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释武夷山:渐入佳境
2021-02-26 12:50:53热度:131°C
2021-02-26 12:50:53热度:131°C
古人游九曲溪,大都自一曲到九曲溯流而上。这无须朱熹的《九曲棹歌》、《徐霞客游记》和历代名人游记的记载,单从解读王守礼“渐入佳境”和“一尘不到处”的摩崖石刻也可以得知。“渐入佳境”刻在一曲的水光石上,如同一篇引人入胜的序言,把人引入九曲溪山光水色的阅读,拉开了九曲长卷的画轴。“一尘不到处”刻在六曲的水光石上,铭刻的是作者的目光和心灵对六曲佳境的惊羡和感悟。这两方石刻无论从位置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暗含着“更上层楼”的递进关系,从一曲对“渐入佳境”的期盼,到六曲“一尘不到处”的发现,这记录的分明是一位禅者的从修行到开悟的心路历程。
修禅正如逆水行舟九曲,行进不同的境地,身心也渐次进入不同层次的境界。行进一曲到五曲,人们常常感叹这山环水绕的美妙。沿岸的“此大块赐我文章耳”、“真山水”、“应接不暇”的摩崖石刻便是这般感叹的留声。这正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阶段,人们对山水只停留于感性的思维,和概念化的认识,见其名而未见其实。如一个禅者寻找禅的本体而不得,刚刚处于“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的境界。寻禅不得,举目所见无非客观物相。
到六曲,便进入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阶段。这山水已经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自然山水了,陈省把这里的山当作“传声”的“空谷”,朱熹用这里的水寄托“逝者如斯”的感悟。人们已经开始从造物的原理来剖析山水的结构,并从中悟得了人与自然“对话”的渠道,那就是用人文迫使山水承载起人类永无休止的审美张力。这一阶段,人们突破了概念的束缚,处于特异思维,既不见其名又未见其实。如同一个禅者似是已悟道而实未悟道,进入“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水正流,花正开,只有静下心来谛听凝视才可以感觉到。观者正可以藉此境以悟心,所以王守礼用“一尘不到处”来定义这里清净的幽幽禅境。
穿过七、八曲到九曲,就进入“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最高境界。朱熹用“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来描绘这段溪山的景色。说明许多人被六曲的美景所迷恋,自以为到了武夷第一胜境,便裹足不前了。六曲天游峰上刻上“第一山”的摩崖印记,就是出自徐弘祖《游武夷山日记》中“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山固应第一也”的记载。但是如能继续前行,便能体味“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的快慰,到了这里便超越了意识与潜意识的分别,天人合一,了然真实。如同一个大彻大悟的禅者进入了“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境界。
中国禅宗自古有顿悟和渐悟之说,特别是六祖慧能顿悟之后,便有了南顿北渐的分野。从字面上看,“渐入佳境”似乎只是渐悟循序渐进的写照,但此中也包含了渐修和顿悟相结合的禅法心要。都说六祖慧能是禅宗顿悟法门的开创者,但他并没有脱离刻苦的渐修。
据记载,慧能少孤,家境贫寒,卖柴养母,不识文字。但他资性颖悟,有一天卖柴,听人读《金刚经》,不觉心有所悟。攀谈之中,得知弘忍法师正在黄梅东山大开法门,心中不胜羡慕。那位读经的人本是热心的佛徒,见慧能资质非凡,有心向道,便鼓励和帮助他去东山求法。慧能获得资助,安顿了老母,便辞亲上路,千辛万苦赶来礼拜弘忍,寻求成佛作祖的途径。弘忍见他相貌村野,举止粗俗,心想准是来求乞的穷光蛋,便不客气地问:“你是哪里人?来山中礼拜我,要向我求取什么东西呢?”慧能答道:“弟子是岭南人氏,新州百姓。老远来拜师傅,不求别的,只求作佛。”大师一听心中有气,喝道:“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怎么配作佛?”慧能毫无惧意地答道:“人有南北之别,佛性不分南北。獦獠虽不如师傅尊贵,佛性又有什么差别呢?”弘忍见慧能出语新奇,决意将他收下。碍于他出身卑微,便派他到碓房作了个舂米行者。慧能在碓房踏碓舂米,遇到讲堂中弘忍升座说法,他便竖起耳朵细听,默默地思考微言大道,慢慢地有所领会。有时沉浸到玄妙的禅理当中,竟然忘记了环境和自我。可见,慧能从第一次听人诵读《金刚经》起,就开始了漫漫的渐修。在继承五祖的衣钵之前,他担柴、挑水、舂米、做饭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学习佛法,这正是禅门最普遍的修行过程。
可见,慧能的顿悟和他日常的渐修是分不开的。从因果关系来看,顿悟也可以说是他日常渐修的产物。这和逆水游九曲如出一辙,只有积累了沿途两岸的审美感受,才有最终“人间别有天”豁然开朗的感悟。《楞严经》说:“理以顿悟,乘悟并销,事以渐除,因次第进”。但“理”从来就是从“事”中而得,可见顿渐本来就是互相渗透,互相依存的。正如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偈诗,主张渐修而悟。而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在神秀的偈诗的基础上写成的。可以说,没有神秀的偈子也就没有慧能的偈子,没有神秀的渐悟也就没有慧能的顿悟,这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巨人还高”的道理,也正说明了渐顿不分家的事实。后来慧能自己也说:“何以渐顿,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法无渐顿,人有利钝,故名渐顿。”(出自《六祖坛经》),可见他也不认同顿悟和渐悟之分,不同的是人的天分,天分不同,渐修所需的时间也不同。这和儒家“学术有专攻,闻道有先后”的道理殊途同归。
所以,不要一味地追求顿悟而放弃了修行,也不要一味的修行而忘记了领悟。诚如,不要只为了到达九曲,而错过了沿途“渐入佳境”的风景,也不要沉迷于沿途的美景而放弃前行的脚步。
上一篇 : 建莲开落话因果
下一篇 : 【推荐文章】国内必游的55个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