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农学家、茶叶专家吴觉农
2021-03-06 14:00:20热度:190°C
2021-03-06 14:00:20热度:190°C
他青年时代就读于浙江中等农业技术学校(浙江农业大学前身),1918年留学日本,在留学期间,他撰写了许多有关农业、社会、妇女问题等内容广泛的文章向国内《东方杂志》等刊物投稿。在茶叶方面,他写了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树原产地考》和《中国茶业改革方准》两篇长文,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回国后,他曾任上海市园林场场长,浙江省政府合作事业室主任及上海劳动大学教授等职。他自1931年起就任上海商品检验局茶叶监理处处长后,为振兴茶叶经济,维护华茶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改善茶农的生活状况,他做了多方面的努力,如首创茶叶出口口岸和产地检验制度;在浙江、安徽、江西等产茶省成立茶叶试验场和茶叶改良场。其目的不仅要禁止劣质茶叶出口,而且要全面提高茶叶质量,采取科学办法从栽培、采摘、制造、贮藏等方面入手,改变因循守旧的手工生产方式。
1934年秋到1935年11月,他先后到日本、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英国、法国和苏联考察,对有关国家的茶叶生产和销售情况,以及茶叶的国际市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回国后写出了《华茶在国际商战中的出路》、《华茶对外贸易之瞻望》、《中国茶业复兴计划》等多项报告和建议。
抗日战争期间,他负责当时政府贸易委员会的茶叶产销工作,在中国最大的茶叶出口市场上海沦陷后,他努力开拓茶叶对外贸易,特别是对苏易货贸易,代表贸易委员会和苏联商务代表在武汉谈判,签订了易货协定,随后在香港设立贸易机构富华公司,在内地颁布《管理全国出口茶叶办法大纲》,实行全国茶叶的统购统销。他亲自到各省联系,先后在各产茶省成立茶叶管理处(局),组织茶叶生产、收购、加工、运输等工作,借此消除了过去洋行买办、洋庄茶栈的垄断和地主豪绅、商业高利贷者对农民的剥削,恢复已萎缩的茶区生产,把分散在各省农村的成百万担零星茶叶,加工为成品箱茶,汇集香港履行对苏易货和海外销售。1938—1939两年,取得较大成绩,华茶外销跃居出口商品第一位,不仅超额履行了对苏易货合约,还向西方国家换回一定数额的外汇,支援了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
他十分重视茶叶专业人才的培育。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在重庆复旦大学,他与该校教务长兼法学院院长孙寒冰等商讨成立了第一个高等学校茶叶系,自兼系主
新中国成立后,他在中央农业部的领导岗位上,会同贸易部副部长姚依林、办公厅主任林海云等同志讨论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对外贸易公司——中国茶业出口公司(归中央贸易部领导),他兼任总经理。在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变化中,他迅速同苏联等国签订茶叶贸易合同;加紧组织进行茶叶的收购加工,履行易货偿债;并积极开展对资本主义市场的贸易,推销积存茶叶;大力订制制茶机械,在各主要茶区筹建各种类型的制茶厂;同时联系各省积极建立和扩大茶叶教学与科研机构等。当抗美援朝开始,美国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他又采取了绿茶改制红茶等应变措施。随后他召开了全国茶叶会议,制定了第一个茶叶发展计划,为新中国的茶叶事业勾划了宏伟细致的蓝图。此后他因调任其他工作,不再主管茶叶,但中国茶叶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都直接或间接地和他的擘划分不开。
在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后,他已年逾八十高龄,但仍积极与农业和茶叶界人士探讨问题,参与各项考察和学术活动。他亲自去云南、广西、海南等茶区做调研,建议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发展红碎茶,以适应国际市场需要;为增强茶叶出口竞争力,他首先提出外销红、绿茶出口免税的建议;统筹外销茶产制运销一条龙等。这些战略性的意见,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有的已被采纳实施。1983年10月,他亲自到杭州参加“茶叶与健康、文化研讨会”,他在讲话中说:这次会“是一个创举”,“茶与医药、文化相结合前景非常广阔”。事实证明,我国茶文化活动从此蓬勃发展。
吴觉农茶学思想研讨会照片他生前著译甚丰,内容广泛。1987年在他九十寿辰时,由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学会牵头,集中了老一代的茶叶专家,编选了以茶叶论文为主体的《吴觉农选集》。在晚年,他还主编了《茶经述评》一书,对我国茶叶历史和现状作了较全面、正确的评述。他七十年来有关茶叶的论著,丰富了祖国茶叶历史文库。他的传记已列入浙江省“文化名人传记丛书”。根据他对中国茶叶事业建立的功绩,以及对茶学的渊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著述,当年陆定一同志称誉他为“当代茶圣”,立即得到茶界以及各方面人士的普遍认同和热烈响应。在他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茶学思想,至今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2001年5月,由我国茶学界、茶文化界以及有关企业单位发起组织了学术性民间团体“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宗旨是团结茶界专家学者和广大的茶人、爱茶人共同探讨与弘扬他的茶学思想,繁荣茶叶经济、茶文化,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
解放前,他同中国共产党人风雨同舟、肝胆相照。解放后,他刚正不阿、是非分明的性格始终不变,他对党很有感情,但他以自己理性的眼光审视问题,他反对“个人崇拜”、“个人迷信”;反对盲目制订生产高指标;他对“四人帮”的专制暴戾,深恶痛绝;对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的政策竭诚拥护。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同志就曾这样评价他:“
1949年吴觉农先生参加了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参与共同纲领的制订,参加了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后,他曾担任首任农业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去世前一直担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1989年10月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吴觉农,原名荣堂,后更名“觉农”,以示为振兴祖国农业而奋斗之志,曾用笔名有咏唐、池尹天、施克刚等。浙江上虞丰惠镇人。1916年浙江农专毕业,1919年官费留学日本,为中国第一位去国外攻读茶叶的学生。1935年任中国茶叶公司总技师,翌年在嵊县三界创办浙江茶叶改良场,1942年在福建崇安创办茶叶研究所。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上海新华制茶公司总经理。建国后历任农业部副部长兼中国茶业公司总经理、中国茶业学会理县事长,全国政协七届常委、民主建国会第五届中央咨议委员会副主任。有《中国茶叶问题》、《茶经述评》等多种著作传世。
“觉
上一篇 : 国家一级评茶师:李宗垣品茗著书论茶
下一篇 : 陆羽与信阳毛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