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茶,你不知道的是这些!
2022-11-01 21:25:07热度:113°C
2022-11-01 21:25:07热度:113°C
黄茶属于淡发酵茶,其加工工艺与绿茶相似,只是在干燥过程之前或之后,增加了一个“令人窒息的黄色”的过程。黄茶分为三种: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
黄芽茶
鲜叶最娇嫩,谷雨前后采摘。采摘标准是一芽二叶。黄芽茶包括君山银针、梦顶黄芽、霍山黄芽,其中君山银针最为珍贵,属于我国名茶之一,被称为“金镶玉”。
黄小茶
用细芽叶制成的黄茶,一般称为黄茶,多为一芽一叶二叶,但质量不及黄茶,如微山毛尖茶、平阳唐璜茶、雅安黄茶等。
黄大茶
用原老原料制成,称为黄达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或四叶或一芽四叶或五叶。比如皖西的金寨,霍山的黄崖,湖北的英山,广东的大悦卿都是黄茶。
据史料记载,黄茶出现于7世纪。
《霍山县志》记载:“霍山黄芽之名,发源于西汉,盛于唐代。从明朝开始就被列为贡品,在清朝是最常见的。”而整个唐朝流行的是蒸青丸子和饼茶,中唐炒的绿茶刚刚出现,那么黄茶呢?
所以起源于西汉的“霍山黄芽”,应该说是用特殊树种制成的茶叶,叶色鲜黄。现在的黄茶,是指将黄茶炖、堆而成的茶。
明朝龙文《茶笺》记载:“煎炸时,必须一人从旁扇去湿热,否则色泽发黄,香味减少。风扇是绿色的,但不是黄色的。出锅炸的时候还是需要紧急扇风,让热气稍微退去……”这是制茶过程中黄化现象的最早记录。
同时,正确阐述了变黄的原因、防止变黄的措施以及变黄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黄茶制作工艺
在崇尚绿茶的时代,由于制茶不好或低温去水、去水时间过长或去水后干燥不及时等因素,茶坯在水和热的作用下发生非酶自动氧化,形成黄叶黄汤,黄茶无心而生。
可以说很多茶的诞生都是一个美丽的误区,而这个误区恰恰造就了五彩缤纷的茶世界。
新中国成立初期,茶叶用于外汇,而苏联人大多喝红茶。当时黄茶产量最大的地方霍山县完全改制成红茶。
直到1969年金银岛战役中苏关系破裂,绿茶和黄茶才恢复生产。然而,黄茶的生产过程几乎丢失。经过两年的访问,几位茶叶专家和三位风华正茂的老茶农,黄茶重新出现在世界上。
但是很难掌握黄茶——“焖黄”的特殊工艺,也缺乏记录传统工艺的地方资料。所以当年恢复的霍山黄芽并不能保证过程会完全从历史中传承下来。这就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黄茶,没有明显的“黄汤黄叶”特征。
现在很多黄茶主产区,主茶都不是黄茶,这就导致了黄茶生产广泛但产量极低的尴尬局面。
所以,作为六大茶系之一的黄茶,如何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开拓市场?路是堵的,难走的,要“自上而下找”。
若何鉴别黄茶品质的优劣若何鉴别黄茶品质的优劣
黄茶品质的优劣从以下方面鉴别:
1,干茶:优质黄茶色泽黄绿或嫩黄带有白毫;反之色泽昏暗没有白毫。
2,茶汤:优质黄茶汤色黄绿明亮;反之混浊、不清亮。
3,叶底:优质黄茶叶底嫩黄、匀齐;反之叶底发暗、不亮。
泰顺黄汤黄茶先容泰顺黄汤
泰顺黄汤具有形状黄、汤色黄、叶底黄的”三黄”特色,是温州黄汤中出类拔萃的佳品,县内则以东溪、五里牌所产最佳。
早在明、清代,曾脱销江南、华北、东北和香港等地,在国内外市场上均享有盛名。
香气清芬高锐、茶味甜醇爽口,汤色橙黄鲜明,芽叶细嫩成朵,色泽黄绿光润,条形紧细多毫。
制作方式
鲜叶开采于清明前1星期左右。采摘尺度为泰顺内陆种的一芽一叶[推荐阅读::茶叶可以放多久,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请访问:茶文化,:www.guniangcha.com)或一芽二叶初展。采回的鲜叶需经摊放6-8小时后,再行加工。
初制工艺分杀青、堆闷、摊凉、初烘、复闷、复烘、足火等工序。
1.杀青锅温掌握在150-180℃之间,投叶量为0.5 – 0.75公斤,接纳双手抛炒与闷炒连系,杀匀杀透,历时7-8分钟,杀至叶子含水量40%左右时,即可出锅。
2.堆闷杀青叶出锅后立刻趁热堆闷,时间为10-15分钟。
3.摊凉为了制止发生水闷气,将堆闷叶掀开摊凉,摊凉时间为3-4小时。
4.初烘烘笼上摊上纱布,制止碎茶掉入炭盆发生烟味。初烘温度掌握60^700C摊叶厚度不跨越lcm,每隔2 – 3分钟翻一次,烘至7-8成干,即可下烘。
5.复闷将初烘叶堆在一起举行复闷,再闷时间为3-5小时。
6.复烘与足火方式与初烘,温度掌握在60℃左右,每隔一分钟翻一次,烘至9成干后,将茶叶出笼冷却后继续烘至足干,含水量在6-7%,手捻茶叶能成粉末时,即可包装,保留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