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在一壶,多彩绘人生——访著名漫画家李滨声

2021-03-07 13:22:51热度:250°C

著名漫画家李滨声。

李滨声老师今年八十有二,身材高大,腰杆笔直,神采奕奕。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滨老”。滨老真的可谓是多才多艺。漫画,他的《夜行的故事》四联漫画被侯宝林先生改编为家喻户晓的相声作品《夜行记》;京剧,滨老号称“梨园客”,是京剧名票儿,一身唱念做打的真功夫,七十多岁还作过京剧的专场演出,宝刀不老。此外,滨老的小魔术、小把戏伸手就来。但这些都不是滨老的本职,滨老退休前和我是同行,他是《北京日报》社的记者、编辑。他说:“我没什么贡献,如果非要说我有贡献,就是一辈子在抢救抗日文物。”

让滨老谈,就不得不先说说他那把有年头的小茶壶。小茶壶就放在滨老的床头柜上,滨老说他解放前就有了这把小茶壶,一直用到现在。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茶壶原本的色彩已经被磨去,只能从边角处依稀看到原来的色彩。茶壶是镀了彩的瓷壶,色彩褪去,显露出干净的瓷白色。

现在早已退休的滨老作为首都博物馆的艺术顾问,对老北京的文化十分熟悉。去年还在首都图书馆专门讲过茶文化。滨老谦虚地说,好多事情自己都是外行里的内行,又是内行里的外行,尽管曾是老舍茶馆的顾问,而且作为首都博物馆的顾问讲过老北京茶文化的讲座,但对茶知识掌握得也不算丰富。

虽然这样说,但滨老谈起茶,真是头头是道:“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时代。神农尝百草,这是传说。茶最初是药用,后来就从药用变成一种文化,是中国人民饮膳正要。百姓喝茶那是明朝以后的事情,这好多资料上都有所记载,现在好多的茶店都印有一些小册子来介绍关于茶的一些来历和文化,这些都可以作为佐证。说起茶,不得不说的是陆羽,他写的茶经,包括:茶的种植、制作、喝茶的方式,比如煮茶、烹茶、煎茶,到明朝后才是沏茶、泡茶。打朱元璋起,大家才开始喝散茶。”

“茶,作为文化,雅俗共赏。上至帝王,到僧侣。儒释道,都很注重茶,所谓茶禅一味。茶都种在高山上,而高山上又建的都是庙,所以说庙里的僧侣清闲的时候都喝茶。茶的别名很多,有二十多个,但我能记住的不到十个。鲁迅说喝茶,有喝、饮、品之分。宋徽宗、欧阳修都对茶情有独钟。”

说起了自己喝茶的历史,他就又讲起了当时喝茶的方式:“我从小学的时候就喝茶,那时候像现在这样的暖壶是很高档的东西,“如意”牌的,一般人家是用不起的,好多人家姑娘出嫁的时候都拿它作聘礼。所以我们就用简易的暖壶,就是一个瓷壶外面编个套,茶水暖在里面,总是温的。过去喝的都是温茶,冷着喝的凉茶就是南方人喝的,北方人喝得少。”

滨老现在每天喜爱喝清茶,他说南方人都说喝早茶,实际上北方人也是,早起就喝茶。喝早茶清胃。喝清茶最好是紫砂壶,另外是瓷壶,这样的茶和壶就可以浑然一体。不论是从冲泡的角度还是视觉角度都是这样的。尽管滨老如此赞誉紫砂壶,但他对自己那把小瓷壶爱不释手,他说:“茶和养生有关系。像睡觉一样的姿势,半倚在椅子上,拿着我的茶壶喝茶,这样可以清心。”

清茶清心,滨老的人生却是那么的丰富多彩。就像那把磨出了本色、也布满了茶渍的小茶壶,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生命中流淌着岁月的痕迹,在这斑驳的痕迹中,透出了生命本身的色彩与光芒。

李滨声,字浴非,原籍辽宁本溪,1925年出生,漫画家,戏剧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49年毕业于华北大学第三部美术系,50年代开始创作漫画。代表作有《喧宾夺主》、《夜行的故事》,其中,《夜行的故事》曾被改编为相声《夜行记》,经侯宝林先生表演后广为流传。80年代,漫画《迎客松》获“首届中国漫画金猴奖”、“中国漫画金猴荣誉奖”。并曾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京剧知识”栏目、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中国红曲学院舞美系、中国文艺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等单位讲授有关京剧造型、表演程式、脸谱美学等课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