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市推进普洱茶产业化的政府工程研究.pdf
2021-02-23 21:06:28热度:156°C
2021-02-23 21:06:28热度:156°C
一、思茅市政府推进普洱茶产业化政策的简要历程云南省思茅市政府非常重视普洱茶产业发展,提出要“以茶名市、以茶富市、以茶兴市”,并将普洱茶产业确定为“十一五”及中长期发展的主导产业,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进普洱茶产业化进程。
1.推进规模化种植。通过改造老茶园、发展新茶园(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等原料基地建设和品种结构调整,思茅市茶叶种植进入规模化良性发展轨道。从1995年开始,老茶园改造被列入计划,示范园建设和高标准的试点改造连续实施;在国家农业部和云南省农业厅支持下,近年引进国内外地方优良群体种3O个,繁育无性系苗木品种1O多个,…使优质茶园的种植面积和产值比重不断提高。
2.制订加工标准。制订了《思茅有机茶综合标准》(DB53/T100.1-100.5-2002)和《普洱茶加工技术与管理规范与细则》(Q/SCQO1-2004)。同时,《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普洱茶栽培技术规范》、《普洱茶加工技术规程》三项地方标准己通过审定,普洱茶的云南原产地保护也己提交认定,为普洱茶的标准化和产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3.培育龙头企业。自2002年启动国有企业改革以来,思茅市已完成了所有茶叶企业的产权改造,并建立了茶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为加快茶产业的发展,各县(区)都确定l~2户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模式,增强了产业带动作用,打造出~批名、特、优产品。2005年,全市茶叶生产量在100吨以上、产值在300万元至亿元的企业达到60余户。
4.实施项目带动。为了有力推进普洱茶产业化,思茅市政府在综合性整改、厂房设备改造、普洱茶工艺提升、老茶园改造、产业链延伸、铺底流动资金等方面实施了重点项目支持,并在“十一五”规划中加大了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见表1)。
5.整体推进荼产业发展。(1)战略指导。为使普洱茶成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思茅市政府于2005年6月28日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茶产业的决定》,并提出了《“中国茶城”大品牌战略方案》和近期的战略突破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思茅市茶产业发展规划(2006-2010)))、《思茅市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04-2020)))等系列规划。(2)文化促进。从1993年起,思茅市政府连续举办了七届“中国普洱茶叶节”和三届“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千年野生古茶树王及千年野生古茶树群落的开发、保护,茶马古道文化的挖掘等等,为悠久的茶文化作了新的诠释,对茶产业的市场拓展、招商引资、地域整体品牌打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动力。(3)品牌塑造。以文化促品牌、以品牌促营销战略的实施,成为思茅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一些品牌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先后荣获9个国际金奖、27个国家金奖和34个部优奖、22个省优奖。2003年6月,思茅市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命名为“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4)组织保障。为加强领导,思茅市成立了茶产业协调领小组和茶产业发展办公室,为本地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各级政府在财政、土地、科技、税收、工商、统计、服务等多方面制定了许多产业促进政策和办法,为思茅茶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环境。(5)信息化建设。2003年,为填补乡级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空白,思茅市实施了“信息入乡”工程,正式开通地区农业信息网站,加快了农业信息的传播速度,拉近了茶农与科技和市场的距离,为服务茶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表1“十一五”期间思茅市茶产业重点项目
二、思茅市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优势突出,但资源利用整合不够。思茅市是云南省热区面积最大的一个市,未开发土地的潜力巨大,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茶叶的滋味、色泽和嫩度俱属上乘;“一地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区位优势使其成为重要的边境货运港口。同时,思茅市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资源十分丰富,全球47个品种和变种的茶树中,思茅市有37个,茶园多分布在生态环境比较好的山区和半山区,远离污染源,为无公害茶、有机茶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目前思茅市茶资源利用和综合开发仍显落后,土地开发程度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与此相对,思茅市茶产业对外开放与外部资源整合的反差较大。一个产业的兴旺不仅需要内部资源的整合,更需要外部资金、技术、人才的不断融入,需要将自身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鉴于思茅市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内、外部资源的整合与协调已成为当务之急。
2.文化品牌良好,但营销不力。思茅市分布着古茶树、野生茶园36万亩,深厚的历史和茶艺积淀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为思茅市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近年来思茅市政府对茶文化的开发、推介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程。以文化促品牌、以品牌促营销战略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是由于茶叶销售手段和营销网络的滞后、专业营销人才和市场开拓的缺乏,坐地销售的习惯导致外地中间商基本垄断了当地茶叶市场及价格,利益损失严重。
3.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但产业素质亟待提高。普洱茶性温和,具有饮用和收藏的双重价值,是世界上少有的优良茶品种。目前,全市有国际金奖、国家级金奖、省部优等名茶100多个,产品销往香港、上海等30多个地区,其良好的产业前景和茶叶服务体系将有利于资金、技术的引进。随着思茅市普洱茶、绿茶知名度和价格的不断提高,普洱茶的产销量大幅增长,拉动了全市茶产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思茅市121个乡镇中共有l16个乡镇种植茶树,面积、产量位居全省第二,种植面积约69.2万亩,产量2.54万吨,产值4.09亿元,茶农20多万户、106万人(均超过总数的50%以上);全市有初、精制茶叶加工企业500多家,从业人员1.2万人,中专以上学历的茶叶科技人员600多人。从整体上讲,思茅市的茶产业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但同时,思茅市茶业的产业素质较差。茶园管理差、单产低,无标生产普遍,基础建设滞后,茶产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改变;企业布局散、乱、小,加工技术和设备落后,产品基本上停留在初加工阶段,大部分茶叶以供应原料的方式销售域外,难以形成普洱茶的特色区域名牌和产业整体效益,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科技化水平亟待提高。
4.政策环境优良,但发展机制有待改善。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我国茶叶发展正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云南省绿色经济强省、“把云南建成全国产茶强省”步伐的加快,国家扶贫开发、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和税费减免的扶持措施,中国一东盟贸易区零关税计划的实施,使思茅市已成为我国茶叶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而在发展机制和具体政策上,思茅市还有许多待改善之处,如对茶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投融资机制发育滞后,使企业在新产品特别是名优产品的开发上普遍乏力,对市场需求、新设备、新技术、新动向不敏感,导致产业化进程中人才、资金和技术匮乏。
三、普洱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1.从现代茶业发展看普洱茶的产业化。在普洱茶产业发展中,只有很好地解决那些可能影响普洱茶产业效率、政策效果、发展大局的一系列战略性矛盾和问题,才能使普洱茶产业真正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综观近年世界茶产业的发展生产技术在不断进步,产品在不断创新,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全方位、多层次的变化使茶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由于茶叶独特的保健性能,现代茶业将在稳固茶叶饮料市场的同时,不断开发其药用价值,积极向医疗、食品、日用化工领域拓展,茶叶加工、贸易与消费将更加多样化。
从世界茶叶贸易格局的变化看,20世纪末随着全球茶叶消费量和生产量的增加,茶叶市场已明显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因而茶叶贸易的渠道、方式、流向也随着供求关系而发生重大变化,国际茶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些变化在对思茅市茶业经营模式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必然对其产业化进程提出新的要求。面对挑战,思茅市普洱茶的产业化必须立足现实,扬长避短,确立自身发展的战略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培植和强化产业化机制,优化产品的区域化布局;实行茶、工、技、商、贸等专业化分工协作,并通过横向、纵向的组织整合与制度创新,使茶叶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紧密结合;走适度规模经营的产业化道路,降低产业组织规模小和产业分割带来无序竞争的影响以及资源配置的浪费,最终成为地方主导产业,形成现代化茶产业体系。其产业进程如图1所示。
2.思茅市普洱茶产业的发展理念。产业发展模式和战略的选择是由发展理念所决定的,要改变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就必须立足发展的现实需要,不断更新观念。从普洱茶产业发展的状况看,思茅市茶产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理念应该包含以下内容:(1)整合。思茅市普洱茶产业体系的构建要以产品为核心,以资产为纽带,以企业为载体,以打造品牌为目标,以政府优惠政策为推动力,促进普洱茶产业化体系的形成。(2)转型。思茅市普洱茶产业正处在关键的转型时期,要实现战略目标,就必须进行战略转型,由封闭、分散、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向外向型、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现代茶产业转型。(3)开放。营造政策环境,以开放促发展,以茶会友,借船出海,互利互惠,广纳各方资金、人才及管理、营销方式和理念,不拘一格,以开放式的产业结构和市场开拓求得跨越式发展。(4)创新。普洱茶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政策创新、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营销模式创新、投融资体系创新、产品体系创新等一系列创新作为支撑和保证,而最为关键的是发展观念创新。(5)挖掘。思茅市普洱茶产业的最大优势在于其资源的独特,然而由于产品加工程度、本土化和标准化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其品牌和产业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发展是动态的,对普洱茶地貌资源、文化资源、技术资源、产业资源等一系列独有资源的挖掘是保证其产业特色和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四、推进普洱茶产业化的政府工程
思茅市茶产业正处在历史转型阶段,要实现其主导产业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取得思茅市茶产业战略性的转型和突破,向标准化、特色化、名优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为此,需要重点抓好推进普洱茶产业化的十大政府工程。
1.政策环境工程。以产业扶持政策支持企业的投资和科技投入,在科研项、经费补助及必要的固定资产投资上给予支持,设立专项基金并制定相应的减免税政策,依靠技术和品牌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产业引导政策鼓励外商投资普洱茶产业的种植、培育、加工、运输、包装、营销、技术、科研、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等各个环节,借力发展。举办“普洱茶产品物流合作洽谈会”,支持茶叶流通龙头企业和流通合作。
2.组织建设工程。完善普洱茶产业发展的政府机构体系,设立市场战略研究、政策研究、对外拓展等部门,严格责任考核制度。支持和规范各类相关茶叶中介组织,培育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以普洱茶企业为核心组建普洱茶股份制营销公司,整合资源与经营,避免恶性竞争。
3,品牌塑造工程。加快名牌的营造和带动,重点宣传、推介、打造普洱茶和名优绿茶等知名品牌,完善名牌评价体系和奖励政策,力争培育销售收入上10亿元的普洱茶品牌。继续大力营造“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这一地域品牌,扩大普洱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对现有的重点品种实施商标战略,政府以补贴的形式支持企业提前注册具有地域特色或代表普洱茶文化内涵的商标。
4.市场开拓工程。建设面向国内外的茶叶交易市场、期货市场和茶叶拍卖市场,探索推广网络销售。培植专业化的营销企业,组织企业参加各种茶交会、茶博会,鼓励企业到市外、省外、国外设立市场网点,以发展专卖店、连锁营销和订单生产。支持国内外企业到思茅市投资茶叶的研发、加工和贸易,构建思茅市茶叶走向国际市场的多元渠道。
5.原产地认证与标准化工程。加强普洱茶培育标准化体系建设,制定《思茅普洱茶原料生产标准》和高于省标的《普洱茶质量标准》,鼓励企业进行IS09002国际认证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尽快完成“普洱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及商标注册,精确其外地无法复制的营养、功效、工艺和水土环境,形成应有的技术壁垒。对纳入普洱茶原产地保护的品种,统一其品牌、包装和质量标准,并强化监督。
6.以开放促发展工程。设立思茅市外资工作委员会和外资工作协调会议制度,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整合历史品牌,不拘形式合力开发。以各种方式广纳各方资金、人才、管理、营销、理念,明确吸引外来投资优惠政策和茶业投资指导目录,在税收、土地、办事程序、居留和出入境等方面给予特别优惠。
7.科技与人才保障工程。全面落实科技进步目标管理制,推进中低产茶园建设、企业技术改造以及名优茶开发、贮藏保质技术、质量检测、工艺改进、病虫害防治、良种选育等工作进程。抓好技术引进、实验示范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制定和落实技术人员政策,强化茶艺师、技师、经理人等培训认证,培养普洱茶的技术骨干体系。加强与相关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鼓励国内外专业人才以项目合作方式为普洱茶产业服务。
8.产业链建设工程。调整茶叶种植的区域结构,扩大无公害、有机茶示范基地,加快低产茶园改造和茶园良种化工程。建立万亩古茶树(园)、野生茶树群落资源信息库,使古茶树的保护、管理与利用有法可依。推行标准化生产,尽快建立茶叶初制所准入及认证体系,加大技术和工艺改进力度,大幅度提高普洱茶和优质茶的比重。积极引导生物农茶、专用肥料、加工装备、包装、茶具及艺术品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延伸茶叶产业链,发展茶类深加工,加快普洱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茶用品、茶化工产品等新产品的开发。
9.产业投融资工程。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比重,争取国家扶持政策和资金,设立政府茶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为银行与茶叶企业、农户之间提供可行的融资中介平台,为茶叶产品出口提供信用保险,探索资源融资的途径和手段。建设茶产业投资的“绿色通道”,公开投资政策和项目收费标准,营造良好的地方投资环境,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商资本等各类社会资金。
l0.文化建设工程。把茶文化建设纳入思茅市产业发展规划,设立理论建设专项基金,建立普洱茶文献数据库和网络服务系统。建立普洱茶传媒机构和网络,鼓励各类文化促进组织,努力把“中国普洱茶叶节”办成世界知名的茶叶节。规划建设以普洱茶文化展示、贸易、娱乐、休闲为一体的茶文化古城,在海内外建设集交易、品鉴、茶艺表演和民族风俗展示为一体的“天下普洱茶”一条街。申请古茶园和茶树保护区,打打造以生态园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文化品牌,促进具有茶文化内涵的茶叶消费和茶叶贸易。
茶叶减肥法茶叶橱窗上一篇 : 快速同步氨茶碱与肾上腺素联合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下一篇 : 我国茶叶出口现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