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代到明代,已一路发展了近八百余年。此时的明代,商贸繁达,文化逐趋通俗,人们开始寻求效率和速度。于是,为了解决茶叶因长途运送而失去风味与香气的问题,发现高度发酵的茶质稳定性比绿茶高,因此而产生了红茶。
后来,人们间接地又发现将花朵熏香置入茶中,可使气味不过快丢失,故花草茶也开始流行,逐渐流传到欧洲后,广受欢迎。为了提高饮茶的便利性,如唐宋那样磨来碾去的工序十分费时耗工,已经不符合当时的社会节奏和快速的生活步调。
到明太祖时发布诏令,废团茶、兴叶茶,“炒青”也开始加入到制茶中,而从此贡茶便由茶饼改为散叶茶。
茶叶成品形态的改变也直接影响了饮茶习惯。茶具与茶仪形式也趋向精简快速,流行“沦饮法”,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壶泡法。在这样的改变下,壶的尺寸越小则越尊贵,一来茶席上看起来细腻优雅,二来泡茶风味也较容易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