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分布在全国各
茶区,主要为害茶苗。多在1—2年生实生苗和扦插苗的根部发生,主根、侧根上生出瘦瘤状物,又称虫瘦。大的似黄豆,小的似油菜籽,黄褐色,表面粗糙,有的几个瘦瘤聚在一起,须根少或无,病根畸形。扦插苗染病,病根多密集一团,组织疏松易折,地上部瘦小,叶片逐渐变黄,严重的落叶,造成全株枯死。病原 Me10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 称南方根结线虫和M.arenaria Chitwood 称花生根结线虫,均属植物寄生线虫。为害茶树的根结线虫,我国已发现4种,其中主要是上述2种。 形态特征 参见花生根结线虫病。(又称花生根瘤线虫病。俗称地黄病、地落病、黄秧病等。二龄幼虫侵入花生的幼嫩根尖,形成不规则形根结,线虫钻入花生根部中柱造成根液渗流,损耗养分,易引起次生病害。根结线虫定居取食旱刺激根细胞增生,连续为害新根根尖,使次生根结成团(根结团),吸收养分困难。病株生长缓慢或萎黄不长,植株矮小,始花期叶片变黄瘦小,叶缘焦枯,提早脱落。花小且开花晚,结果少或不结果。线虫还可侵害果壳、果柄和根颈,果壳受害形成乳白突起的小瘤,后虫瘤呈褐色疮痂状,但较少见。果柄和根茎形成葡萄状虫瘤簇。 病原 花生根结线虫主要有两个种:Me10idogyne hapla Chitwood 称北方根结线虫和M.arenaria(Neal) Chitwood 称花生根结线虫,均属植物寄生线虫。前者雌虫梨形或袋形,排汇孔位于口针基球后,会阴花纹圆至卵圆形,背弓低平,侧线不明显,近尾尖处常有刻点,近侧线处无不规则横纹。雄虫蠕虫形,头区隆起,与体躯界限明显,侧区具4条侧线。头感器长裂缝状。幼虫体长347-390μm,头端平或略呈圆形,头感器明显。排泄孔位于肠前端,直肠不膨大,尾部向后渐变细。花生根结线虫 雌虫乳白色,梨形,大小405-960μm,口针基部球向后略斜,会阴花纹圆 或卵圆形,近尾尖处无刻点,近侧线处有不规则横纹,有些横雠伸至阴门角。雄虫细长灰白,头略尖,尾钝圆,导刺带新菜,大小1272-2226×35-53(μm)。幼虫体长448(μm)。幼虫体长448μm,半月体紧靠排汇孔前,直肠膨大,尾部向后渐细,末端较尖。 )此外还有从M.javanica Chitwood 称爪哇根结线虫及M.thamesi Chitwood 称泰晤士根结线虫。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幼虫在土壤中或卵和雌成虫在根瘤中越冬。翌春气温高于10℃,以卵越冬的在卵壳内孵化出1龄幼虫,蜕皮进入2龄后从卵壳中爬出,借水流或农具等传播到幼嫩的根尖处,用吻针穿刺根表及细胞,由根表皮侵入根内,同时分泌刺激物致根部细胞膨大形成根结。这时2龄幼虫蜕皮变成3龄幼虫,再蜕1次皮成为成虫。雌成虫就在虫瘦里为害根部,雄成虫则进入土中。幼虫常随苗木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土温25—30℃,土壤相对湿度40%一70%适合其生长发育,完成一代约需25—30天。生产中砂土常比粘土发病重。三年以上茶苗转入抗病阶段。防治方法 (1)选择未感染根结线虫病的前茬地建立茶园,必要时先种植高感线虫病的大叶绿豆及绿肥,测定土壤中根结线虫数量。(2)种植茶树之前或在苗圃播种前,于行间种植万寿菊、危地马拉草,猪屎豆等,这几种植物能分泌抑制线虫生长发育的物质,减少田间线虫数量。(3)认真进行植物检疫,选用无病苗木,发现病苗,马上处理或销毁。(4)苗圃的土壤于盛夏进行深翻,把土中的线虫翻至土表进行暴晒,可杀灭部分线虫,必要时把地膜或塑料膜铺在地表,使土温升到45℃以上效果更好。(5)药剂处理土壤 育苗圃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667m22—5kg,与细土拌匀,施在沟里,后覆土压实,有效期1年,但采茶期不准使用。此外还可选用98%一100%棉隆微粒剂,每667m2用5—6kg,撒施或沟施,深约20cm,施药后覆土,间隔15天后松土放气,然后种植茶苗。最顶级的
茶叶茶叶保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