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白星病研究概况
2021-02-23 21:06:07热度:165°C
2021-02-23 21:06:07热度:165°C
茶白星病又称星点病、白斑病,是我国山区茶园的一种重要病害。此病危害嫩叶、嫩芽、嫩茎及叶柄,以嫩叶为主,在全国各产茶区均有发生,特别在高山茶区的春茶期发生较重。国内一些茶叶科研和教学单位对该病的病原特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1发生危害情况
茶白星病在我国安徽、福建、贵州、四川、江西、湖南、云南等省均有发生。1983年浙江西部山区庆元县调查约1000hm。茶园,白星病的发生危害达300hm。,局部茶园发病率达8O。茶树感染后,新梢生长不良,节问短,芽重减轻,叶片易脱落。发病茶园一般减产1O左右,病重茶园减产5O以上,甚至片叶无收。感病芽叶制成的干茶,冲泡后叶底布满星点小斑,茶汤滋味极其苦涩,汤色浑暗,破碎率较高,香味低,饮用后肠胃有不适之感,对成茶品质影响极大。据1990年湖北秭归县植保站报道:该县某高山茶场,年产茶叶可达2万kg,因白星病的危害,制成红茶仅1万多kg,产值4万多元,减少产值约1O万多元,当年虽进行了防治,但因20hm。茶园病害为害严重,防效甚微,严重阻碍高山茶区名优茶的生产和发展。
2病害流行规律
2.1侵染循环
曾明森研究表明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茶树病叶、病梢及落叶组织中越冬,翌春茶芽初展期,分生孢子器中释放出大量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在湿度适宜时侵入幼嫩芽叶、新梢致病。经2~5d潜育,即表现新病斑,病斑上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不断扩展蔓延,若外界条件适宜,此病害极易造成流行。邓欣等1990年系统观察研究表明:病菌主要是在活体病叶上越冬,枯死病叶上的病菌虽可越冬,但生活力明显低于活体病叶。
2.2发病规律
此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当旬平均温度2O℃、相对湿度达8O时,最利于病害发生。在适合发病的季节,若天气连续3~5d阴雨,病害常可突发和流行。此病发生期早,流行时间长,一般发生始期为3月下旬,流行期4月上旬至6月上旬,高山茶园由于多雾阴湿低温,故最适于此病发生。最适发病温度为18~25℃,28℃以上病菌则停止侵染,所以夏季高温少发病,春秋季为多发季节。据叶冬梅研究指出:该病在山区一般有两个发病高峰,不同海拔高度始病期和两个高峰出现的时期不一,5天内均温在10℃以上出现症状,15~25℃最宜发病,连续阴雨多雾、湿度大是病害流行的重要条件,所以,高山茶区白星病连年流行。
2O世纪8O年代初,徐静庄提出:茶白星病不仅在高山上发生,且在平地及丘陵等均可发生,以海拔500m以上山区为重,一改过去白星病仅发生在高山茶区的认识。继后,原上海茶林场植保站又提出白星病的流行程度与海拔有关,一般在海拔400m以上,病害随高度的增加而加重。
邓欣等1990年在东山峰农场对茶白星病进行研究指出,该病流行除与海拔高度相关外,还与不同坡向、地形、种植方式、树龄及培管水平等关系密切。该场北向茶园比南向茶园发病重,其春梢发病率为48.7和24.8。这是由于北向茶园在春季日照时间短,温度变幅小,气温低,湿度大,树冠表层芽叶在低温高湿条件下持嫩性强,极易遭受病菌的侵染,而南向茶园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相对湿度小,嫩梢芽叶易于成熟老化、病菌侵入相对较少。山坡茶园比山凹茶园发病重,其发病率为51.1和26.2。此外,种植方式为密植的发病率比常规的要低,其春梢发病率分别为34.19/6和24.8。不同树龄茶白星病发病程度有差异,即4年生春梢发病率为16.5,10年生的发病率为12.5。不同管理水平对白星病的发生影响很大,施肥不足,长势差,芽叶瘦小的茶园发病率为65.1,管理好,防治及时,长势好的茶园发病率为31.9。其次,曾明森对茶叶品种问抗病性的差异调查表明:“铁观音”品种及其杂交后代“铁观音后代(1)”、“铁观音后代(2)”表现较强的抗病性,其发病率为24%~34,病情指数10~14;特别是“黄棱”品种,没有发生病害;而“福云6号”、“福云7号”及“菜茶”等较易感病,发病率达58~85.7%,病情指数为19.5“-59.3,至于抗病性差异的原因及抗病品种的选育,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病菌形态及生物学特征研究
该病菌(Phyllosticta theaefolia Hara)为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叶点属的真菌。在病叶组织上散生的小黑点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球形至半球形,直径60~8Om,顶端有乳头状孔口,初埋生在病组织的表皮下,后突破表皮外露,肉眼可见;器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至卵形,大小(3~5)um×(2~3)um。赵志清在室内对该病菌进行回接实验,通过观测和镜检表明,分生孢子器为球形至扁球形,散生于基质表面,初期无色,渐变成乳白色,然后浅褐色,最后呈黑褐色;直径90~180gm~顶端具有1~3个乳头状孔口,以1个孔口者居多,孔口直径为17---33/~m;初埋生,后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椭圆形至卵形,薄壁,无色,单胞,大小为(3~5)um×(2~3)um;成熟时遇湿常成堆从孔13涌出。病菌在PDA培养基上培养48h后,长出白色菌丝,后变为黑色,上生许多小黑点,即病菌子实体。菌丝生长温度2~25℃,适温为18~25℃,高于28℃则生长停止。光照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和繁殖。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为20~25℃,而相对湿度必须达到80%,且在有水膜的条件下分生孢子才能萌发。这与该病在田间的发病条件完全相符。邓欣对该病菌分离培养表明:病菌在PDA培养基培养,48h开始产生稀疏白色菌丝,以后菌丝呈放射状生长,中部菌丝逐渐加厚,边缘呈海绒状轮纹。6d后菌丝呈灰褐色。培养基背面开始呈黄褐色并逐渐加深。8d后褐色菌丝中形成小粒点,初为灰白至浅褐,最后为黑褐色,此小粒点为病菌分生孢子器。经3~4d后,分生孢子器充分成熟,镜检呈球形或近球形,直径为90~265um,褐色,具明显孔口。挤压后分生孢子从孔口涌出。分生孢子卵圆形或圆球形,元色单胞,大小为(3~5)/um×(2~3)um。病菌越冬存活部位研究表明:病菌主要是在活体病叶上越冬,分离成功率达85.3,枯死病叶上的病菌虽可越冬,但生活力明显低于活体病叶,其分离成功率仅为18.9%。
4病害研究方法
陈流光在研究茶白星病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时,共调查42块茶园,采用五点取样法,计算出每块茶园的病叶率和病情指数,最后根据有关公式判断其分布型为:聚集分布16块,占38.10,随机分布26块,占61.90。陈流光等在自星病病菌接种试验时,以孢子浓度为1.3×106个/mL、3.04×106个/mL,分针刺和不针刺两种方式对叶片进行接种,经3次试验,除CK外,各处理均产生了病斑,并确认贵州白星病病菌仍为Phyllostiera theaefolise.陈流光对自星病流行程度与产量损失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经分析得出流行程度与产量损失的回归预测式为Y=3.08+1。4687X,Y为单芽产量损失率,X为病指。邓欣等在东山峰农场1990年进行定点系统观察及连续3年大田病情调查得出:该病在东山峰农场一年只有一次为害高峰,高峰期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大田病情发生曲线3年中的高峰幅度和高峰出现的时期均有差异,这与气象因子中温度、湿度、降雨以及栽培管理等措施密切相关。
谢峥嵘在湖南衡阳南岳铁佛寺茶场采用50代森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小面积防治试验,对喷药前后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进行了调查,病情指数采用五级标准。嫩梢的五级标准为:0级:无病斑;1级;1~10个病斑;2级:11~20个病斑;3级:21~30个病班;4级:31个以上病斑;成叶五级标准为:0级:无病斑;1级:1~5个病斑;2级:6~10个病斑;3级:11~15个病斑;4级:16个以上病斑。防治后20天,对嫩梢的防治效果达到83。3~91.7,而对成叶的效果则为65.0~8O。0。此外,叶冬梅还提出了该病的防治指标,其需防治时的病叶率或病枝率是6。
5病害综合防治概况
5.1及时做好病情测报工作
对历年发病重的茶园,应做好病情测报。用孢子捕捉器捕捉空中孢子或自3月中旬设点,5~7d观察1次越冬茶芽萌动及鳞片展开情况。当发现病斑时,即为白星病始发期,须立即喷药防治。
5.2加强管理措施
管理措施即实行生态控制。加强茶园管理,整治园地排灌系统,降低茶园湿度,提高防涝抗旱能力;土壤瘠薄的茶园应逐年深翻改土,加强水肥管理,特别要多施有机肥和适当增施磷钾肥,对土壤酸性过重的,适量施用熟石灰中和酸性,以促进树势强壮,提高茶树抗病性,减轻危害。重病茶园冬季结合修剪清园,用0.4~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封园,清除病叶,消灭越冬病菌;入冬以后,结合修剪,把病叶、枯枝落叶彻底清除干净,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菌源,减少次年初侵染源,同时还应做好茶园覆盖等防冻工作。
5.3选用较抗病的品种
由于茶白星病在品种间有抗性差异,在适宜种茶的高山茶区应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如”铁观音“品种及其杂交后代以及黄梭、晚绿、富士绿、玉绿等中抗品种骏河早生、狭山绿和金谷绿。
5.4生长季节应适时、分批、多次进行采摘既可减少新梢感病机会,又能相对提高成茶品质。
5.5加强药剂防治
防治茶白星病要采取预防为主的防治策略。茶是一种饮料,防治药剂应选择无公害药剂,如植物性杀菌剂和生物制剂,以保障茶叶的品质不受影响和人们饮用的安全。
在实施防治时,应在开园蓠和每次采摘后及时喷药保护,或依病情连续喷药2~3次,默及时控制、消灭发病中心,稳定防治效果。洛药剌有:50代森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两者800倍液混合喷雾,效果良好,或用z灭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放线酮500倍液喷洒,还可选择7O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7可杀得600倍液、14络氨铜200倍液。陈流光药效试验表明:以25多菌灵500倍液加磷酸二氢钾(亩用量100g)防治效果达84.31%。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对植物性杀菌剂--L.C杀菌剂于1998年进行了生物测定和药效对比试验,证明L.C杀菌剂对茶白星病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冉隆瑚等报道农用抗生素--武夷菌素500~800倍液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6研究趋势
总之,茶白星病的研究范围较广,但实际工作中人们对其的研究仍停留在病原生物学及田间病害发生流行的层次上,至于对其病生理、病理分子生物学、病害生物控制以及茶叶感染后的生化变化和茶叶品质的影响等方面都还未涉及,这些也将成为今后研究的趋势。
茶叶寒性茶叶生产招聘上一篇 : 我国茶树抗性资源筛选及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下一篇 : 我国茶叶农药残留研究进展及展望.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