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属植物药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2021-02-23 21:07:23热度:175°C

属(CamilliaLinn.)植物属于山茶科(Theaceae),是山茶科中最大的一个属。有28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我国有250种以上,主要分布于西南至东南部,集中分布于岭南地区[。药用收载的有山茶(C.japonicaL.)的花(山茶花),油茶(C.oleiferaAbe1)的种子(茶子心),油茶种子的脂肪油(茶油),油茶榨去脂肪油的残渣(茶子饼),茶(C.sinensis0.Ktze)的嫩叶(茶叶),果实(茶子)和根(茶树根),普洱茶(C.sinensis0.Ktze.Var.as—samicaKitamura)的叶(普洱茶)及皋芦(C.sinensis0KtzeVar.macrophyllasieb.)的叶(皋芦)。其中茶油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收载。

到目前为止除了茶和山茶外,其他山茶属植物药用价值研究甚少。人类学家已对山茶属植物进行过分类、9-3类和多次修正。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将山茶属植物分为4个亚属,22组,280个原种[。但由于山茶属植物种类繁多,给分类、归类带来诸多困难。到目前为止,争议仍很大。此前的专家认为按照花的颜色笼统地分为三大类,即红花山茶、白花山茶和黄花山茶,由于黄花山茶的研究刚刚起步.本文只对红花山茶、白花山茶作如下研究。

1红花山茶的研究

红花山茶约有50余种分布于4个组.目前共采集到南山茶(C.semiserrataChi)、广宁油茶(C.pitardiiCoh.st)和怒江山茶(C.saluenensisstapfexBean)。它们都属于山茶亚属红山茶组。目前南山茶的研究已取得最新进展。南山茶主要分布于广东西南部和广西的东南部,是具有明显主干的小乔木。叶片漂亮,闪闪发光,叶脉凹陷,花朵硕大,红色。蒴果卵球形,较大,长6.0—8.0cm,直径4.0~7.0cm,是一种重要的油料树种,含油量20.5%29.4%,油分质量好。其药理活性和化学成分未见研究报道。我们的研究发现,南山茶种子具有非常强的抗骨质疏松作用。

1.1物质基础的研究:前期的药理学实验研究发现,南山茶种子的95%乙醇提取物对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大鼠有较强的抗骨质疏松活性。在此基础上,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对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利用重组人雌激素基因酵母的方法检测以上四个梯度极性部位的雌激素活性,明确了雌激素活性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层,其次为正丁醇层。在明确了抗骨质疏松有效组分的基础上,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如硅胶柱层析色谱、硅胶制备薄层层析色谱、SephadexLH一20凝胶柱层析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对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共得到14个单体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波谱解析等方法鉴定了其中12个化合物的结构。随后利用重组人雌激素酵母检测了化合物的雌激素活性,确认黄酮类化合物为南山茶种子抗骨质疏松的有效成分。

1.2药效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在维甲酸造成的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的实验中发现,南山茶种子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雌激素样抗骨质疏松作用。可使血清钙含量明显增加,明显提高模型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降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松质骨镜下检查可见成骨细胞明显增多,破骨细胞明显减少,说明其对骨吸收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骨形成有明显促进作用;明显提高股骨重量/长度(G/L)比值,增加骨密度,同时股骨无机物及钙含量有一定提高趋势,使骨小梁明显向正常水平转化,表明对大鼠骨质疏松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采用重组人雌激素受体基因酵母法对南山茶抗骨质疏松有效部位的研究证明,其黄酮类化合物可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表现双向调节作用。具有明显雌激素活性的同时又有较强的抗雌激素活性。同时用重组人孕激素受体基因酵母法对其抗孕激素作用的研究中还发现,其有效部位表现出明显的拮抗孕激素效应。因孕激素受体能降低雌激素受体(ER)的转录活性.也就是说抑制孕激素受体活性能够增强体内雌激素受体的表达。

作用机制:①通过活化ER促进骨细胞增殖。实验研究证明。雌激素缺乏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PMOP)的首要病因。PMOP为高转换型的骨质疏松症.称原发I型。现已证明人类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中有ER,植物雌激素可通过对骨的靶细胞直接作用而发挥对骨的调节作用:②通过拮抗孕激素活性提高ER的转录和表达;③通过增加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促进骨矿化。碱性磷酸酶是成骨细胞分化的一个早期指标,可识别及评价成骨细胞的分化程度.其表达随着细胞分化的发展而增强,是骨形成必需的酶。碱性磷酸酶可分解有机磷酸释放无机磷,增加局部无机磷的浓度,促进矿化,其活性升高可为细胞间质含量做好准备,并且是启动矿化的必备条件。1-3构效关系的研究:目前从植物中发现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按照化学结构可分为8类。其中的苯并吡喃类,因结构母核与1713一雌二醇、己烯雌酚和生育素(VE)相似而具有雌激素活性。黄酮类化合物都具有苯并吡喃基本母核,这是南山茶种子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雌激素活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从构效关系上来看,南山茶种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雌激素活性还有两个主要特点:①糖上的乙酰基越多,活性越强。在浓度0.05g/L时,5个乙酰基、4个乙酰基、3个乙酰基、单乙酰基(苷元)的诱导率依次为159.9%、119.7%、114.2%、81-4%:②B环上的酚羟基越多活性越强。木犀草素为5,7,3,4一四羟基,而山柰酚为3,5,7,4一四羟基..当浓度O.O1g/L时,木犀草素的诱导率是87.33%,而山柰酚是39.90%。

2白花山茶的研究

白花山茶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山茶属植物,近90种,分布于l2个组。其中油茶是山茶属植物中分布最广、产量最大、资源最丰富的一个品种,广布于长江以南。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油茶面积366万公顷.仅广西就有600万亩。它隶属于山茶亚属油茶组该组通常为白花,略芳香,种子含油量高,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因为分布的原因,国外对油茶的研究甚少,而国内主要是对茶油的营养价值和茶麸用于水产养殖业清塘消毒的研究。化学研究仅见到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未见到皂苷类单体的分离报道。我们对油茶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获得了创新性成果。如前所述,对红花山茶南山茶的研究发现抗骨质疏松的有效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而对油茶的研究发现其种子(油粕)具有非常强的抗肿瘤、抗杀软体动物、体外杀精子(阴道抗生育)、抗真菌、抗病毒、抗寄生虫作用,其有效部位皂苷类成分,称油茶皂素。故此,我们采用正交试验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并采用D101大孔树脂对其进行了富集,同时通过D941大孔树脂进行脱色。得到油茶皂苷含量>95%的制备工艺。目前已从油茶皂素中分离了13个单体皂苷。

3小结

黄花山茶由于发现的晚,且分布特殊,所以几乎未见任何研究。金花茶组植物原种集中分布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南部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与越南接壤的区域。另外,贵州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的区域也有少量分布。现已采集到8个品种即显脉金花(C.euphlebiaMerr.exSealy)、金花茶(C.nitidissimaChi)、凹脉金花茶(eimpressinrvischangetS.Y.Liang)、毛瓣金花茶(C.pubipetalaWangetHuang)、毛籽金花茶(C.ptilospertlza S.Y.LiangetQ.D.chen)、落叶金花茶(C.Chrysan—thoideschang)、中东金花茶(C.achrysamthachangets.Y.Liang)和夏石金花茶(C.xiashiensiss.Y.LiangetC.Z.Deng)。对它的研究目前正在展开。

我们对山茶属植物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是刚刚开始。为了使山茶属植物的研究更加深入,使我们的研究能在国际山茶属植物研究领域占一席之地、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我们还将进行更广泛的深入研究。

茶叶卖不出去茶叶包装盒生产厂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