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知识全集:一些可以当做谈资的茶叶小知识

2020-11-07 08:14:23热度:254°C

一些可以当做谈资的茶叶小知识

这一期为大家介绍茶叶的故事?我是在高中才比较专业一点的接触到茶业?但后来却渐渐爱上了茶叶?它是饮料却高于饮料?里面有自然的味道?有天地间的气息……中国有六大茶类。可能是他的味道能让更多人喜爱吧,我自己觉得经常喝大红袍的人都很有钱,红茶:这是小编自己最喜欢的茶类,可能是因为红茶独特的高甜、高香的特点吧?喝起来有一股子甜甜的烤红薯味儿~白茶?是前几年炒起来的一种茶:一年茶?黄茶:的工艺使茶色,汤色都变黄,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普洱茶了。他们制作奶茶和酥油茶都离不开黑茶:为什么有的茶是绿的“听说还有紫色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反正我是没见过,颜色不同就是因为茶叶的发酵程度不同造成的?下面这张图就是一个很直观的反应茶叶发酵程度的展示?是不是有一种越来越烤焦的感觉~哈哈哈哈哈哈哈:那喝起来又是什么感觉呢。绿茶。正常的滋味?很快转为浓烈、醇爽、醇和、平和等滋味,有收敛性、回味爽快回甘?【回甘是说喝完茶嗓子眼会有甜甜的感觉?青茶?香气浓郁。入口甘甜的主要特点?清饮口感清香醇和?香气清高爽口?入口之后觉得茶汤?强劲而浓郁?饮后喉间有久久不去的回味感?【花蜜味?炒米香?豆香?玉米香?咖啡香?果香?花香等不同香味?黑茶?它刚入口时甜、润、滑、顺:味道浓烈但不油腻,茶至口中带有纯甜滑爽,似乎一入口即化,茶到后期依然清甜爽口。绿茶:【龙井】 特级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龙井是地名,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碧螺春,【恩施玉露】产于湖北恩施市南部的芭蕉乡及东郊五峰山,玉绿?因其香鲜爽口:外形条索紧圆光滑,色泽苍翠绿润,红茶。属红茶类?与人工小种合称为小种红茶,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亦称红茶鼻祖。黄茶,【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故名君山银针,属于黄茶。乌龙茶,铁观音,也是茶树品种名,铁观音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七泡有余香之誉,【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中国特种名茶”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岩韵。黑茶。

茶叶知识书籍下载哪里有免费的!

很难找。

茶叶知识大全

茯砖茶属六大茶类中的黑茶类的一个最具特色的,传统的茯砖茶是典型的全发酵茶。

安化茯砖茶是什么茶,2018安化茯砖茶知识大全

茯砖茶属六大茶类中的黑茶类的一个最具特色的,金花并不是茯砖茶独有,至少冠突散囊菌已在其他陈茶内发现过。传统的茯砖茶是典型的全发酵茶,也归类于后发酵茶。

茶学的典籍介绍

一、古今茶学典籍概况 从中国唐代陆羽在公元780年第一本《茶经》问世到1991年陈宗懋主编《中国茶经》出版共经历了1200多年。各朝各代都出版了不少茶书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内容丰富,作者队伍从皇帝到平民,这一时期出茶书13种,以陆羽的《茶经》最著名,它全面总结了唐代及以前有关茶叶的知识与经验,生动地描写了茶叶的生产、品饮、茶事,深化和提高了饮茶的深层的美学和文化内涵,被称为古代茶事的百科全书。《茶经》以后又有裴汶的《茶述》、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苏庚的《十六汤品》、温庭筠的《采茶录》,但大部分是专题性论述。如张又新的《煎茶水记》主要讲泡茶用水。这一时期出茶书31种,总览其书,特点是地域性和专业类的茶书多。除《大观茶论》和《补茶经》外,如《北苑茶录》是专讲建安茶的,《茶具图赞》是专讲茶具的。这时期的茶书以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最为著名,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300多个皇帝中惟一一个写茶书的人。宋代斗茶成风,《大观茶论》中详细记载了程序繁复、要求严格、技巧细腻的斗茶。除《大观茶论》,还有丁谓的《北苑茶录》、蔡襄的《茶录》、沈括的《本朝茶法》、唐庚的《斗茶记》、桑庆的《续茶经》等。明代是中国出茶书最多的年代。明代是“开千古饮茶之宗”的改革发展时期,特别是废团茶、倡散茶的改革,对中国的制茶发展、名茶生产有很重要的意义。改革呼唤茶人写出适合时代需要的茶书。明代茶书有三个特点:一是重视前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也注重收集前人的资料,如朱佑槟的《茶谱》就是收集前人论茶之作,屠本的《茗芨》就是摘录陆羽《茶经》、蔡襄《茶录》等十几种茶书编成的。林大绶则把张又新的《煎茶水记》、欧阳修的《大明水记》及《浮槎山水记》等编辑成《茶经水辨》;对前人的茶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就反对蒸青团茶掺以诸香,独倡蒸青叶茶饮法。三是修改删节前人的典籍比较多。喻政的《茶书全集》就是编辑增删了别人的茶书汇编而成的。明代的茶书是抄袭与创新融会在一起,与时代紧密结合的。从最后的一代封建王朝灭亡到现在可分为两个阶段。茶文化陷入低潮,仅出了10种书。其中一本还是翻译美国人威兼·乌克斯的《茶叶全书》。这10本书中就有3本是当代茶圣吴觉农亲自写的,他还组织翻译了《茶叶全书》。这一时期茶文化开始恢复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茶文化空前繁荣,成为中国历史上茶学发展的最好时期。这55年间据不完全统计共出茶书600多种(包括港台出版的茶书),涉及教育、食品、医药、伦理、哲学等多方面。中国茶书隋唐五代出版了13种;宋元出版了33种;明代出版了68种;清代出版了17种;现当代出版了600多种;二、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茶书经典唐代,介绍《茶经》、《煎茶水记》。宋代,介绍《大观茶论》、《茶录》。明代,(即《茶录》、《茶谱》、《茶疏》、《茶解》)中的《茶疏》。清代,介绍《续茶经》。介绍《中国茶经》、《中国名茶志》、《中国茶叶大词典》及一套茶叶丛书。公元780年写成,全书分上中下三卷,本书从各方面总结论述了唐以前及唐代中期的茶学。是寺庙中的小和尚,天宝十年(742)与礼部郎中崔国辅相识并得到资助进行了茶叶考察,从学习、考察到《茶经》写成前后用了38年。陆羽由弃儿变成了举世闻名的茶叶专家,茶圣”死于唐贞元末年(804)。主要内容说陆羽在考察茶叶的同时考察了全国的名泉名水。排出了20个泡茶最好的名泉,为增加名泉的可信度。书中还写了一个陆羽认水的故事,路遇陆羽,请陆羽品茶,命军士以江中取南零水,到岸时桶中的水剩了一半,军士怕主人责怪,陆羽尝水后说。陆羽把桶中水倒掉一半再尝,李季卿方知原委。张又新。喜欢饮茶评水,宋代皇帝赵佶编著。正文分产地、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别、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茗、外焙等20篇,对于产地、采制、烹调论述得非常详尽。在色香味的审评中。《大观茶论》比陆羽的《茶经》更清楚详细,在茶道精神方面。陆羽提出了,而赵佶提出了”这是宋代品茗斗茶更加深入的客观反映”《大观茶论》的作者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徽宗赵佶,尤其是诗词书画更是有名。25岁时作《桃鸠图》成为遗世国宝,他是中国惟一一位写茶书的皇帝,作者蔡襄。本书是作者于宋代治平元年(1051)给皇帝进的书表。宋代贡茶以北苑茶为主(产于福建建安)。蔡襄时任福建转运使。监造北苑贡茶。他曾继丁谓献龙团茶后又造小龙团献给皇帝,于是以善于识茶、制茶名震朝野。所以皇帝经常问他一些建茶的问题,但陆羽《茶经》上未论及建茶,丁谓《茶图》中只谈了采制,所以写了《茶录》上呈皇帝。全书有前序后序。上篇论茶下篇论茶器。前序是写为什么要写《茶录》。后序是写他上奏皇帝的《茶录》手稿被秘书窃去,所以修正后于治平元年五月(1064)刻于石上以永远流传,另一本《茶录》是明代张源于1595年前后写成的,分采茶、藏茶、火候、辨汤、泡法、投茶、饮茶、色、香、味、茶变不可用、品泉、井水不宜用、茶盏、拭盏布、分茶盒、茶道等23节。但文笔简洁有新意,不少内容突破了陆羽《茶经》中的提法,书中对炒青绿茶的制法写的简明扼要。并指明茶叶的品质与制茶的关系。这是茶叶加工上的一大进步,在泡茶上提出了与蔡襄不同的看法。要听其声看其汤:是放茶的次序“还提出了品茶先要温壶烫盏“在品茶时以少为贵”《茶录》对茶的色香味。对泡茶的用水、用器都提出了详细的科学论述。在陆羽《茶经》的基础上有了突破和创新,书的最后一节提出了“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张源是古代第三个提出,于是茶道大行”按10个内容分类汇编,便于读者聚观比较,并保留了一些已经亡佚的茶书资料。所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自唐以后阅数百载“业已历代不同,既烹煮器具亦古今多异,其书虽古而其法多不可行于今,延灿一订补辑,颇切实用,而征引繁富,这本书很值得一读。曾任崇安知县(现武夷市),在现代茶书中具有代表性,它是全国50多位茶叶专家,用了3年的时间编写的。全书分茶史篇、茶性篇、茶类篇、茶技篇、饮茶篇、茶文化篇及附录七大部分共160万字,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茶叶的起源和传播、茶叶的性质和功能、茶叶的品类和花色、茶的栽培和贮存、茶的品饮和礼俗及茶与文化的关系。是一部科学性、文化性兼备的经典性著作,全书不论在广度、深度,还是在精度上都具体体现了当代中国茶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有关茶文化的知识

0

有关茶文化的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