻顶乌龙茶的发展历程。

回乡后,林风池便邀请了几位有经验的茶农,将36株茶苗细心地栽培到了附近最高的冻顶山上,并派了专人精心培植。台湾冻顶山上气候适合茶树的成长,不久便吐出了嫩绿的芽叶,并长出了绿绿的嫩芽,人们按照林风池借鉴的制茶方法,采摘鲜叶,加工成乌龙茶。

在当地,有着在山上采制,山下就能闻到幽香的说法,可见该茶的馥郁清香。因该茶在冻顶山上栽植,故取名叫做“冻顶乌龙”。原产地位于台湾省南投县鹿谷乡。以青心乌龙为主要制作原料而制成的半发酵茶。传统工艺中,冻顶乌龙茶发酵程度在35-50%之间。制茶过程匠心独具。其独特之处在于将茶叶烘干之後,需再用布包成球状反骨揉捻茶叶,让茶叶成半发酵半球状。这一过程称为布揉制茶或者热团揉。传统工艺制作的冻顶乌龙茶带有明显的火味,亦有轻焙火制茶。除此之外,还有陈年炭焙茶,是每年都要反复经过高温缓慢烘焙而制成的。这样的冻顶乌龙茶甘醇而后韵十足,实乃茶中上品。

版权敬告:茶叶网原创文章,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注明出处也不行!否则您有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