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的繁殖

2021-02-09 14:36:06热度:119°C

()树的繁殖
茶树的繁殖近来多采用扦插育苗法,过去的压条法因繁殖速度过慢,现已很少人使用。
(
)茶树生长的环境
茶树适合生长的环境条件
1.
土壤:需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土壤酸度为pH5.5
2.
雨量:雨量平均,且年雨量在1500公厘以上。
3.
温度:年平均温度在摄氏十八度~二十五度。
(
)茶树的采收
茶树种植后约三年起可少量采收,十年后达盛产期,三十年后即开始老化,此时可从基部砍掉,让茶树重新生长,再伺老化后就须挖掉重种。
(
)茶园的管理
1.
剪枝:
剪枝可抑制茶树主枝徒长,使枝条发育 均匀、萌芽整齐,扩大采摘面积、延长生产年限并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1)
浅剪枝:于前一年剪枝位置之上方3~10公分处进 行剪枝,适用于生长正常之茶树及幼木。
(2)
中剪枝:对现有树高一半进行剪枝,于茶树衰弱及 病虫害时实施。
(3)
深剪枝:在离地面2030公分处进行水平剪枝,于 茶树衰老及病虫害极严重时为之。
(4)
台刈:在离地面5~10公分处进行水平剪枝,于 茶树极其衰弱时为之。台湾地区茶树剪枝以冬至前后(约12月上旬至1月下旬)较适合,但有时为配合采收而有所 更动。
2.
茶园土壤管理
(1)
土壤改良:茶园的土壤以砂质壤土最佳,但目前各地 茶园多为粘土及粘壤土,若以掺入大量砂粒及坋粒来改良,成本过高。因此,多改 用深耕及加入团粒改良剂和有机肥料来改良茶园土壤。
(2)
茶园土壤覆盖:全省茶园目前均有70%分布于倾斜坡地, 为防止表土冲失,造成根部暴露,影响茶树生长,除将茶园筑成梯形外,更可以覆 盖方式来加强。覆盖材料有二类:一为可供给有机养分之稻草、谷壳、蔗渣、锯木 屑等;另一种可使用塑料布。
3.
施肥
(1)
肥料施用量:肥料施用量因各茶园之土壤性质、茶树品 种、树势及制茶种类而异。下表仅依据土壤性质及树龄订定施肥量基准,然对于不 同品种茶树及不同制茶种类则可适度增减。例如若要制造煎茶或绿茶,可用多一级 的氮肥,若欲制造部份发酵茶,则可用高一级的磷钾肥。
(2)
施肥时期:每年以三次为宜,第一次在春茶开始萌芽 前,第二次在春茶采摘后,第三次在六月采摘后。
(3)
有机肥料之施用:最适于茶园施用的有机肥料,以堆肥为最 佳,豆粕、花生粕有改善包种茶品质之效果,而人粪尿、猪粪尿对部份发酵茶品质 有不良之影响。有机肥适宜的施用量,堆肥每公顷为25公吨,鱼粕类2公吨,鸡粪5 公吨,其它豆粕类约4公吨。其施用方法系于春肥时一次散施,然后翻埋土中。
4.
病虫害防治:
(1)
病害:台湾地区茶树病害较严重者有茶枝枯病、 茶饼病、茶网饼病、茶赤叶枯病、茶炭疽病、轮斑病等六种。
(2)
虫害:台湾地区茶树虫害主要有茶蚕、尺护蛾类 、卷叶蛾类、毒蛾类、避债蛾类、刺蛾类、茶小绿叶蝉、叶蚋类、介壳虫类、蛀虫 类(雕木蛾、茶天牛)、地下害虫类(台湾黑金龟、羽衣蝉)。
(3)
防治:茶叶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有:选择抗病能力 较强之树种、喷洒农药、天敌防治、剪除病枝、减低茶园温度,加强通风,施用肥 料配合。茶叶海鲜茶叶周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