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茶叶”撬动大发展
2021-02-09 13:08:30热度:178°C
2021-02-09 13:08:30热度:178°C
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区之一的南明,在这个不产茶的城区里办起了茶文化节——2007年的首届春茶品茶、2008年的中国贵阳避暑季之南明“黔茶飘香·品茗健康”系列活动,随着活动的升温,疑惑之声四起——南明不产茶,缘何要办茶文化节?
建设生态文明城区的突破口
举办茶文化节,是南明区加快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去年10月召开的第十七次党代会上,生态文明被首次写入了工作报告,贵州省第十次党代会也明确提出实施“环境立省”战略,贵阳市委八届四次全会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城区,如何发展生态产业,成为南明区决策者亟待解决的问题。2007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把茶产业作为促进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抓。南明区意识到,只要把贵州的茶叶资源优势,变成南明区发展服务业的优势,就能为南明区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平台。因此,南明区提出,通过每年举行一次大型茶事活动,“以茶为媒”促进贵州绿茶文化对外的传播和交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贵州绿茶品牌,并使之成为南明经济发展的有效突破口。
打造黔茶集散平台
举办茶文化节,旨在搭建贵州绿茶集散平台。相关文献记载,贵州作为茶树的原生地和古老茶区之一,拥有千年的产茶历史,且多种茶叶被列为贡茶。但由于贵州绿茶缺少统一的品牌,对外销售处于“各自为阵”状态,因此,每到春茶采摘时节,众多外地茶商纷纷涌入贵州,以较低价格大量收购贵州茶叶运往外地,再冠以其他品牌重新包装后高价出售,这使得贵州茶长期处于“为他人做嫁衣”的尴尬境地。
去年3月出台的《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中,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20年把我省茶园面积发展到500万亩,产茶量的增加,迫切需要一个全省茶叶集散中心来统一对外销售贵州高品质绿茶。
南明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通信枢纽,4D级现代化机场——贵阳龙洞堡机场开通了连接海内外的30多条航线;湘黔、川黔、黔桂、贵昆四条铁路干线在这里交汇,贵阳火车站、贵阳南站、贵阳东站三个铁路大站齐聚区境;正在修建中的贵阳环城高速公路,让南明融入了全国高速公路主干线的大循环中。具备这些比较优势的南明区,有条件成为全省茶叶对外销售的集散地,而每年举办的茶文化节,也为贵州绿茶赋予了具有贵州特色的文化内涵。
走品牌发展之路
举办茶文化节,是形成贵州绿茶品牌,助农增收的有效途径。据权威机构调查,近几年,我省生产茶叶每年都在2万吨左右,有三分之二被省外茶商冠以自己的品牌卖出,别人得大利,自己得小利。这使得贵州茶园的亩产值一般仅在700至800元之间,最高的也只有2000元,与江浙茶园亩产值普遍在3000元以上、高者达到5000至6000元的状况形成强烈反差,严重挫伤茶农种茶的积极性。究其原因,是贵州的茶叶生产与经营一直受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双重影响,没有实现生产与经营的有机统一,虽然有生产的优势,却难以形成市场优势。
为了扶持茶产业的发展,南明区于2008年出台了《南明区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区财政将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建立科研体系、加强茶叶专业人才的培养、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以促进茶产业发展。此外,南明区还采取资金奖励的形式,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打造黔茶品牌。其中,对被政府部门评为全国龙头企业的,将给予10万元奖励;对被政府部门评为全省龙头企业的将给予5万元奖励;对获得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的,将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获得国家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将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此外,南明区还积极鼓励企业开展与茶有关的食品的研制和开发,并与湄潭等产茶基地联系,开发以万亩生态茶园为主题的“农家乐”旅游线路,全面延伸贵州茶叶产业链,促进当地茶农增收致富。
耕耘过后就有收获。2007年,南明区有两个茶叶品牌在国内茶界异军突起:一是去年10月,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贵阳春秋实业公司的“雀舌报春”绿茶获得金奖,这是该公司在两届茶博会上连获金奖;二是去年11月在日本举行的世界绿茶大会上,南明南方茶叶有限公司的“南方采仙翠芽”绿茶,在全球170多个国家279个茶叶品牌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近年来,贵州茶城年均销售增长率达到30%以上,2007年,太升茶叶市场交易金额突破亿元。与此同时,各个茶叶产地也传来捷报,茶文化节过后,茶叶价格平均涨幅在20%左右,茶农种茶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上一篇 : 如何管理茶园的土壤
下一篇 : 沅陵茶叶五年内将发展到五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