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翅目象甲类

2021-02-09 13:18:10热度:127°C

绿鳞象甲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5~20毫米,体粉绿色,少数灰黑色或粉黄色,活动力强,爬行迅速,稍有惊动即假死落地(假死习性)。卵椭圆形,黄白色。幼虫体长15~17毫米,体肥多皱纹,乳白色,无足。蛹黄白色,长约14毫米。
  发生规律: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园表土内越冬,翌年4月初开始陆续化蛹和成虫出土。广东、广西盛发期为4~6月,其他茶区以6~7月发生最多,8月人土产卵,但广东、广西等茶区因气温适宜,冬季仍有成虫为害。一般幼龄茶树比成龄茶树受害严重,近山边、树林边及杂草丛生的茶园为害也严重。
  防治方法:(1)此类害虫均具假死性,故可进行人工捕捉。选择被为害的茶丛(叶片有缺刻状),在树冠下铺垫塑料布,摇动茶树,将掉下的成虫集中杀灭。在人工捕杀之前先将杂草锄干净,可不用铺塑料布,直接摇动茶树,让成虫掉在地上进行捕捉。(2)结合茶园冬、春耕作杀灭幼虫和蛹,每亩(667平方米)可用95%的巴丹300克拌土施于树冠下,然后翻松土壤。(3)药物防治 象甲成虫抗药能力很强,在成虫盛发期用90%的敌百虫、50%的敌敌畏500倍稀释液、90%的巴丹、2.5%敌杀死、50%的倍硫磷、50%的马拉硫磷、50%的辛硫磷800~1000倍稀释液、10%的天王星乳油3000倍稀释液、20%的杀灭菊酯、10%的联苯菊酯4000倍稀释液喷杀,由于成虫有假死性,故喷药时,树冠和茶丛下面的地面均要喷湿。

桔灰象甲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0.94~1.02厘米,密披淡褐色或灰白色鳞毛,头管粗短,黑色,中部纵列一条凹沟,鞘翅基部灰白色,中部横列一条灰白色斑纹,有假死习性。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l代,少数两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幼虫在土中越冬。成虫在广西桂林3月中旬羽化出土,4~5月发生最多,其他茶区以5~6月发生最多,卵产于两叶片重叠处,成块状,幼虫孵化后落入土中。
  防治方法:此类害虫具假死性,故可进行人工捕捉。选择被为害的茶丛(叶片有缺刻 状),在树冠下铺垫塑料布,摇动茶树,将掉下的成虫集中杀灭。在人工捕杀之前先将杂草锄干净,可不用铺塑料布,直接摇动茶树,让成虫掉在地上进行捕捉。结合茶园冬、春耕作杀灭幼虫和蛹,每亩(667平方米)可用95%的巴丹300克拌土施于树冠下,然后翻松土壤。药物防治,象甲成虫抗药能力很强,在成虫盛发期用如%的敌百虫、50%的敌敌畏500倍稀释液、90%的巴丹、敌杀死、50%的倍硫磷、2.5%的马拉硫磷、50%的辛硫磷800—1000倍稀释液、10%的天王星乳油3000倍稀释液、20%的杀灭菊酯、10%的联苯菊酯400倍稀释液喷杀,由于成虫有假死习性,故喷药时,树冠和茶丛下面的地面均要喷湿,以杀死成虫。

茶子象甲
  又名茶子象鼻虫。属鞘翅目象甲科。全国多数产茶省有分布,尤以湖南、贵州等省老茶区发生较重。除为害茶果外,尚为害油茶果。幼虫在茶果内蛀食种仁,引起果实中空,幼果脱落,成虫亦以象鼻状咀嚼式口器啄食茶果,影响茶果产量和质量。成虫还能取食嫩梢表皮,使嫩梢枯死。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7~11毫米(不包括头管),黑色,稀覆白色鳞毛。头半球 状,前端延伸成细长弯曲的管状喙,咀嚼式口器着生在头管前端。触角膝状,着生在头管的1/3~1/2中间。前胸半球形,散生茶褐色鳞毛和点刻。小盾片密生白色鳞毛。鞘翅上多白色鳞斑,各有10列纵沟。卵长椭圆形,黄白色。幼虫成熟时体长约11毫米。头黄褐色,体黄白色,肥胖多皱,略作“C”形弯曲,足退化。蛹体长约10毫米,黄白色,腹末有短刺1对。
  发生规律:二年发生1代,以当年幼虫和先年新羽化的成虫在土内越冬。越冬成虫于翌年4月下旬陆续出土,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成虫盛发并产卵幼果内。幼虫在果内孵化即取食果仁,9~10月间陆续出果入士越冬。越冬幼虫在土中直至第二年10月化蛹,蛹经30天左右羽化为成虫留在土内越冬。
  防治方法:(1)深耕灭虫。结合茶园深耕,翻转土壤,抑制其发生。(2)捕杀成虫。利用成虫假死性,先在树下放塑料布,振动茶树,集中捕杀。(3)适时采收茶果。在茶果基本成熟、不影响发芽率的前提下,适当提前采收茶果、摊放在水泥坪上,待幼虫出果后集中消灭。(4)药剂防治。发生严重的茶园,可在成虫盛发期喷药。可在下午至黄昏喷施80%敌敌畏、90%敌百虫、50%马拉硫磷、50%倍硫磷、50%辛硫磷、90%杀螟丹800~1000倍液,或10%天王星3000~3500倍液。喷药时注意将地面喷湿。土壤施药可用95%杀螟丹每亩0.2~0.3千克拌土撒施。

茶叶可以敷眼睛吗金萱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