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岩韵”!

2022-11-06 21:05:10热度:106°C

岩韵是指乌龙茶的香气和味道,生长在武夷山的丹霞地貌上,采用武夷岩茶的传统栽培和生产工艺加工而成。“岩韵”是武夷岩茶的独特之处;“岩韵”的存在取决于茶树的生长环境;“岩韵”的强弱还受茶叶品种、栽培管理和生产工艺的影响。岩韵是武夷岩茶的环境特征(特定地域特征),应该不同于茶叶的品种特征和工艺特征。也就是说,不要把过程特征和品种特征当成摇滚韵脚特征。岩韵(特点)的体现和感受描写:口感有一种特别醇厚的感觉,人们说“有骨于水之感”;喝完会回复甜味,回味悠长;喉韵明显;香气无论高低,都是持久而浓烈的,冷香依旧芬芳而明显;茶叶耐泡,一般能泡10水以上;质量稳定(茶叶可以很好的保存)。

自然条件对岩茶的品质基础影响很大。同一个品种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生长,采用相同的生产工艺,质量相差很大。在原产地武夷岩茶产品保护文本标准中,著名的岩茶区位于景区70平方公里范围内,另一个区域为晏丹地区。“名石”地区鲜叶加工而成的茶叶品质上乘,口感醇厚,有着独特的石韵。晏丹是指武夷岩脉的边缘地带,地势为高爽,易受干旱影响。土壤质地不如阎正岩。其茶清香醇厚,有糖的味道,岩韵不明显,略逊于著名的岩区;如果是武夷山周边县市的茶则,没有“岩韵”。

武夷岩茶的八大保健作用

武夷岩茶成分对人体的生理、药理功效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八大保健作用:

武夷岩茶的八大保健作用1、兴奋作用: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武夷岩茶的八大保健作用2、利尿作用: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武夷岩茶的八大保健作用3、强心解痉作用: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武夷岩茶的八大保健作用4、抑制动脉硬化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武夷岩茶的八大保健作用5、抗菌、抑菌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武夷岩茶的八大保健作用6、减肥作用: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推荐阅读::绿茶怎么泡,学习茶知 识请关 注:www.guniangcha.com)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武夷岩茶的八大保健作用7、防龋齿作用: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武夷岩茶的八大保健作用8、抑制癌细胞作用:据报道,茶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作用较强的有牡荆碱、桑色素和儿茶素。

如何认识武夷岩茶的“岩韵”

武夷岩茶味甘泽而气馥郁,不同武夷岩茶品种有不同的喉韵特征。安溪满庭芳茶厂评茶师王老师对武夷岩茶“岩韵”的形成谈几点看法:

1、“岩韵”与气候、土质有关

武夷茶区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18-18.5℃之间,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年降雨量2000mm左右,山间常年云雾,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日照较短,既无风害,更无冻害。

武夷山土壤地质,属白垩纪武夷层,下部为石英班岩,中部为砾岩、红沙岩、贡岩、凝灰岩及火山砾岩五者相组成。茶园成土母岩,绝大部份为火山砾岩,剖面发育颇不完全,具有母岩的棕红色,径风化、冲蚀,表面呈棕色松散状,厚度1m以上,pH值为4.5-5.2之间。

据省茶科所对武夷山土壤调查,正岩茶产地: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悟源涧等地号称“三坑两涧”,由于岩谷陡崖,遮荫条件好,谷底渗水细流,夏季日照短,冬挡冷风,气温年变差和日差较小。正岩茶园土壤含砂砾量较多,达24-29%,孔隙度50%,土壤通透性能好,土层好,钾锰含量高,酸度适中,制出如岩韵显。半岩茶产地:青狮岩、碧石岩主要是厚层岩红土,土层较薄,铝含量高,钾特少,酸度较高,质地较粘重,制出的岩韵微显,马头岩一带主要是黄壤土,狮子口、九曲溪畔是冲积土,土壤中钙含量高,土壤肥沃,制出的君山银针茶韵不明显。

2、“岩韵”与树龄有关

笔者多年对“三抗两涧”等地采下的鲜叶进行加工,发现幼龄茶尤其是水仙,其香气容易做出,但韵不明显。树龄短的茶树则有岩韵,20年树龄以上的老茶树,采制的茶不仅香气高,且岩韵十分明显。

3、“岩韵”与鲜叶老嫩度有关

大开面鲜叶表皮细胞较厚,角质层已分化完全,角质层外复盖的腊质含有高碳脂肪酸和高碳一元脂肪是形成武夷岩茶香气的成分,较成熟的鲜叶中类胡萝卜素,淀粉、糖类,醚浸出物含量高,有利乌龙茶“岩韵”的形成。

4“岩韵”与加工技术有关

武夷岩茶加工工艺独特,做青时采取“两晒两凉”,重轻结合,看青做青,双炒双揉、去沤提香、成条为主,初焙、复焙,熟化香气,色味俱全,是“岩韵”形成的重要手段之一。

5、“岩韵”与武夷耕作法有关

由于武夷茶区地形复杂错综,岩茶区大部分利用幽谷、深坑、岩隙、山凹和部份缓坡山地,以石砌梯,填土建园,另有竣险石隙,砌筑石座,运填客土,以土代肥。在“武夷耕作法”中较突出的是“深耕吊法”、“客土法”,八九月挖山深翻时,将近根部有效养分吸收吊向行中,根部经日光曝晒、起除虫灭病和土壤熟化的作用。客土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如:Fe、Cu、Mg、Zn、Mo、Cl等是形成岩韵的重要特质。

6、“岩韵”与施肥关系

在武夷茶区以施有机肥为主,不施或不施化肥,种植夏、冬季绿肥来提高土壤肥力,冬季茶园铺草,增加土壤有机质,为创造“岩韵”提供条件。

7、存在问题

①采茶时间提早,鲜叶过嫩,制做不易形成岩韵。②大量施用化肥,采制的鲜叶不易形成岩韵。③一些老龄茶树台yì改造后又成了“幼龄”茶园。制出的茶也无明显岩韵。④初制工艺简单,茶叶洪峰期到来时,茶叶做青时间不够,制出的茶也无明显岩韵。

8、针对上述状况,提出如下意见,仅供参考

①掌握80%以上鲜叶达中大开面开采。②以有机肥为主,结合武夷耕作法、客土法,种植绿肥,茶园铺草,提高土壤有机质。③对老龄茶园改造时,尽量保持树龄,采用重剪办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