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早期应用氨茶碱与传统方法的比较研究.pdf
2021-02-23 21:06:25热度:195°C
2021-02-23 21:06:25热度:195°C
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CA)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随时危及患者生命。在心肺复苏(CPR)过程中有效的心脏按压及电除颤等基础复苏不可忽视,要进一步获得复苏成功,就必须及时正确地配合应用各种药物。近年来标准的CPR得到普及,各种新型抢救设备不断推出,但在CPR药物方面无突破性进展。我院氨茶碱与传统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2004年10月一2005年12月我院急诊科、内科及ICU发生CA且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的一般资料见表1。在性别、年龄、原发病构成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CA患者一般资料
1.2CA的诊断标准:患者突然意识丧失,脉搏消失并经心电图证实(室颤、无脉搏性电活动、心脏停搏)。
1.3救治方法:两组救治方法均参照《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推荐的BLS及ACL进行操作_2J(传统方法):①胸外按压;②首次电击能量2ooJ,第二次200-300J,第三次360J;③肾上腺素首剂lmg静脉推注,以后重复静脉推注依次为3、5、7mg,总剂量为0.1-0.2mKg;④复苏时间在30min内不用碳酸氢钠;⑤脑保护措施包括脱水(20%甘露醇、速尿、激素),控制抽搐和氨茶碱静脉推注(0.250.5g/次,3-5min后可重复使用,最大剂量为1.0g)
1.4观察指标:①两组在肾上腺素使用、电击除颤开始时间及电击能量大小;②两组分别统计6h、24h存活率及正常出院人数。
1.5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行检验。
2、结果
2.1两组所有病例均使用了肾上腺素;观察组有38例、对照组有40例使用了直流电电击除颤,两组在肾上腺素使用、电除颤方面采用深低温疗法(30-32%)。实验组在首剂肾上腺素静注后加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实验组与对照组肾上腺素、电击方面的比较
2.2两组在6h、24h存活率及正常出院比较,见表3。
表3两组存活率及正常出院比较(n,%)
3讨论
如何提高CA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是临床医护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规范了CPR程序及要领,但近几年来有人提出,在CPR的顺序上应为CBA,而非传统的ABC三步曲,即应首先心外按压,建立人工循环,因正确胸外按压能够提供机体组织正常氧供的2530%以上,组织可获得接近正常的能量供应,使复苏成功后组织细胞的功能得以恢复。本研究对象均在第一时间内予以正确而有效的胸外按压,保证了两组实验数据的可比性。传统的心肺复苏要求尽快使用肾上腺素,两组在时间和剂量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关于肾上腺素剂量问题尚有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大剂量肾上腺素可提高冠脉灌注压,增加心肌和脑血流量,从而提高自主循环的恢复率;另一种观点认为,大剂量的危害是降低心输出量,并容易出现复苏后高血压和心动过速。本资料中CA患者使用肾上腺素剂量绝大部分(90%)总剂量为0.1~0.2mg/kg,10%的患者总剂量>0.2mg/kg,最大剂量为0.4mg/kg。但最终肾上腺素剂量与24h存活率及正常出院并不成正相关。笔者倾向于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素不能提高存活率、也不改善神经系统功能的观点。目前用于CPR的主要药物有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而肾上腺素的半衰期很短,恢复心电活动持续时间较短,一般3~5min需重复注射一次,故临床上常见到心跳恢复一心跳停止一肾上腺素+胸外按压一心跳又恢复的周期性反复过程。cA后心肌缺血、缺氧,组织中产生的内源性腺苷使停搏的心脏难以逆转复跳,加之此时血管内屹受体数目下调,故单用肾上腺素很难发挥作用。氨茶碱为磷酸二脂酶抑制剂,使体内环磷腺苷(CAMP)升高,许多激素包括肾上腺激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通过第二信使CAMP发挥其生理作用,同时,氨茶碱具有兴奋心肌、兴奋中枢和利尿作用,可减少炎症细胞向支气管侵润,具有抗炎作用。故在CPR中能与肾上腺素产生协同作用,提高复苏成功率。本研究提示,早期使用氨茶碱可明显提高6h存活率(P<0.05);24h存活率人数上多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正常出院人数略多于对照组,亦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氨茶碱使用剂量偏小及维持时间较短有关。当然,影响CPR成功的因素较多,且目前对氨茶碱早期使用于CPR研究的样本量偏小,还需进一步研究,但我们认为早期使用氨茶碱可能对最终生存率有益。
茶叶展览重庆 茶叶上一篇 : 我国具有发展茶氨酸的资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