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pdf

2021-02-20 16:51:34热度:153°C

永川区产历史悠久,是全国茶叶产业的优势区、全国名茶百强区(县)、重庆产茶大区(县),有亚洲最大的山地连片茶园和全国知名品牌“永川秀芽”。永川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茶叶产业发展,茶产业已发展成为永川农业最具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之一。

l永川区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永川区现有茶园面积2833.33hm2,主要分布在箕山、阴山、云雾山、巴岳山四大山脉,已全部通过无公害化茶叶基地认证,有无公害产品10个,绿色食品产品8个,有机食品产品8个。茶树品种以四川中小叶群体种、福鼎大白茶、巴渝特早、平阳特早、乌牛早、蜀永系列为主,无性系良种化率达到了35%。茶叶生产企业12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5家,其中区级龙头企业5家,重庆市级龙头企业3家,年产量2300t,每年为茶农创收达6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8500个。产品主要有绿茶、花茶,主要销往江浙、成都和重庆等地区。主要品牌有“云岭”、“新胜”、“金风”、“渝州”、“绿宝”、“又一舂”、“云升”、“得川”、“永荣”等。主要名优茶有:“永川秀芽”、“乌金吐翠”、“竹海萌芽”、“竹海竹针”、“金凤银针”等十余个。永川茶叶在国际、国内名优茶评比中,共获得金奖27个,银奖、优质奖56个,其中“永川秀芽”l989年被评为全国名茶,1999年和2001年先后被认定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知名品牌,2002年被认定为重庆市名牌农产品、永川质量信得过产品。

2永川区茶叶产业发展优势

2.1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永川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首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每年都要多次专题研究解决茶产业发展的问题,督促检查加快产业发展措施的落实,并出台T《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发展茶叶产业化的系列政策措施正在陆续得到贯彻实施。各产茶重点镇街的党委、政府更是把茶叶产业发展作为发展本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培育,以此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2.2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永川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步,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冬季严寒,春季回暖早的气候条件,促进了茶树春季提早萌发,与同纬度的浙江、安徽、湖北等产茶大省相比,茶园可提早2O~25天开采。每年2月上中旬,即有茶园开采,优越的生态条件,是开发高附加值早市名优茶的独特优势。永川区56.8%属于丘陵和低山,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酸碱度适宜(pH值4.5~5.5);水热资源丰富,云雾多,温差大,为生产优质名优茶提供了广阔的种植空间和土地资源。

2.3产业科技力量雄厚

永川区拥有西部最大的茶叶专业研究机构一一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该所长期从事茶树良种,栽培、茶叶加工、生理生化和综合利用等方面研究,课题达182个,取得科研成果8l项,其中获奖成果70项,累计发表论文450篇,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50%以上,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此外,区业务部门和茶叶企业,有常年从事茶叶生产业务管理和茶叶科技推广的专业队伍,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善的茶叶科研、推广与生产经营管理体系。

2.4交通优势十分明显

永川区地处成渝交通要塞,水陆空交通十分方便、快捷,成渝高速公路横贯全境,客、货运班车直达重庆、成都、广州、深圳等30多个大中城市。成渝铁路贯穿城区,40t集装箱可在该站装卸,区境内南部有松既、朱沱长江码头,年吞吐能力80万t,城区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仅90km,航空直达国内各大中城市和香港、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随着“八小时重庆”、“半小时主城区”工程的实施和西部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永川便利的交通将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5市场前景行情看好

由于春茶上市早,产品质量好,且这时劳动力充裕,生产成本低,因此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近年来,随着世界绿茶消费市场的扩大和我国绿茶出口量的不断增加,永川区名优绿茶出口市场前景看好。同时,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无公害绿茶成为市场消费热点,绿茶内外销潜力巨大。

2.6茶文化旅游独具特色

永川区已建成西部最大的生态观光和茶文化旅风景区,面积已达1333.33余hm2。通过连续3届国际茶文化旅游节活动的开展,永川的茶文化旅游已深得社会各届认可,以茶山竹海、中华茶艺山庄为代表的生态观光和茶文化旅游业已成为西部最具特色的旅游景观,将有力推动西部茶叶产业的发展。

3永川区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

纵观永川区茶业现状,茶产业虽然已被重视,并有一定产量,但总体上还是滞后,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3.1种植技术落后。管理水平粗放,经济效益低下永川区茶农普遍缺乏茶叶种植管理技术,茶园种植管理水平较低,多数茶农没有对茶园进行必要的管理,完全靠天“吃饭”。大多数茶园基础条件差,且零星分散,老茶园、低产茶园所占比重大,占茶园面积的20%以上,所栽品种多为20世纪70年代的老品种,良种化程度低,高产、优质、生态茶园建设滞后。高附加值的名优茶比重过小,而普通中低档茶利润薄,造成整个永川区茶叶产业经济效益低。椐统计,永川区乡镇茶园面积平均每66m2产量不足60kg,茶农每667m2收入不到500元。

3.2加工技术落后,未能形成品牌规模优势永川区茶叶生产基本处于传统工艺、初级产品阶段,多数粗、精制茶厂设备属20世纪80年代水平,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与外省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茶叶深加工方面(如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等新产品的开发)尚未起步,茶产业联动作用小。品牌不突出,全区有茶叶品牌数十个,品牌多、乱、40杂,尚未形成像浙江龙井、福建铁观音、安徽黄山毛峰等具有高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的知名品牌。

3.3企业规模较小,市场分工不明,缺乏市场竞争力永川区有茶叶加工厂12家,大多数属小型企业,经营规模小,既管生产,又管销售,增加交易成本,多数企业靠生产销售普通毛茶维持经营,其市场开发能力差,导致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流通矛盾突出,形成永川区茶叶大量外流进行精包装或上外地品牌包装销售的现状。

3.4市场培育滞后。无序竞争突出永川区无茶叶专业市场、茶叶批发市场和专业的营销人员,这与“西部茶城”的地位极不相称。茶叶销售与新型流通业对接滞后,市场开拓不力,宣传意识较差;茶叶质量体系建设和茶叶地方标准的制定滞后,产品良莠不齐,以次充好,竟相压价,存在无序竞争现象,易导致永川茶叶的信誉下降;外贸市场的开发尚属一片空白,少部分产品外销尚属搭车销售。

4永川区茶叶产业发展对策

4.1发展思路

2009年到2015年,围绕基地、加工、品牌等关键环节,突出重点,全面实施“56111”工程,即培育云岭茶业、玉琳茶业、又一舂茶业、永荣茶厂、石笋山茶业5家农业龙头企业,发展333.33hm2以上的茶叶核心镇6个,建成0.66万hm2茶园基地(其中无公害茶园基地0.46万hm2,绿色食品茶园基地0.13万hm2,有机茶园基地0.07万hm2),培育一个全国知名品牌,把永川打造成名符其实的“西部茶城”,实现茶叶总产量1万t,总产值3亿元,名优茶比例达50%。

4.2主要措施

4.2.1抓基地建设,促进规模发展

按照永川茶叶发展规划,以位于箕山、阴山、云雾山、巴岳山四大山脉的胜利路、大安、永荣、红炉、双石和何埂等镇为核心,新建0.26万hm2优质茶叶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宝峰、金龙和陈食等镇街发展。通过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搞好土地流转,引进、培植、扶持一批产、供、销龙头企业和业主,特别是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茶叶规模化发展。

4.2.2抓品牌建设,重点打造名牌

为了发挥永川茶叶的特色和优势,根据永川各品牌的市场占有份额和发展前景,突出永川茶叶早、特、优的特点,确定“永川秀芽”这一知名品牌为全区名优茶统一品牌进行重点打造。按照体现特色,融地方性、知识性、纪念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要求,加强对“永川秀芽”生产、销售和发展的管理,促使“永川秀芽”品牌形象、质量标准、产品包装、销售价格和对外宣传的“五统一”,努力将“永川秀芽”打造成全国知名茶叶品牌。

4.2.3抓产品开发,延伸产业链条

(1)大力发展茶叶精加工:茶叶精加工是茶叶“身价倍增”的关键环节,通过政策扶持,积极支持引导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提高标准化水平,提高名茶比例,进一步提高茶叶品质和产值;(2)重点抓好茶叶深加工:引进茶叶深加工生产线,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为适应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的要求,有选择地开展茶叶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开发药茶、保健茶系列产品及市场。

4.2.4抓市场建设,拓展销售区域

(1)加快市场建设:通过多元投资,面向国内招商引资,吸引民间资本,采取滚动式开发,在茶城内设立大型交易市场,开通电子商务网站,开展网上交易,成立茶文化研究中心、茶科研中心和茶质量检测中心,将永川建设成为规模大、功能全,集茶叶贸易、旅游观光、茶文化和茶科研为一体,面向国际市场的中国西部茶城;(2)大力拓展市场:在稳步推进江浙、成都和重庆等名优茶市场的基础上,抓住北京、上海和山东等茶叶主销区绿茶热销的大好形势,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扩大永川茶叶的市场份额;(3)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积极创造条件,力争永川区茶叶企业取得茶叶自营出口权,努力拓展海外市场。

送女朋友茶叶茶叶的药用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