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茶教父”——张俊修

2021-03-06 14:07:19热度:154°C

张俊修,60岁,工龄43年,入党40年,大专学历。二等乙级伤残军人。现任广东省食品(医药)行业协会党委书记,省食品行业协会会长,省政协委员。(资料图片)

30余年改革开放,广东省直机关活跃着18万名党员的身影。今年,将从中选拔50位优秀党员,树立10位模范典型,献礼建党90周年。此次参评的优秀党员,个个一身正气,大都建功业于庙堂之内。而当中也有这么一位“奇人”,他处行业江湖之远,正气之中更多了一分江湖侠义之气,他有一个名动江湖的绰号——“凉教父”。此人就是省食品(医药)行业协会党委书记,省食品行业协会会长,省政协委员张俊修。

“凉茶教父”一说,是从网络上传扬开来的。上百度搜索“张俊修”一词,搜出63300篇相关文章,三分之二都涉及“凉茶”这一话题。凉茶,在近几年来经历了数十场硬仗、恶仗、翻身仗。风风雨雨的背后,始终活跃着这位祖籍山东的退役老军人的身影。他敢爱、敢言、敢出“鬼主意”,将备受争议和质疑的凉茶和凉茶文化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当记者沿着线索调查,发现此人实与广东食品30年发展有着莫大的关联。现在,让我们走进这位“教父”的世界,重走这段波澜壮阔的行业发展史。

【凉茶这江湖】

还是从凉茶说起。

凉茶指的是能清热下火的茶。它在广东无人不知,是广东人食谱上的常客。但当“凉茶”的脚步迈出广东文化圈时,却不断遭到外界的质疑和批判。

2005年3月,一名“职业打假人”以王老吉中含夏枯草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构成事实上的欺诈行为为由,在北京的法院向生产红罐王老吉凉茶的广东加多宝食品饮料公司提起诉讼。

紧接着,该打假人又向广东省卫生厅监督部门举报,称黄振龙、金葫芦等6家凉茶企业的产品宣传有“清凉散热、解暑祛湿”等防病保健功效,涉嫌违反《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和《广告法》,大有一网打尽,将凉茶赶尽杀绝之势。

广东人喝凉茶都喝了上百年,怎么就一下子出了如此多的问题?众凉茶饮料生产企业无不手足无措。凉茶突然被推向生死存亡的边缘。

为了生存,凉茶企业除了应战,别无选择。王老吉以“夏枯草是药材不是药物”和一份经广州中医药大学专家论证证实“王老吉”可安全食用的鉴定书向法院进行辩解。最终法院认为原告未能证明“夏枯草”有毒副作用,也未能证明饮用“王老吉”凉茶对人身构成损害的侵权事实,驳回了起诉。

但是问题远没有结束,一场抗日持久的“凉茶名誉之战”才刚刚打响。

熟悉张俊修的人称,作为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掌门人的张俊修,对此次事件有着高度警觉和深刻反思: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下,凉茶的材料、凉茶的产品宣传形式,均有违法违规之嫌。必须要为这种承载了民族古老文化智慧的饮品找出一条合法生存的路子。

“认定凉茶为‘食文化遗产’,将这种民间流传下来的技艺和文化保护起来!”曾参与凉茶“申遗”的人士告诉记者,这是当时张俊修构想出来的“凉茶拯救计划”。协会随即依据《广东省食品(饮食)文化遗产论证认定标准》,建议省食文化遗产认定领导小组迅速启动相关的认定程序。

2005年8月,经过协会积极组织材料申报和有关部门的认真考证,凉茶被认定为“广东省食文化遗产”。

张俊修这一着打响了头炮。2005年9月,凉茶有了机会集中亮相第二届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

当时还传有一段佳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巡馆时遇上了扑面而来的凉茶,品了一口后,他好奇的问:“广东的凉茶怎么是热的?”但当他听取了张俊修等的汇报之后,连声叫好:“将千百年的凉茶认定为食文化遗产,你们办了件大好事!”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也提出“加大凉茶文化传播,做强做大凉茶产业”的要求,为置死地而后生的凉茶鼓足了奋进的勇气。

2006年2月,广东省文化厅、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三方联手,共同申报凉茶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当年5月20日获得国务院批准。凉茶从此受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世界非物质文化保护公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的永久保护。

自此,凉茶产业迈上了快速上行通道。2006年凉茶饮料产量实现300%速度增长,达到近400万吨,超过了可口可乐在中国大陆市场的销量;第二年第一季度实现190%速度增长,达98万吨,凉茶连锁店超过一万家。到2010年凉茶的年销量已经增至2500万吨,超过可口可乐的全球销量。

【王老吉超限战】

虽然凉茶已经成功申遗,获得国务院的认定,但是对凉茶的质疑之声仍然接连不断,五年间,竟打了28场官司。

2009年5月,“余震不断”的凉茶业再次经受“特大地震”。

5月初,职业策划人叶征潮在杭州市江干区法院提起诉讼,指王老吉应在包装上标注不适宜人群,并表示多名医生认为他的胃溃疡与饮用王老吉有关联。

5月11日,国家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指出王老吉的部分成分和原料(主要指“夏枯草”)不在卫生部公布的允许食用的药材名单之列。消息一出,国内外舆论直指王老吉“添加门”,企业一时四面楚歌。

国务院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配方和材料却仍受到国家卫生部的否定。而夹在中间的王老吉却陷入了舆论的漩涡。

5月12日上午,浙江、上海、大连、成都等多地有部分超市准备将王老吉下架,当地的经销商则要求退货。形势千钧一发,加多宝集团和广州王老吉药业,却一直对外保持沉默。

但张俊修非常焦急。当时有媒体戏称“皇帝不急太监急”。据报道,11日晚上张俊修得知消息后,立即决定于12日下午3时召开有100多家媒体参加的新闻发布会。

据当时媒体报道,会上王老吉凉茶的生产企业无一到会,全程由张俊修主持。他向媒体出具了国家卫生部2005年《关于普通食品添加夏枯草有关问题的请示》的批复,指出王老吉凉茶饮料是经卫生部批准生产销售的合法产品。同时,他还出示了将夏枯草明确列为野菜的《食物成分表》(1993年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和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共同编著),证明夏枯草是可安全食用的野菜。

5月14日,卫生部新闻办公室表示:“王老吉凉茶是依法备案和销售的产品。”

“添加门”事件就此平息。而通过国内外媒体的快速传播,这一次事件成为了对凉茶的最大、最严重、但也是最后一波质疑。

从2005年到此,全国大大小小和凉茶有关的案子已出现了28起之多,但已经审结的全都以凉茶胜诉告终。张俊修在这场“持久战”中得到了“最仗义的秘书长”的美誉。

网上有人认为,凉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张俊修怀着一腔传承民族文化的理想和热情,以坚韧的精神意志,协助凉茶企业击退了28起诉讼。而当凉茶的配制工艺确实有违现行法律法规时,他于凉茶被众口铄金之际,巧妙地运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尚方宝剑和国家行政部门的权威认定,成功翻盘,表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

王老吉遭遇多次打压,每经受一次却膨胀一次。“添加门事件”过后,王老吉顺利完成全球铺市,成为全球最大的罐装饮料企业。这再次证明了张俊修没有“保错”人。

亦有分析人士指出,及后的霸王洗发液,在受到“二恶烷”事件影响后,随即获得“中药世家”的认定,亦是出自张俊修手笔。他的一系列企业危机管理手法,已被学界奉为经典案例走上讲坛。

【一个创意促成一项国策】

在惊涛骇浪般的“凉茶保卫战”中,张俊修以“凉茶教父”走上媒体的前台,成为了公众人物。的确,张俊修成就了凉茶,凉茶也成名了张俊修。

但当我们细查30年广东食品行业、乃至全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史,却发现张俊修早从90年代起,就已是这个行业发展的幕后推手。

时间倒回80年代末、90年代初。广东食品行业正经历着“迷惘的年代”。

1991年底,国务院停止了评优创奖工作。广大企业对质量管理工作一片茫然,甚至出现了全面撤销质量管理办公室、质量部的局面。企业彷佛成了地上撒野的孩子,不知如何控制质量、打造品牌。

彼时还出现了另一严峻的形势:以“可口可乐”为代表的国际食品巨头,以独资、合资形式,如潮水一般大举进入国内大陆市场,仅“可口可乐”就拟全国布点100个厂。这将给年幼的广东食品产业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整个食品行业笼罩着一种困兽犹斗的焦虑情绪。

“必须马上调研清楚各地企业情况。质量工作怎么做?企业需要的支持是什么?”据经历者回忆,张俊修当年骑着摩托车,跑遍省内各地,召开了25个座谈会,向300多位企业董事长、总经理了解真实情况。调研回来后,协会正式提出“企业要发展、产品质量要提高,必须要品牌带动”的行业发展理念。

人们常说,“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国家没有批名牌给企业,行业协会自己创造名牌让企业上吧。被形势逼急了的张俊修,在脑中形成了一个在当时的体制看来天马行空的想法。

1993年2月,与协会合署办公的原广东省食品工业办公室正式行文发动企业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开始了我省食品行业名牌产品的推荐工作。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1993年6月向社会推荐168个“广东省食品行业名牌产品”, 掀开了在全国首创并推行“名牌发展战略”的光辉一页。广东食品产业从此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广东粮、珠江水”的整体区域品牌。

至2008年,广东食品行业获国家、广东省名牌产品超过1000项,数量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广东粮、珠江水”不仅成为闻名于世的行业名牌,而且成了广东改革开放的一个代名词。

有评论认为,张俊修及其团队首创的“名牌发展战略”具有相当的超前性,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促进一个行业的发展,更在于率先打破国内企业品牌“万马齐喑”的局面,为其他省份、其他行业培育民族品牌走出了一条示范之路。

2001年,“名牌战略”正式上升为一项基本国策。从此,国家质检总局每年举办一次“中国名牌产品”评选,并于2005年推出“中国世界名牌产品”评选,培育出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名牌,使之成为整个民族的财富和国家实力的象征。有网友不无感叹:“回顾广东食品行业同仁们当年草创事业的点点滴滴,实在惊讶于他们立足国家战略高度的眼光。”

【奔腾的“广东粮,珠江水”】

就在“广东粮、珠江水”一炮而红的时候,张俊修还在“策划”另一事件:针对外国食品企业侵入造成的冲击,协会于1993年12月份在《南方日报》二版头条位置,以记者名义发表了《广东粮哪里去,珠江水何处流?》的综述文章,掀起了一场广东食品行业发展方向的大讨论,旗帜鲜明地提出“加强团结,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口号。

当年的经历者回忆,1994年3月全国人代会前夕,张俊修把省食协会员中的代表委员邀集起来,鼓动大家在会上叫苦、叫困难。于是出现了当年多名代表就“发展民族食品工业”向大会递交提案的现象,并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大讨论。

这场全国范围的大讨论使得国家有关部委认识到,在对外开放市场的同时需要为民族食品企业的发展预留时间与空间。知情人透露,当年一些部委原打算给某外国巨头批100个内地生产厂,经广东人这么一捣鼓,批到30多个厂就停了下来。

成功破局之后,就要布阵进军了。协会总结了从“产地销”到“销地产”的成功经验,确定实施“梯度发展战略”。1998年6月,在省经委支持下,省食协高举“南北联手、共同发展”的大旗,成功举办了“1998沈阳(广东)食品节”,创造了“一只鸡响遍沈阳城,一瓶酒醉倒东北汉”的辉煌,取得了区域市场突破的经验。

从此,广东食品行业高举“共同发展”大旗,实施“梯度发展战略”,“广东粮、珠江水”从北国黑龙江到首都北京,从遥远的新疆到云南边陲,突破了区域封锁,增创了新的优势。时任湖北省省长蒋祝平曾感叹:“吃的是广东粮,喝的是珠江水,还要就着潮州咸菜下饭”,大小媒体惊呼:“广东酱油染黑了长江”。

学界有人认为,张俊修事实上在运用行业抱团的模式,率行业整体北进,打开区域市场。这一模式在当时同样是石破天惊的创举,直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行业抱团”才在全国流行起来。

在去年的广州亚运期间,张俊修和他的团队继续发挥其强大的“策划”能力,成功举办了“食品安全亚运行”活动,确保了供亚食品100%合格,也使得食品中的“广东手信”品牌扬名海内外。这一策划向全亚洲乃至世界展示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了民族品牌的实力。

如今的广东食品产业的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语了。2009年,广东食品产业在金融危机中逆市增长17%,成为全省九大支柱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全省食品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363.69亿元,占广东GDP是十分之一。

【一个协会的党性】

在这个迅速膨胀的行业背后,有多少权力寻租的空间?自政府行业管理改革以来,行业协会逐渐真正成为行业的自律管理组织,“替老板说话,跟政府打交道,从中寻租”成为了人们对行业协会的刻板印象。广东食品(医药)行业协会也难免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事实上,就在为王老吉“添加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有媒体公开质疑张俊修是王老吉花钱聘请的代言人。

“我没有收过王老吉1分钱。”张俊修当即回应。他说新闻发布会经费是从国务院给的5万元“凉茶保护传承费用”里支取。

据知情人透露,张俊修并非没有从中捞到“好处”。自从“凉茶之战”大获全胜后,会员企业无不对这位“最仗义的秘书长”言听计从,积极配合协会的工作,踊跃参与协会的活动,整个行业前所未有的团结。

但是记者经多方调查发现,企业的团结不仅仅靠张俊修的个人魅力。因为张俊修的个人魅力背后,更有一种真诚信仰作底蕴,有一个强大的党组织作支撑。

广南茶叶运动茶叶

网上有自称熟悉张俊修的人称,“张俊修也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人。但他所为的‘利’,似乎从来不是金钱和官位,而是广东人的荣誉、民族的复兴、中华文化的传播。”至大者,则能至刚也。正因如此,张俊修能在一个普通的行业会长的位置上有惊人之为。

而在张俊修实现理想的路上,有一个信仰坚实地支撑着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依靠党才能推动一个行业的良性发展并走向世界。

据前些年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我省食品、医药产业,95%以上的企业是外资、合资、民营企业。在食品、医药行业,长期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薄弱,一些党员找不到组织,一些预备党员无处转正,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难以发挥。

知情人说,当时的张俊修相当焦急,跑遍了相关部门,寻找建立协会党委的途径。

2009年,广东省率先在全国成立第一个省级社会组织党工委,协会党委也随即“顺产”,有了成立基层党组织和发展党员的审批权。短短一年间,协会已建立了100多个分会基层党组织,拥有党员1万多人,总人数堪比一个县区,成为全国首个并且规模最大的行业协会党委。

据了解,该党委一成立,张俊修即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提出办好三件事:第一,与非党企业家交成好朋友;第二,符合建立基层党组织的帮助筹建;第三,按照党员标准协助基层党组织发展一批党员。2010年9月,《广东省食品医药行业自律管理规范》和《广东省食品医药行业履行社会责任》标准正式实施,在全国率先提出: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建设和充分发挥政治保障作用在行业管理标准中作为总体要求,推进行业的发展。

有行内人反映,自从党组织扎根到企业,行业生态有了全新的面貌。比如,老板解决不了的劳资矛盾,党组织从中斡旋协调解决,一方面为员工争取更多的权益,另一方面动员员工理解支持企业合理的利益追求。整个行业的人心更加稳定,发展更有后劲。又如,通过管理机制的系统化、行业管理的标准化、协会运作的制度化、纠风治理的常态化等机制创新,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强化行业自律。

今年1月份,张俊修再次在全国汇报交流会上介绍经验。他发言的第一段即说:“在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承办的‘食品安全亚运行’活动,创造了确保大型国际赛事食品安全的成功范例。这是我会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保障作用和组织保障作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体现,是我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突出成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