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茶曾经引发了两场战争,为何最后还是被放弃?

2022-10-29 16:45:26热度:65°C

回头看中国历史,我们总是被各种辉煌震撼,从中国出口到世界的商品,都被进口国(推荐阅读::红茶是酸性还是碱性,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 请访问:茶文化,:www.guniangcha.com)当奢侈品和艺术品来收藏,神秘东方古国的艺术长盛不衰。到了近代,画风突变,各种原因走向衰败。今天中国制造已经重新崛起,在全球经济体系中重新定位为基础制造业大国。我们通过回顾古代重要的外贸商品丝绸、瓷器与茶叶的故事,探究产业兴衰背后的原因。
  中国茶叶的高峰
  茶叶号称是改变世界的中国树叶。从古代到汉朝,最开始人们食用茶叶都是直接吃树叶的。三国至隋朝这段时间,茶叶的主要加工方式是制饼晒干,先将鲜叶紧压成饼,再炙烤饼茶,捣碾成末,放入碗中以沸汤冲泡,然后加佐料混煮羹饮。唐代人将前人采叶作饼演变为蒸青制饼,然后炙烤、碾末、煎煮清饮。宋代茶叶制作承袭唐代蒸青制饼加工技术,但工艺更为精细,称为团片。宋代的团饼茶一方面为了改善茶叶苦涩味,将鲜叶洗涤之后再进行接下来的蒸压、干燥。元代的饮茶方式及器具,主要承袭于宋代,制茶形态从开始的蒸青团茶向蒸青散茶发展。元代时候散茶已经流行开来,到了明代,朱元璋进一步提倡“废团改散”,即废除龙凤团茶,提倡散茶,唐代时候萌芽的炒青制茶也逐渐流行,饮茶方式也顺理成章从点茶变成泡茶。  中国是世界茶叶原产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茶叶独占世界茶市,是世界茶叶消费的唯一来源。中国古代茶叶外销主要有四条大道。
  海上茶路,向东,再向西经海洋传东亚、东南亚、中东、东非、欧美。唐代于公元714年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中国主要的输出品为丝织品、茶叶、瓷器等。宋代广州、泉州通南洋诸国,茶叶为主要输出物品之一。明清时,欧美诸国经大西洋、绕非洲好望角、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至广州的“黄金水道”,非常繁忙。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前,它一直是中国茶叶输往欧洲、北美的主要海上通道。
  茶马古道,向南,经西藏输往尼泊尔、印度,始于唐,盛于明清。  草原茶路,向西,经新疆传至中亚。始于西汉,中唐以后,中原饮茶习惯向吐蕃和回纥少数民族聚集的边疆地区传播。到元代,蒙古人创建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茶叶开始在中亚饮用,并在阿拉伯半岛和印度传播开来。明清之际,原丝路贸易变成茶路贸易,由商队翻越帕米尔高原,将中国茶叶输往中亚多国。
  万里茶道,向北,经蒙古传至俄罗斯、欧洲。俄罗斯是较早接触中国茶的欧洲国家,蒙古人占领欧洲,蒙古骑兵将茶砖带到西方。蒙古大帝国分裂后,游牧民族的饮茶习惯在中亚和西伯利亚固定下来。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中俄两国开始在边境贸易,中国茶成为输销俄国的大宗商品,茶叶贸易日趋繁盛,并形成独特的俄罗斯饮茶文化。  寻找中国茶叶的替代品,改变茶叶贸易逆差的阿萨姆红茶、锡兰红茶
  一直以来,全球90%的茶叶源自中国,呈现出一家独大的局面,英国人只能真金白银地从中国进口茶叶,造成了巨大的贸易逆差。随着英国人越来越爱喝茶,茶叶在英国和清政府之间的贸易量提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虽然英国人一直都在为打破贸易垄断做尝试,先后在欧洲,印度,非洲东南部、南美中部试种,公元1823年,英国人印度阿萨姆地区发现了原生茶树,但原生的阿萨姆种大叶茶苦涩很重,不太适合做商品茶,通过嫁接和改造,再优选育种,到1838年,才有488磅阿萨姆茶叶作为商品茶运到伦敦市场,英国人花了十多年的功夫。阿萨姆种改造成功后,斯里兰卡于1852年也开始商业茶叶耕种,到1890年,已经达到2万吨的规模。
  英国茶叶的高峰大吉岭红茶
  1834年,长期经营华茶贸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丧失了茶叶进口垄断权,自行生产茶叶便成了这个贸易巨头的主要目标。总督上书当时的英国政府,加紧研究中国茶在印度试验种植的可能性。英国的茶叶间谍——拥有植物学知识和中国经验的罗伯特·福琼私购了大量中国茶籽,后来喜马拉雅山麓的大吉岭最后被锁定为适合中国茶生长的沃土。大吉岭位于印度与中国交界处,近喜马拉雅山脉,附近有尼泊尔、锡金、不丹等国。大吉岭终年被云雾所笼罩,雨水充沛,长年低温,环境极适合茶树生长,茶树生长于海拔3000至7000英尺的山坡地,近百年来在此蕴育出闻名的大吉岭茶。  中国茶的没落
  自那之后,土耳其、肯尼亚等红茶产地也如法炮制,随着大吉岭、锡兰红茶纷纷登场,品质足以媲美中国红茶。到了19世纪末期,英国从印度进口的茶量是中国的15倍左右,几乎摆脱了对中国的依赖。为了对红茶进行工业化和标准化,英国人还制定了统一的红茶等级分类。可以说,如今世界的红茶版图,是英国人一手栽培的,产区主要有斯里兰卡、印度的阿萨姆和大吉岭,肯尼亚。至此,中国茶基本退出了世界茶叶市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