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喝的几种非主流新茶

2021-02-09 14:04:34热度:198°C

一、重庆产碧螺春:明前新,喝后感觉大出意外,这里还有这么好的茶是始料未及的,干茶质地紧密,外附厚厚的白色绒毛,闻之清香扑鼻,茶香间或飘出山间泥草香,亲切自然。一泡即舒展成嫩绿新芽,俱是芽尖,比较均匀,清绿泛微黄茶汤,仔细观察,杯中有明显几股透明水流,象油柱一般,互不干扰,上下翻滚盘旋,如缠绕在华表上的龙身,很中看,想来是纤细绒毛或泡出的茶油或物质作用结果。喝起来也是阵阵清香,口感圆润,也较耐泡,我惯用高的双层玻璃杯牛饮,三四泡也没问题。最奇的是此茶喝过后抽根烟,口腔里能感觉到很明显的芳香,中有奶味回甘,前段我发过言,就此请教过坛里各位高手,似乎还没有满意的答案。据说重庆最好的茶地和茶厂是监狱茶厂,此茶亦是,送茶的朋友说厂里还生产龙井、毛峰、毛尖等多种绿茶,这里原茶质量上乘,但名声不大,每年多为江淅厂商订购,套牌出售,据说这种现象在西南、中南一带十分普遍。于是为内地受到沿海盘剥而惋惜,也知道了以后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从江浙诸多名茶土地里生长出来的茶叶,就不敢说是那里产的茶了。还有就是这些茶都是出自罪犯之手哦!听惯了什么美女、茶娘纤纤玉手采摘才为上品,初闻也是惊诧,也许这其中上好的茶叶也应该出自漂亮女囚之手吧,呵呵……

二、四川的两种苦丁茶――“青山绿水”和“苦丁茶王”。多年没有喝过苦丁茶了,小时候喝的青城山苦丁,印象中质地很粗糙,黑黑的叶子,喝起来很苦,虽也有些回甘味,但那时候很不习惯那种味道,后来就不喝了,不过那时感觉苦丁茶倒是很解渴。今年在成都偶尔喝到叫“苦丁茶王”的,不禁叫绝(可能是孤陋寡闻的缘故吧),干茶为两三片均匀大叶拧结而成,黑中透绿,初看象短小的枯树枝,一般泡一根即可,要浓的也最多三根。掺水一泡才显出神奇,“树枝”逐渐展开,叶片相互映衬飘在杯中不沉,很好看,汤为淡绿色,十分清澈透明,毫无杂质,喝起来也很苦,不过回味甘甜,口感圆滑舒服。多年不喝苦丁,现在对这种苦好象很是习惯,还有些一喝上瘾的感觉,也许是随年龄增长,经历多了,也能“吃得一些苦”了吧。“青山绿水”味道如出一辙,但干茶是一般绿茶制法,小芽或大叶切细切截短成,茶汤是真正的碧绿色,色如其名,是我见过最绿的汤色。本来喝过许多茶,包括咖啡,对我都没有提神的效果,喝苦丁却感觉很带劲!现在每逢有机会去成都都要邀友人去茶楼喝这两种茶,聊天。

三、诸暨石笕茶。手头是友人从当地捎回的新茶,形状与制法和龙井类似,也呈旗或枪形,干茶闻起来也带有龙井的焦香味(炒栗子味),不似龙井那般浓,其中还有新茶的清香。这批茶好象炒过了些,青黄色中带有些焦黑色,大小不甚均匀,带梗,观感一般。泡后感觉倒还不错,味感强于观感,沉底很快,口感比较清新爽滑,有回甘,汤色黄绿,比较干净,也有些龙井的味道。就是不怎么耐泡,头两泡后就淡下去了。不过问过友人,以其七八十块的价位来说,此茶还算有些超值呢!包装袋上说:“其茶,外形挺秀绿翠,香味鲜嫩,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细嫩成朵”似乎有些言过其实,也许喝的不是其上好的档次吧。联想到作为产品的包装(广义的)这种描述好象也是随处可见,凡绿茶都可这般宣传,看不出此茶的特点。这种情况好象在内地或其他地方一些不大知名的茶叶包装上比较常见,其实有些茶质量是相当不错的,就是由于包装宣传不当,提不起知名度也买不起价,只有吃亏。可见,内容与形式同样重要,且要内外统一才好,同一种茶不同档次不仅以价格区分,如能抓住特点有不同的客观描述,会给人以较高的诚信度。清茗不是在做茶吗?如有自己产品,建议不妨也在这方面用点心思。

四、湖南“石门银峰”和“东山毛尖”。前者也是今年喝茶的一个惊喜,此茶据称产自云雾山中,气候湿润,土质肥沃,无污染,宜产茶。喝的是明前茶,形状呈针形,大小长短均匀,外观附白色绒毛,内透清绿,闻之清香宜人,似前面说的重庆碧螺春(只是“重碧”更为短小且卷曲)。泡开后亦是舒展为鲜嫩生动的新芽,看起来很自然,绒毛均匀布于淡绿微黄的汤中(有起浮但不成柱状,油质感不及重碧),很好看,可惜的是采摘手法不是很精细,展开后,有些芽状不是很完整,断芽较多,但不影响口感,也是比较清香圆润,有质感,回甜感较浓(本人较喜欢清香味的,不太喜欢龙井的特有的栗香味),与去年朋友送的据说1200多元的龙井相比整体口感差不了多少,但价位估计会相差甚远了。耐泡,四五泡后仍有余香,回甘却因积蓄不散而更加别有风味。袋底碎渣较多也是它的遗憾之一,与好的江浙茶相比,内地这些好茶在细微处体现了差距,这其实也是包装方面的欠缺了,正如同是千年古镇(城),同样保留了许多传统(建筑、风俗等)极具价值的东西,但内地的(如重庆的磁器口和湖南的凤凰古城)较之于江南一些古镇从名气相差甚远了,这里面除了性格粗犷与细腻的差别外,也有个包装宣传与内涵的挖掘功夫差别了,内地一味强调一切保持原始风貌,看后总觉有些残破与落伍;而江浙一带古镇特别是名气大的据当地朋友介绍几乎无例外地进行了重新粉刷修理(有些甚至局部重建),包装后推出(其中浙江方面的意识似又强于江苏,江苏的朋友谈起也常愤愤不服气)。言归正题,这个茶的包装更是令我遗憾,很简单,除了什么无公害无污染之类套话外,对于茶的介绍只有一句:“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跟没说一样,真是令人哭笑不得!更可笑的是,简单包装上倒没忘了印上一句“精制礼品,名贵大方,超凡脱俗”!恐怕再印上什么“帝王之尊”也买不起价钱,很可惜!至于“东山毛尖”,不想多说,茶本身除较新鲜外自我感觉较之于银锋差很多,但包装意识强得多,比较漂亮,介绍详细,直观引人,还有苏辙的诗证。送茶的朋友不怎么喝茶,说这两种茶都是当地最好的,价位也处于同一档,想来功过全在包装上了。遇上我等不入流的茶客,两种茶同时摆在面前,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推广商品茶与茶文化挖掘,任重而道远哦!哈……

茶叶袋定制纳雍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