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中国各代茶人(现代茶人|外国茶人|宋元茶人)

2021-03-06 13:56:09热度:409°C

人,原是指直接从事茶叶采制生产的人,继而又发展为从事茶叶产制贸易教育科研事业的人。“茶人”两字,最早见之于唐代诗人皮日休、陆龟蒙《茶中杂咏》诗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茶的传播和茶文化的弘扬,茶人队伍不断扩展,茶人的内涵也在扩大。茶人的概念在更新。从狭义和广义的不同层面来划分,茶人似乎可分为三个层次:一、专事茶业的人,包括专门从事茶叶栽培、采制、审评、检验、生产、流通、教育、科研人员;二、与茶业相关的人,包括茶叶器具的研制,茶叶医疗保健科研,以及从事茶文化宣传和艺术创作的人;三、爱茶人,包括广大的饮茶人和热爱茶叶的人们。现在,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产茶,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亿人口喜欢饮茶,以茶为媒介,已跨越了国家、地区、民族、文化、政治、宗教信仰的界限,使天下茶人遍布海内外,超过全球人口的半数。

茶人,原本有两个解释,一是精于茶道之人;二是采茶之人或者制茶之人。我觉得还应该宽泛些,因为何为茶道,茶究竟有没有必要上升到道的地步,历来都有不同看法,只要是爱茶惜茶的人,即使不够精于此道,都可以算作茶人。

汉唐茶人 :

王 褒、左 思、杜 育、王 蒙、王 肃释、皎然、陆 羽、常伯熊、裴 汶、刘禹锡、白居易、李 约、卢 仝 、温庭筠、皮日休、陆龟蒙、释齐己 。

宋元茶人:

丁渭、 叶清臣 、文彦博、 梅尧臣 、欧阳修、 范仲淹、 蔡襄 、曾几 、苏轼 、苏辙、耶律楚材、 黄庭坚、 赵佶、陆游、 杨万里、 马钰、 周必大、 萨都剌、 倪瓒。

明清茶人:

朱权、 文征明 、钱椿年 、顾元庆 、徐献忠、 田艺蘅、 张源 、许次纾 、屠隆 、屠本畯、 罗廪、 闻龙、龙膺、 徐勃、 陈继儒 、文震亨、 张大复、 高濂 、周高起、 释超全 、李渔 、杜睿 、冒辟疆 、冯可宾、 查慎行 、袁枚 、乾隆 、汪士慎、郑板桥 、施闰章。

外国茶人:

忠谈禅师 、崔致远 、李奎报 、郑梦周、 丁若镛 、金正喜 、崔圭用、 朴权钦、 荣西禅师 、村田珠光、 武野绍鸥、千利休 、古田织部、 千宗旦、 小崛远州 、片桐石洲、 井伊贺弼、 隐元禅师、 卖炭翁 、大枝流芳 、上田秋成、 木村蒹葭堂、 赖山阳 、青木木米 、小川可进、田中鹤翁、 千宗室 、丹下明月 。

现代茶人 :

吴觉农、 王泽农 、陈椽、 庄晚芳 、张天福、 王镇恒 、詹罗九、 童启庆、 程启坤、 姚国坤 、朱自振、刘勤晋、阮浩耕、 陈文华、 余悦 、滕军 、蔡荣章、 范增平 、罗庆江、 施兆鹏 。

茶人所要的是茶德所谓"茶德",爱茶网来分析一下,简言之,是指饮茶人的道德要求。进一步而言,是将茶艺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升为一种深层次、高品位的哲学思想范畴,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和道德风尚。唐代的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将茶德归之于饮茶人的应具有俭朴之美德,不单纯将饮茶看成仅仅是为满足生理需要的饮品。唐末刘贞德在《茶十德》一文中扩展了"茶德"的内容:"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提升了饮茶的精神要求。包括了人的品德修养,并扩大到和敬待人的人际关系上去。中国首创的"茶德"观念在唐宋时代传入日本和朝鲜后,产生巨大影响并得到发展。日本高僧千利休提出的茶道基本精神"和、敬、清、寂",本质上就是通过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在品茗的清寂中拂除内心和尘埃和彼此间的介蒂,达到和敬的道德要求。朝鲜茶礼倡导的"清、敬、和、乐",强调"中正"精神,也是主张纯化人的品德的中国茶德思想的延伸。中国当代茶学专家庄晚芳提出的"廉、美、和、敬",程启坤和姚国坤先生提出的"理、敬、清、融",台湾学者范增平先生提出的"和、俭、静、洁",林荆南先生提出的"美、健、性、伦",等等,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因茶文化的发展与普及,从不同的角度阐述饮茶人的应用的道德要求,强调通过饮茶的艺术实践过程,引导饮茶人完善个人的品德修养,实现人类共同追求和谐、健康、纯洁与安乐的崇高境界。

相关文章