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旅天下之东南眉目 大佛龙井(下)
2021-03-07 13:08:17热度:187°C
2021-03-07 13:08:17热度:187°C
〖调腔〗:图片,(背景音乐调腔)字幕:调腔·中国最古老的声腔
新昌人爱看戏,明成化《新昌县志·风俗篇》记载:"正月望前,市人俱出钱做灯,又做戏文通宵达旦才止","客多请鼓吹,作杂剧,颇纷华"。
调腔,俗称高腔,或高调。是新昌特有的剧种之一,风格高亢激昂,元朝统一中国后,北曲南腔相互交融所派生的一个声腔,也是我国保留至今的最古老声腔。自元代起,在很长一个时期内都是调腔的鼎盛时期,明朝中叶,随着乱弹等声腔的兴起,才打破调腔一统天下的局面。及至清未开始,由于几经战乱,艺人的流散,调腔倾于灭绝,如今,只有在新昌还保留完整。
新昌,又被称作石城,因为石头很多。在新昌,收藏奇石的人很多,赏石文化成了石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民国初年,弘一法师曾到新昌大佛寺礼佛,欣然命笔题字“天然胜竟”,旁人不解,为何用“竟”,不用“境”,大师笑答:此地石多土少也。石头构成了新昌的地脉和脊梁。
沃洲湖在新昌县城东南沃洲山下,历代文人相继往来,是唐诗之路上的重要风景区,晋罗汉僧白道猷开山,让沃洲成为时人向往的避世胜地,引得高僧名士纷至沓来。唐大和间(827~835)白寂然重新修建了已趋荒废的沃洲禅院,白居易在《沃洲山禅院记》中称"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东南眉目"之名大振。
道书记载“剡多名山”,道教历史文化名山新昌占了三座,第十五福地的沃洲山,由真人方明所治;真君殿在湖东北面的半山腰,建于宋朝末年,奉祀抗金名将宗泽。其中来历颇有些传奇色彩。相传南宋都城失火,皇帝在升腾的烟雾中见一红脸将军"挑着竹篮"救火,最后将大火扑灭,经过查问,得知那红脸是宗泽,居沃洲山。皇帝便追封他为"九天司命"。
殿的后门有一高高的戏台,顶部螺旋式的藻井做得金碧辉煌,让人奇怪的是,为什么大殿里会有戏台?
原来,这里一直来都是四乡的村民赶庙会的场所。每年农历十月的十三开设庙会,五年一个大会。到了庙会的那一天,四乡村民就聚拢到真君殿,烧香,唱戏,买卖,人数多辄上万,可以想见当时热闹的情景,而如今,这里显得很清净。
“青山隐隐水迢迢”,一杯清茶,枕石听泉,吸风饮露,那些充满仙风道骨的记忆常常会唤起人们内心渴望已久的梦想。
〖观中老者〗:
“白头夫妇三更月,碧血英雄一局棋”,感慨人生不过百年……
〖片 花〗:
道教很早就开始重视茶的功用。道士们隐居幽谷深山,养生修炼,以求羽化登仙,见茶“承土壤之滋润,受甘露之霄降”,以为“仙物”,把采茶与求仙结合在一起。
据考证,历史上“茶道”最早见于唐代诗僧释皎然的《饮茶歌诮
〖片 花〗:石壁开金像
(字幕:江南第一大佛)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深藏于石城山幽谷中的大佛寺,以南朝齐梁间所凿石弥勒大佛而著称。大佛高达15.74米,系三代高僧依山崖历时30年依崖凿刻而成。奇岩突兀,古树修篁,故大佛寺又有"石城古刹"之称。
南朝文学家刘勰誉之为"不世之宝,无等之业,旷代之鸿作",作为中国早期佛教传播的发祥地,大佛寺始终以一尊江南最大的窟内巨型雕像饮誉海内外。2001年随着《笑傲江湖》热播。众多影视剧组纷至沓来,江南大佛更为世人所熟知。
“僧过不知山隐寺客来方见洞开天”,曲径通幽,步步回首,一派清凉世界,千百年来,这里名士留恋,高僧驻足,观景吟诗,讲经参禅,络绎不绝。
大佛寺开山祖昙光,隐石城53年,世寿110岁,坐禅苦修,以茶证菩提,终成正果,算是“茶禅”之祖。当年玄奘西天取经归来后,也曾在此坐禅讲法。
大凡高僧都爱茶。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又为不发之药,故被寺院僧侣作为“戒律和修养的首选”,由此形成“佛茶之风”,开了唐代茶道之先河。
“大佛茶”的称谓,最早于唐末五代后梁时期开始在新昌大佛寺一带的民间流传。据说这事与一位名叫“契此”的和尚有关,契此,实有其人,人称布袋和尚,能预言人间吉凶,预测天气变化。千百年来,在中国佛寺里供养的大肚弥勒佛,大多是照布袋和尚形象塑造的。因契此和尚施茶救人之后,大佛寺就与大佛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那位得救的农夫病愈之后,又得了如此嘉木瑞草,自然要对大佛进行敬香添烛回谢,为了报答这位救命的大和尚,大佛寺的村民还在大佛寺口开设茶亭路廊,专门为行人免费提供茶水。从此,大佛寺成了大佛茶的文化中心,寺内增设茶寮,聘专职茶头管理,供路廊茶水,举行各种佛事活动也离不开茶,大佛茶从此传开。寺内弥勒定殿东厢房还专门设立了大佛茶座,聘请
今天,新昌县名茶协会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注册了“大佛”这个茶叶商标,以“大佛龙井”名义参加国内外各种名优茶比赛,在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开办100家大佛龙井专卖店,逐步形成覆盖全国的大佛龙井品牌经营网络,鼓励农民经纪人从事茶叶经销或到县外开办茶叶销售窗口。“大佛龙井”名声远播。
〖北京老舍茶馆〗(新闻资料):连战 胡连会(照片、快门声)
2005年春夏之交,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先生来到大陆开始他的"和平之旅"。引起世人的瞩目,连战先生携夫人来到位于北京前门西大街的老舍茶馆,参加了茶馆举行的"品大佛龙井,赏传统曲艺"活动,老舍茶馆不但在京城妇孺皆知,即使在国外也是声名在外,所用茶叶自然是上等精品,服务员向连战介绍了茶宴头道茶来自浙江新昌的"大佛龙井"茶,连战先生和夫人一边在袅袅的茶烟里细细品味大佛龙井茶,一边聆听悠悠的京韵乐典,陶然其中,并欣然题词:"振兴茶文化,祥和两岸情"。对"大佛龙井"茶的钟爱之情跃然纸上。
新昌,山灵水秀,终年雨量充沛,气候温润,自古以盛产"剡茗"而名扬天下。李肇在《国史补》中记载的全国名茶中“剡溪茶”为上品。
新昌多山,东南山区,云雾袅绕,地势高寒。穿岩十九峰、十里潜溪,千丈幽谷草堂问茶,清秀自然的田园风光和丹霞地貌下的峰林竹海赋予新昌独特气质,也是独特的宜茶环境,所产名茶可与西湖龙井茶媲美。
新昌的产茶历史已有1500年。历宋元明清各代,一直是产茶大县,宋崇宁元年(1102年)新昌被朝廷列入置场榷茶的全国39个州县之一。历史上曾产红条茶、红碎茶、老青茶、烘青。十九世纪中后期,由于珠茶风靡茶坛,珠茶逐渐代替其他茶类成为重要的出口名茶。茶叶运往宁波、上海等地远销东南亚地区及欧美等国。从晚清以来一个多世纪,新昌的茶叶经历了百年起伏兴衰的过程。
在新昌,民间有“南茶北酒”之说。“茶之为民用,等于盐米。”茶叶在新昌的农业中占很重要的地位。
近些年, 新昌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茶叶作为主导产业优先加以培育,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大佛龙井的推广付出了很多,
〖采访程晓帆〗:
2000年适时实施茶叶良种化改造工程,等各项扶持政策。出台了加快茶叶产业发展政策,通过对基地建设、市场开拓等全方位扶持,取得很好的成效。成为全国茶叶标准化示范县、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茶叶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绿色产业,茶农受益最多:
〖采访茶农〗:谈自己经营茶苗基地的收获
〖采访梁焕兴〗:双目失明的炒茶人,
〖采访程晓帆〗:
茶 香叶 嫩芽 慕诗客 爱僧家……
自古文人雅士、俗家僧道皆爱茶,更爱大佛龙井茶,中唐诗人元稹的这首流传甚广的《一至七言诗》,大佛龙井就象这首诗一般香醇、自然,广为流传。
上一篇 : 杭州梅家坞小翁姑娘的茶缘·茶事
下一篇 : 茶旅天下之《壶中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